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 魯蒙蒙
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幼兒逐漸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激發幼兒學習熱情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深入學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豐富幼兒教學的內容,創新幼兒課程的模式,提高幼兒教學活動的效果。
(一)游戲時間不足
據筆者調查,在實施游戲化課程時,部分幼兒園沒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和寬敞的游戲空間,一些教師嚴格按照幼
兒一日生活的安排表,規定幼兒在某一時間段內必須專心做某件事情,僅讓幼兒在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內參與戶外游戲,導致幼兒游戲時間不足。在劃分活動區域時,部分幼兒園占用了幼兒的游戲空間,阻礙了游戲化課程的發展,減弱了幼兒活動的教學效果。
(二)材料投放不合理
多元化的游戲材料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但在當前的游戲化課程中,部分幼兒園沒有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游戲材料,投放時間不合理,且沒有及時補充游戲材料,縮小了幼兒的選擇范圍,無法滿足幼兒的需求,這不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其教學理念、教學能力都會影響游戲化課程的實施效果。在實踐調查中,筆者發現,部分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
一是教學方案不夠靈活,游戲材料準備得不充足。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嚴格按照教學方案進行課堂教學,當幼兒出現突發狀況時,教師沒有抓住教學契機,打擊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另外,部分教師沒有深入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沒有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材料準備不充足,導致幼兒無法順利地參與游戲,減弱了游戲化課程的整體效果。
二是評價不及時,評價方式單一。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在游戲化課程中,部分教師對教學評價不夠重視,沒有構建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沒有充分發揮幼兒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家長評價的作用,降低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不利于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開展。
(一)保證幼兒的游戲時間,拓寬幼兒的游戲空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在幼兒園游戲化課程中,教師要保證幼兒的游戲時間,拓寬幼兒的游戲空間,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游戲化課程的內容。
比如,教師可以將數字游戲引入游戲化課程中,幫助幼兒掌握數的概念,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教師也可以將文字游戲引入游戲化課程中,鼓勵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主動與他人交流、溝通,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將體育游戲引入游戲化課程中,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為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合理投放材料,及時更換材料
在投放材料前,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針對幼兒最近的喜好區域,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為幼兒提供種類豐富的活動材料,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在投放材料后,教師要及時清理各區域的材料,更換出現破損的材料,并更新材料的種類。
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游戲的主題,選擇一些與主題相符的、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材料,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幫助幼兒掌握游戲技巧,增長幼兒的生活知識。
(三)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實施游戲化課程,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從幼兒角度出發,引導幼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考慮幼兒之間的差異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科學設計游戲化課程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教師要明確游戲化課程的目的,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為幼兒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創新游戲化課程的內容,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讓幼兒感受到游戲活動的樂趣。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其教學能力對游戲化課程的實施效果具有直接影響。除了轉變教學理念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首先,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為游戲化課程的實施做好準備。其次,教師要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并根據教學活動的效果,適當調整教學的方向和內容。在游戲化課程中,教師要不斷反思,發現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教師要將教學活動與幼兒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活動,扮演好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支持者等角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完善評價機制,推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發展
不同的教學評價在幼兒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客觀評價幼兒的活動表現,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與不足。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家長評價等方式,豐富評價主體,完善評價機制,引導幼兒全面、正確地看待自己,進而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可以將游戲的決策權交給幼兒,支持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時間和地點,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利用現有的材料開展新的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中,不同的幼兒會有不同的表現,教師可以邀請幼兒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引導幼兒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當幼兒完成自我評價后,教師可以采用生生互評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家長會等途徑,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幫助家長了解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引導家長在生活中給予幼兒客觀、有效的評價。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教師要以表揚為主、鼓勵為輔,采用委婉的語言指出幼兒的問題,發揮教學評價的指導作用,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幼兒園游戲化課程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合理設計游戲化課程的內容,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豐富幼兒的生活知識,鍛煉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同時,在實施游戲化課程時,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幫助幼兒客觀地認識自己,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作者單位:鹽城市射陽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