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璐雨,羅秀丹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7)
圣女果又名小西紅柿、櫻桃番茄,含有13種維生素及17種礦物質,還有含量很高的番茄紅素和酚類化合物等,在維持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和預防疾病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其易失水、褐變和腐爛,降低了營養價值和商業價值。隨著果脯蜜餞成為一種便攜的營養零食,風味圣女果果脯產品的研制將具有現實意義。
當前有關圣女果果脯的報道中,主要針對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如祁芳斌等[1]、趙梅[2]、張培麗等[3]分別用真空滲糖、超聲波滲糖和微波滲糖加工圣女果果脯。謝婧[4]用異麥芽酮糖醇代替白砂糖加工低糖保健型圣女果果脯,玉濤等[5]優化了低糖果脯制備工藝。目前除低糖圣女果果脯,對其他風味圣女果果脯加工的報道極少。梁文珍[6]、張益達[7]報道過多味番茄脯加工工藝,黃麗[8]研究了辣味番茄脯加工。本研究通過優化圣女果原料預處理方式,對不同風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進行研究,為開發圣女果新產品提供理論依據。
市售圣女果、白砂糖、食鹽、指天椒、紫蘇、生姜、丁香、羅漢果、桂皮和甘草。
δ-葡萄糖酸內酯:安徽興宙醫藥食品有限公司;明膠:河南米亞化工產品有限公司;黃原膠:內蒙古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瓊脂:上海千味食品有限公司;檸檬酸、亞硫酸氫鈉分析純。
DGG-907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齊欣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E204E天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電磁爐。
風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如圖1所示。

圖1 風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流程圖
1.4.1 原料選擇與清洗
選用成熟度、顏色一致,未受病蟲危害的圣女果,剔除果蒂,清水洗凈。
1.4.2 原料處理
將洗凈的圣女果按實驗設計進行熱燙去皮、劃縫、扎空等處理。熱燙去皮:放入95~100 ℃熱水1~2 min,撈出后立即冷卻,去除果皮。劃縫:用牙簽在果皮劃2條十字交叉縫。扎孔:用牙簽均勻地扎15個孔,深度約1 cm。
1.4.3 護色硬化
按實驗設計在護色劑中添加葡萄糖酸內酯,將圣女果倒入護色硬化液中浸泡4 h,后用流動水清洗30 min,清除殘留表面的護色硬化液。
1.4.4 糖制
配置一定濃度的糖液,將圣女果放入糖液中煮至軟透,放冷糖漬一定時間。低糖脯糖液添加填充劑和檸檬酸。
1.4.5 香料浸泡
量取1 000 mL水按實驗設計添加辣椒和香料煮至出味,配成辣味果脯配料液;量取1 000 mL水添加食鹽和香料等煮至出味,配成咸味果脯配料液。糖制后的圣女果放入不同風味配料液中浸泡9 h。
1.4.6 烘干
圣女果撈出瀝干后放入干燥箱:55 ℃,20.5 h→60 ℃,18.5 h→65 ℃,16 h三段式熱風干燥制備低糖果脯;55 ℃,12.5 h→60 ℃,12 h→65 ℃,10.5 h三段式熱風干燥制備辣味果脯和咸味果脯。
1.4.7 回軟和包裝
烘制后果脯回軟1~2 d,裝放入食品專用包裝袋密封保存。
為研究出受歡迎的風味圣女果果脯,實驗主要以感官評分為評價指標。每次評分選定10人對圣女果果脯的飽滿度、口感、色澤進行品評打分(見表1)。

表1 圣女果果脯感官評分表
數據處理和極差分析均通過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軟件完成。
原料切分去皮方式、硬化護色方式對成品形成有重要影響。本實驗在參考他人研究結果[8-11]基礎上,以原料處理方式、葡萄糖酸內酯濃度和護色劑為主要因素進行L9(33)正交實驗,開展原料預處理優化研究,以同條件下糖制、烘干后所得產品的感官評分作為衡量指標,確定優化條件。圣女果果脯研制原料預處理優化正交實驗水平因素如表2所示,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2 圣女果果脯研制原料預處理優化因素水平表
從表3可知,極差RB>RC>RA,即在圣女果果脯原料預處理中,葡萄糖酸內酯濃度對果脯感官影響最大,其次是護色劑和原料處理方式。最優水平組合為A3B3C3,該組合與正交試驗中的最佳結果不同,因此進行該組合條件下的驗證試驗,所制得產品感官評分為8.5分,高于正交試驗最佳結果A1B3C3感官評分,故確定A3B3C3為最優組合,即采用熱燙去皮方式,0.4%葡萄糖酸內酯硬化、1.5% NaCl護色對原料進行預處理,將得到較好品質的圣女果果脯。
該結果與實驗觀察發現一致,劃縫處理在糖制后出現不規則表皮脫落,外觀不佳,且烘干后表皮干脆,口感不好;扎孔處理也出現表皮脫落情況且較難烘干;熱燙去皮煮制后沒有開裂現象,烘干后色澤好有嚼勁。
當前消費者多提倡低糖低熱量的飲食需求。本實驗在參考他人研究結果[10-14]基礎上,經優化原料預處理方式處理,以填充劑種類、檸檬酸濃度、糖液濃度和糖漬時間為主要因素進行L9(34)正交實驗,以同條件下烘干所得產品的感官評分作為衡量指標,確定低糖圣女果果脯糖制工藝優化條件。低糖圣女果果脯糖制工藝優化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設計如表4所示,實驗結果如表5所示。

表4 低糖圣女果果脯糖制工藝優化因素水平表

表5 低糖圣女果果脯糖制工藝優化正交實驗結果表
從表5可知,極差RA>RB=RD>RC,即在低糖圣女果果脯糖制過程中,填充劑種類對圣女果果脯品質影響最大,檸檬酸濃度和糖漬時間次之。最優水平組合為A2B2C1D1,該組合與正交試驗中的最佳結果A2B2C3D1不同,因此進行該組合條件下的驗證試驗,所制得產品感官評分為8.8分,與正交試驗最佳結果感官評分相同,綜合考慮節約能耗的因素,選擇A2B2C1D1為最優組合,即添加0.4%明膠填充劑和0.3%檸檬酸的25%糖液糖煮后,再糖漬16 h,可制得更好品質的低糖圣女果果脯。
為拓展產品類型,適應更廣泛的受眾需求,稱取300 g圣女果為原料,經優化原料預處理方式處理,以辣度(辣椒質量)、糖液濃度、糖漬時間和香料種類作為主要因素進行L9(34)正交實驗,以同條件下烘干所得產品的感官評分作為衡量指標,確定辣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優化條件。辣味圣女果果脯糖制工藝優化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設計如表6所示,實驗結果如表7所示。

表6 辣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優化因素水平表

表7 辣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優化正交實驗結果與分析
從表7可知,極差RC>RA>RB=RD,即在辣味圣女果果脯加工中,糖漬時間對圣女果果脯品質影響最大,其次為辣度,再次是糖液濃度和香料。由表得知的最優水平組合A1B3C1D2,與正交試驗中的最佳結果不同,因此進行該組合條件下的驗證試驗,所制得產品感官評分為8.5分,高于正交試驗最佳結果A1B1C1D1和A2B3C1D2的感官評分,故確定A1B3C1D2為最優組合,即用35%糖液煮制后糖漬16 h,再用1 000 mL清水、6 g辣椒和20 g姜泥煮制成的配料液浸泡9 h,可制得辣甜相適、柔軟有彈性、形態較飽滿的辣味圣女果果脯。此實驗結果與梁文珍[6]、張益達[7]、黃麗[8]等用姜泥作為輔料制作櫻桃番茄果脯有相同考量。
稱取300 g圣女果為原料,經優化原料預處理方式處理,以鹽濃度、糖液濃度、糖漬時間和香料種類作為主要因素進行L9(34)正交實驗,以同條件下烘干所得產品的感官評分作為衡量指標,確定咸味圣女果果脯加工工藝優化條件。咸味圣女果果脯糖制工藝優化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設計如表8所示,實驗結果如表9所示。

表8 咸味圣女果果脯腌制工藝優化因素水平表

表9 咸味圣女果果脯腌制工藝優化正交實驗結果與分析表
由表9可知,極差RA>RB>RD>RC,即在咸味圣女果果脯加工中,鹽濃度對圣女果果脯品質影響最大,后依次為糖液濃度、香料、糖漬時間。由表得知的最優水平組合A1B2C3D3與正交試驗中的最佳結果不同,因此進行該組合條件下的驗證試驗,所制得產品感官評分為8.4分,高于正交試驗最佳結果A1B2C2D2和A3B2C1D3的感官評分,故確定A1B2C3D3為最優組合,即用30%糖液煮制后糖漬24 h,再用1 000 mL清水、1%鹽濃度和6 g羅漢果煮制成的配料液浸泡9 h,可制得咸甜適口、柔軟有彈性、圣女果香濃郁的咸味圣女果果脯。
通過本研究發現,經熱燙去皮,用0.4%葡萄糖酸內酯硬化、1.5% NaCl護色后制得的圣女果果脯品質更好。低糖脯糖制優化工藝為添加0.4%明膠、0.3%檸檬酸的25%糖液糖煮,再進行糖漬16 h。辣味脯加工優化工藝為用35%糖液煮后糖漬16 h,再用1 000 mL清水、6 g辣椒和20 g姜泥煮成的配料液浸泡9 h。咸味脯加工優化工藝為用30%糖液煮后糖漬24 h,再用1 000 mL清水、1%鹽濃度和6 g羅漢果煮成的配料液浸泡9 h。優化工藝下制得的風味圣女果果脯,辣甜咸味道相適、柔軟有彈性,富有較濃郁圣女果香、形態較飽滿、紅色透亮,品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