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自主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主游戲中,幼兒能自主探索游戲玩法,選擇游戲伙伴,制訂游戲規則,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積累各種游戲經驗。這既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提升幼兒的專注力,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度,還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幫助幼兒形成堅持不懈、刻苦鉆研的良好品質。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鍛煉幼兒的創新能力,還可以提升自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本文討論了幼兒自主游戲的實施路徑,以供借鑒與參考。
從主體概念上來講,自主游戲是以幼兒為活動主體,促進幼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支持的一種游戲活動。自主游戲是幼兒教育的主要環節,是一種能突出幼兒主體地位的活動形式,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幫助幼兒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在當前幼兒教育中,人們越來越注重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在實踐活動中,幼兒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計劃者、組織者,會針對幼兒的性格、愛好和年齡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自我探索、自我提升、自我支持,將游戲精神融入幼兒教育,鍛煉幼兒堅強的意志品格。
游戲活動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教學游戲與自主游戲。具體來講,教學游戲是指由幼兒教師組織與策劃,以完成相應幼兒教學任務為主體教學目標的各種游戲,具有計劃性、目的性、教育性以及針對性等特點。而自主游戲是指由幼兒自己主導、自主參與和自我支持的游戲活動,具有主動性、主導性和主體性等特點。筆者認為,自主游戲比教學游戲更具有實踐性,對幼兒的身心發育更具有促進作用。
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進行自我探索活動,在教師的幫助下創設不同的游戲情境,并基于自身的經驗認知,組織其他幼兒開展各種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幼兒可以充分地展現自我、表達自我,這有助于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據筆者觀察,在自主游戲中,幼兒不僅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需求,鍛煉意志,發揮想象,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滿足身心發展的需求,還可以客觀展示自身的才能,真實表達內心的想法。有效的自主游戲活動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鍛煉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力、思考能力。
自由性和自主性是自主游戲的兩大優勢。每個幼兒都可以在游戲中釋放情緒,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在自主游戲的實踐過程中,幼兒可以自主探索、自主研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相應的游戲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另外,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游戲表現,尊重幼兒的想法、觀點與意見,支持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情感狀態、經驗水平及認知能力等選取自己喜歡的游戲種類,滿足幼兒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一)讓幼兒成為游戲活動的主人
在自主游戲中,教師要“管住嘴、放開手”,避免過多地干涉幼兒的行為,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幼兒“放手”“放心”,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教師要以幼兒為主,為幼兒創設廣闊的游戲空間,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如木板、輪胎、梯子、紙筒、盒子等,引導幼兒了解游戲相關內容,鼓勵幼兒自主搬運、拼接、組裝各種材料,讓幼兒體驗到自主游戲的快樂。以筆者所在班級幼兒為例,各種紙筒在幼兒手中變成了不同的游戲道具,如機器人、炮筒架、小窄橋、重機槍等。有效的自主游戲不僅可以開闊幼兒的視野,拓展幼兒的思維,還可以讓幼兒獲得各種意想不到的經驗與知識。

在開展自主游戲活動時,教師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自由、安全的活動環境,鼓勵幼兒勇于接受各種挑戰,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要全面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讓幼兒在安全的游戲環境下中大膽開拓、大膽嘗試、大膽探索。另外,教師也要認真觀察每個幼兒的游戲表現,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促進幼兒交流、溝通能力的發展。根據幼兒的不同狀況,教師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給予幼兒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幼兒的個性化成長。
(二)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各種問題
當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遇到各種問題時,教師不要立即介入,而是要幫助幼兒客觀分析問題,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提高自主游戲的整體效果。教師要從游戲的指導者轉化成游戲的支持者與觀察者,幫助幼兒掌握解決各種問題的技巧,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
以筆者所在班級的一次自主游戲活動為例。幾個幼兒將三個輪胎疊放在一起,把一塊木板架在輪胎上,他們分別坐在木板的兩端,進行了快樂的蹺蹺板游戲。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輪胎出現了位移,導致蹺蹺板發生了側翻,這讓幼兒疑惑不解。筆者沒有立即干預幼兒活動,而是在地上放了幾個軟墊子,以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當幼兒失敗幾次后,筆者引導幼兒觀察輪胎的位置。他們意識到三個輪胎一定要對齊,在調整輪胎位置后,幼兒感受到了蹺蹺板的無窮歡樂。
筆者發現,在自主游戲中,幼兒之間會因為游戲材料的分配等問題產生各種矛盾與沖突,這是幼兒自我學習的機會。教師要耐心等待、默默關注,引導幼兒調整心態,支持幼兒主動化解各種矛盾,提升幼兒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以“保齡球”游戲為例。幾個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木保齡球,他們從滑梯上滑下來,用腳踢保齡球,玩得不亦樂乎。但沒過多久,大家都不愿意去組裝積木保齡球。這導致游戲一度中斷,幼兒之間也產生了分歧。筆者在一旁默默觀察,鼓勵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小強說:“我們可以用紙杯當保齡球。踢中保齡球的人要負責重新擺放保齡球。”大家一致贊同,游戲又順利地進行下去了。
(三)合理評價幼兒的游戲表現
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選擇游戲材料、游戲伙伴、游戲方式。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善于捕捉各類有用信息,給予幼兒客觀的教育點評,引導幼兒深入學習、全面發展。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的精彩表現與奇思妙想,教師要及時贊賞,讓幼兒體會到強烈的成就感與自豪感;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教師也要批評指正,用委婉的語言、親切的態度,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游戲觀念。
在自主游戲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分享活動,采用分組討論、集體講評或者個案分析等方式,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生生互評。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照片、記錄本等,幫助幼兒回顧自主游戲的全過程,針對游戲主題的選擇、突發情況的處理等內容,鼓勵幼兒踴躍發表自己的感想,幫助幼兒總結游戲經驗,引導幼兒進行自我反思,讓幼兒獲得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參與下一次自主游戲的熱情。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幼兒自主游戲的促進作用,以幼兒為主,為幼兒創設輕松、自由、活躍的游戲環境,積極轉變自身角色,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從教學的指導者轉變為游戲的觀察者與支持者,為幼兒提供自我嘗試、自我探索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為幼兒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 五”規劃普教重點自籌課題“‘親歷’理念下幼兒自主游戲支持策略的研究”(立項編號:B-b/2020/02/267)的子課題“‘親歷’理念下幼兒自主游戲的‘支持’教育意蘊的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場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