記者 張蓓蕾 通訊員 李巾豪

訂單源源不斷,客戶排隊催貨。目前,蘇州高新大乘低碳環保新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高新大乘”)正忙于應對這個“幸福的煩惱”。
蘇高新大乘是蘇高新股份旗下一家依托仿生智能科技,專注“油轉水”低碳新材料的高科技公司。“今年以來,我們已有5項發明專利順利導入環保新材領域,另有70余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得到授權,更在行業內掀起了‘大乘潮’。”蘇高新大乘總經理許強表示,一季度合同簽訂額同比增長40%。
疫情不能阻隔蘇高新大乘對市場、對業務的渴望,自2021年4月以來,公司先后成立北京、上海、杭州三個辦事處機構,為公司業務向全國市場進軍打下扎實的基礎。2022年1月,公司又在南京成立辦事處,不斷提升影響力與市場覆蓋面;2022年4月成立西安辦事處,在完成長三角的基礎布局后,進一步拓展大西北業務發展。
疫情期間,辦事處人員始終堅守在各地,雖部分業務人員居家隔離,仍與客戶密切溝通,合同簽訂不耽擱,一季度合同簽訂額同比增長了40%。
正是蘇州高新區和企業的“雙向奔赴”,才有了這些成績的取得。2月以來,蘇州高新區各級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幫解企業難題,精準施策;廣大黨員干部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沖在一線、干在一線。
許強坦言,因為疫情,蘇高新大乘同樣面臨了物流運輸不暢等問題。蘇州高新區企業物流保供專班在了解到企業訴求后,一方面發揮產業鏈黨建優勢,指導企業在專為區內企業服務的供應鏈對接平臺“全鏈通”上發布需求,快速為企業對接最適配的供應商;另一方面,幫助企業在貨運信息平臺上申報需要通行的車輛及人員,保障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
“我們嚴格執行蘇貨碼相關政策要求,對外地來蘇的貨物運輸車輛,制定關于落實外來區域來廠的物流車輛閉環管理細則并落實到行動,力保原材料安安全全進來、產品穩穩當當出去。”許強說。
位于杭州的浙江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便是蘇高新大乘在疫情期間順利交付項目的客戶之一。今年3月,蘇高新大乘3位研發應用工程師按照蘇州和杭州兩地的管控要求,完成了新產品水性EAU彈性防護地板在浙江南方水泥廠項目的應用。
因疫情影響部分員工無法到現場辦公,人手不足是蘇高新大乘目前存在的難題。但為了不耽擱研發進展和訂單交付,“從部門領導到一線員工,從黨員到入黨積極分子,全都加班加點,保持公司穩定生產不斷檔”。
蘇高新大乘董事長張尊杰同時也是研發部的帶頭人,在公司通宵達旦已是他和其他生產研發骨干的工作常態。“作為黨員要以身作則,做好自我閉環管理,抗疫與研發創新兩不誤。”
剛剛解除了居家隔離,張尊杰就連忙回到公司投入到了緊張的日常工作中。日前,張尊杰和研發部的同事們到西安,推進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基于水性EAU復合樹脂墨水的3D打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通過政府部門的鼓勵與幫助,為企業牽線搭橋,提供創新、數字化賦能、工業設計、培訓等領域的服務支持,并且,在疫情物流受阻的大環境下,滸墅關經開區經發局通過線上培訓、跨部門協調等多種支持,為蘇高新大乘在原材料的保供及產品的運輸方面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指導和幫助。
據悉,該項目已取得了應用于3D打印的墨水布料的階段性重要突破。
今年以來,蘇高新大乘交出了一份防疫和生產“雙過硬”的優異答卷:公司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研發部門被授予2022年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此外,公司核心研發項目成功入選省工信廳發布的《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導向計劃(2022年)》中的高端新材料集群-關鍵核心技術。該項目采用了低碳生態的水性EAU“油轉水”專利,通過近遠紅外、永磁、防腐、防水、隔熱、防潮、防臭等技術手段,解決了以往體育教育、工業裝備、海洋防腐等領域相關產品不環保、耐候耐久性差的難題。據悉,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形勢,蘇高新大乘還啟動了蓄能相變厚膜涂層的研發工作,使新產品具有蓄能恒溫和抗菌消毒的功能。
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蘇高新大乘積極投入到公益慈善事業上,今年隨著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的入駐,為進一步支持校區建設,張尊杰通過蘇州高新區(虎丘區)慈善總會向南大捐贈無縫預制型水性EAU無硫凈味滲水型跑道8500平方米,價值520萬元。
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生產經營下狠勁。“蘇州高新區將和企業并肩作戰,共同尋找防疫與生產的‘最大公約數’。”蘇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