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蕾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將民間體育游戲與幼兒課外活動相結合,選擇一些優秀的民間體育游戲,豐富幼兒的課外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鍛煉幼兒的創造能力,培養幼兒的民族意識,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在幼兒活動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規范幼兒的活動行為,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提高幼兒教育的整體質量。在開展課外活動前,教師要根據幼兒活潑、天真的性格特征,合理安排課外活動的各個環節。同時,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幼兒感受到民間體育游戲的魅力,幫助幼兒體驗活動的快樂,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此外,教師要扮演好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參與者等角色,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引導幼兒自主參與游戲活動。以“老鷹捉小雞”游戲為例,在面對“老鷹”時,幼兒要迅速判斷、快速逃跑,這有助于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敏度,鍛煉幼兒身體的反應能力,促使幼兒之間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游戲角色,幫助幼兒理解游戲的規則,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進行老鷹捉小雞游戲時,筆者說:“小朋友們,我們現在要來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游戲角色有老鷹、老母雞和小雞。老鷹負責捉小雞,老母雞負責保護小雞,被老鷹捉住的小雞會被老鷹吃掉。請問哪位小朋友愿意當小雞?哪位小朋友愿意當老母雞?哪位小朋友愿意當老鷹?”在幼兒報名后,筆者發現有11名小朋友想當老鷹,7名小朋友想當老母雞。于是,筆者引導幼兒通過抽簽的方式確定了最終的角色人選。
教師要創設生動的游戲環境,巧妙地將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課外活動,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據筆者了解,民間體育游戲大多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關。教師選擇一些易于幼兒理解、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游戲,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狀況,采用恰當的游戲形式,對幼兒因材施教,豐富幼兒課外活動的內容,為幼兒創設一個生動、形象、豐富的游戲環境,激發幼兒的游戲熱情,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提升幼兒的運動水平,讓幼兒在參與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增強體能。
在開展民間體育游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身心特點,設計多元化的游戲活動,支持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以筆者所在班級為例,在設計課外活動時,筆者設計了跳方格、剪紙、捏泥人等游戲內容,鼓勵幼兒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

在跳方格游戲中,教師可以激發幼兒的運動天賦;在剪紙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體驗民間藝術的樂趣;在捏泥人游戲中,教師可以鍛煉幼兒的創造力,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
民間體育游戲不僅能提升幼兒的體育素養,還能豐富幼兒園教育的內容,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游戲材料,引導幼兒開發新的游戲玩法,讓幼兒感受到自主游戲的樂趣,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幼兒對周邊事物的探索興趣。
為了讓幼兒積極參與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教師要定期更換游戲材料,引導幼兒主動收集各類游戲素材,鼓勵幼兒親手制作各類游戲道具,使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
以民間體育游戲舞龍燈為例,這種游戲考驗舞龍者的手臂力量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能力。在開展舞龍燈這一游戲時,筆者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飲料罐制作龍頭,利用竹竿以及彩帶制作龍身,鼓勵幼兒自由組隊進行游戲。在自主選擇游戲材料的過程中,幼兒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還增強了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樂趣。
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教師要引導幼兒總結游戲經驗,促使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提升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注重游戲教學后的交流以及反思環節,及時了解幼兒的思想狀態,根據幼兒的反饋調整教學方式和優化教學方案。
在游戲活動前,教師要幫助幼兒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表現,及時與幼兒進行溝通,讓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在游戲活動后,教師要引導幼兒總結活動經驗,找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并完善教學方案,提高幼兒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開展拋沙包游戲時,筆者設計了不同的賽道,引導幼兒按照賽道的規定完成不同的游戲任務,最先到達賽道終點的幼兒為獲勝者。在游戲過程中,筆者鼓勵幼兒之間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了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教學效果。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教師要重視家長的促進作用,加強家園之間的合作,拉近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教師可利用拉大鋸、老鷹捉小雞、抬花轎等民間體育游戲,引導家長與幼兒平等溝通,讓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在組織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時,教師要充分挖掘家長資源,引導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游戲。以筆者所在班級為例,在“家長助教日”活動中,家長向幼兒介紹了一些民間體育游戲,幫助幼兒了解了民間體育游戲的特點,與幼兒找到了更多的親子話題。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適當調整親子活動的內容。比如,在拉大鋸游戲中,筆者讓家長和幼兒一起討論拉大鋸的技巧,引導幼兒向父母學習,以增加幼兒與父母之間的共同語言,拉近幼兒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促進作用,選擇一些易于幼兒理解、便于幼兒接受的民間體育游戲,將其融入幼兒課外活動,豐富幼兒教學活動的內容,創新幼兒課外活動的形式,增強幼兒的體質。同時,教師要深入挖掘民間體育游戲的教育內涵,創設生動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游戲材料,提高幼兒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省德惠市第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