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驅動。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國內外概莫能外。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在搶抓機遇,吸引外資,引入外資企業,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迫切要求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魯班工坊的建立必須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發展的需求來設置相關專業,解決他們急需而自身難以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職業教育發展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魯班工坊的建設要雪中送炭,幫助他們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急需人才和技能短板。
技術引領。職業教育主要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魯班工坊是伴隨著“一帶一路”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產物,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在經濟、技術、制度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產物,沒有先進的技術,無論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還是職業教育走出去,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魯班工坊都是依托我國的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建立的,是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分享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取得的成果,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急需的熟悉中國技術、了解中國工藝、認知中國產品的高素質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
多元協同。職業教育是跨界教育,需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基本的辦學模式。魯班工坊是政府、企業和學校協同創新的成果,無論是魯班工坊走出去,還是魯班工坊在發展中國家的落地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都離不開中外企業的協同。沒有企業的配合,難以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人才也難以被企業認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推動魯班工坊建設的重要內容。
資源共享。課程教學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教師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如何把我國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在國外魯班工坊實施,是魯班工坊建設的關鍵環節。職業院校首先制定國際化的專業教學標準,開發相關課程,實施EPIP教學模式等。當然,進一步發展還需要不斷總結提高中國職業教育各種成型的標準、模式、方案,不斷提升魯班工坊的吸引力。
以人為本。魯班是我國古代技能型人才的杰出代表,是班墨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集技能、人文、智慧、創新等為一身,魯班工坊體現了中國元素、中國智慧、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一帶一路”的宗旨之一是促進民心相通,魯班工坊以提高發展中國家青年職業素養和技術技能水平,更好地促進就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技術技能這一人類謀生的重要能力,把中國職業教育在減貧中的“技扶一人,脫貧一家”模式,推廣到其他發展中國家,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和相互了解。
共同發展。魯班工坊既非中外合資辦學,也非中外合作辦學,是通過各種服務助力發展中國家自主辦學,是發展中國家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是先富帶后富發展理念在職業教育領域國際化的樣本。為了促進國外魯班工坊的發展,首先在建設過程中,對國外教師進行培訓,幫助他們了解中國職業教育的特色,掌握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和先進設備操作技術;在實施過程中利用空中課堂,為魯班工坊提供教學資源和教學指導;在教學之外,搭建平臺,積極開展各種學術和人文交流,促進中外職業教育共同發展。
(曹曄?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教師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