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英
游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幼兒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民間傳統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與民間特色。教師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中,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诖耍疚年U述了民間傳統游戲的特點,提出了將民間傳統游戲應用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方法。
第一,民間傳統游戲具有地域特色。民間傳統游戲是以地方特色為基礎而形成的,游戲形式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不同。通常情況下,民間傳統游戲中會融入當地的風俗文化,如黎族的竹竿舞、朝鮮族的頂甕競走等。
第二,民間傳統游戲易于掌握。以“擊鼓傳花”游戲為例,游戲規則十分簡單,幼兒需要圍坐一圈并仔細聆聽鼓聲,由第一名幼兒將手中的花束或其他物品以順時針方向傳遞給相鄰的幼兒,在鼓聲持續的過程中進行傳遞動作,待鼓聲停止手持花束或其他物品的幼兒便要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民間傳統游戲操作簡單,容易掌握,無須過多的講解幼兒便可快速融入游戲活動,有利于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第三,民間傳統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民間傳統游戲歷經了長時間發展,符合幼兒的興趣需求與成長規律。無論是益智類民間傳統游戲還是體能類民間傳統游戲,都能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有效地調動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
第四,民間傳統游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在一日活動中根據活動條件、活動需求、活動時間靈活地選擇相應的民間傳統游戲形式。例如,在飯前飯后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輕松的猜謎游戲。
第五,民間傳統游戲活動材料簡單。在進行民間傳統游戲時,教師無須準備過于復雜的活動材料或工具,僅利用石子、粉筆、手絹等便可開展游戲活動。
(一)明確民間傳統游戲的種類
可供幼兒教師選擇的民間傳統游戲有很多種。為了將民間傳統游戲合理、高效地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民間傳統游戲進行分類,在不同的活動時間組織幼兒開展不同類型的民間傳統游戲,并根據活動時間與活動目的組織幼兒開展相應的游戲活動,促使民間傳統游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序地進行,從而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表1為幼兒園根據幼兒一日活動時間與活動內容制訂的民間傳統游戲活動安排表。

(二)在精心設計下增強幼兒的綜合能力
教師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需要進行精心設計,促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的鍛煉與發展,為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起積極的輔助作用。以“跳房子”游戲為例,這是幼兒在戶外活動時非常喜歡的一項游戲活動。在設計游戲內容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將數學知識與跳躍運動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鍛煉平衡能力、跳躍能力和數學能力等。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幼兒往往難以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將能力的培養融入跳房子這項民間傳統游戲中,先在室外地面為幼兒畫出房子,然后在每個格子中標注好數字,讓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進行跳躍。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幼兒根據自己念出的數字進行跳躍,并提醒幼兒在跳躍的過程中保持平衡避免受傷,這能鍛煉幼兒識別數字的能力。教師開展這樣的民間傳統游戲,能在鍛煉幼兒身體協調能力與跳躍能力的同時幫助幼兒理解數字。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分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相互合作,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跳皮筋”游戲,并將幼兒熟悉的《三字經》《弟子規》等與“跳皮筋”游戲相結合,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參與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跳皮筋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同時幫助幼兒溫習中國傳統文學知識。
(三)巧妙運用民間傳統游戲,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
教師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能力、成長需求、培養目標等,利用民間傳統游戲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丟沙包”這項游戲活動前,可以先帶領幼兒制作沙包。教師可以將此項活動與幼兒園親子活動相結合,邀請家長到幼兒園與幼兒一起制作沙包,并引導幼兒在與家長制作沙包的過程中分享自己了解的制作方法,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在沙包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與家長一起進行丟沙包游戲,從而有效地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與靈活性。此外,在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游戲的趣味性,以鍛煉幼兒的智力和反應能力。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丟手絹”這項民間傳統游戲活動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肌肉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然后讓幼兒原地坐下來,挑選一名幼兒手持手絹以順時針的方向在所有幼兒身后一邊唱歌一邊走,并在此過程中將手絹放到任意一名幼兒身后,被丟手絹的幼兒發現手絹在自己身后時,要追趕丟手絹的幼兒并把手絹還給他,如果沒有追趕上丟手絹的幼兒,則被丟手絹的幼兒要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如果追趕上了丟手絹的幼兒,則由丟手絹的幼兒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幼兒若想在此項游戲活動中獲勝,則需要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手絹并能快速追趕上丟手絹的幼兒。
(四)融入主題活動,培養幼兒的文化底蘊
很多民間傳統游戲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教師在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設計主題活動,為幼兒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幼兒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在組織幼兒進行一日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傳統節日組織開展主題活動,通過民間傳統游戲為幼兒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化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識與文化意識。例如,在中秋節時,教師要讓幼兒了解中秋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中秋節設置活動的主題,并根據中秋節的傳統習俗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這樣具有濃厚節日文化氣息的民間傳統游戲,能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幼兒設置猜字謎的傳統游戲,并根據幼兒的猜測情況給予其相應的獎勵,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從而有效地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教師利用傳統節日組織幼兒開展主題活動,并根據節日的習俗設置一些民間傳統游戲,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氛圍與文化氣息,還能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深化幼兒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促使幼兒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與慶祝方式。
綜上所述,民間傳統游戲中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與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是一種積極健康的游戲活動形式。因此,教師應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幫助幼兒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威海市高新區春風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