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劍青 余曉程 於劍平 於建紅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 張掖 734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顯著增多。然而,近年來我國森林火災頻發,不僅嚴重破壞了森林資源,而且阻礙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我國經濟的長遠、快速發展也極為不利。因此,強化森林防火工作,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刻不容緩。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祁連山北麓,地跨張掖、金昌、武威3市8個縣區,地處東經97°25′~103°46′、北緯36°43′~39°36′。其東連天祝縣,南臨青海省,西接肅南縣,北鄰河西走廊,該區海拔4 000~4 500 m。該區總面積為198.72萬hm,其外圍保護地帶面積為66.60萬hm,核心區面積為50.41萬hm,試驗區面積為109.57萬hm,緩沖區面積為38.74萬hm。保護區包括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無立木林地與宜林地等多種林地類型,其面積分別為16.86萬、1.41萬、57.49萬、0.43萬、0.28萬hm及3.99萬 hm,該區森林覆蓋率為28.8%。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溫差較大、降雨分布不均等特點,而且區域內夏季時間較短、溫度不高、空氣濕度較大,但冬季時間較長、干燥寒冷、雨水稀少,進而導致森林火災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嚴重影響了自然保護區的物種多樣性,而且破壞了保護區的生態系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預防森林火災,成為眾多林業工作者的高度關注的問題。
1.1.1 燒毀林木。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將會直接燒毀林木,不僅會導致森林蓄積量大幅減少,而且將嚴重影響林木正常生長。森林資源屬于再生資源,其生長周期較長,一旦遭受火災,必然需花費較長時間才能恢復。
1.1.2 危害野生動植物。森林是各種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必將嚴重破壞動植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不僅會直接改變林內的小氣候條件,對動植物的生長、生活環境產生間接影響,而且會嚴重破壞林內生物的多樣性,甚至會直接燒傷野生動植物。
1.1.3 引發地質災害。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往往會燒毀林內的大多數植物,嚴重破壞林內的植被結構,導致大范圍的土壤裸露在外,影響森林發揮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若這一現象持續存在,極易導致山坡坡度較大或地質較差地區出現水土流失、山體滑坡、山洪等問題,輕則直接影響森林生態環境,嚴重時會威脅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1.1.4 污染大氣環境。森林發生火災時必將產生大量的煙霧。這些煙霧的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氮氫化合物和細小微粒等。其中,二氧化碳、水蒸氣為其主要成分,占90%~95%,其余物質占比5%~10%。由此可見,森林火災將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極易導致周邊居民出現嘴唇干裂、胸悶氣促、呼吸道發炎、眼睛酸疼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另外,森林火災嚴重時,其引發的林火及煙霾會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交通事故等,由此造成的影響及危害相當嚴重。
1.1.5 威脅周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林區內部的房屋、工廠、輸電線路、糧食和畜牧等都將受到嚴重威脅。
1.2.1 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引發的森林火災主要包括生產性火源引發的火災、非生產性火源引發的火災與故意縱火3種類型。這類因素引發的森林火災占森林火災總數量的99%。其中,生產性火源引發的火災主要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生產用火和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引發的火災;非生產性火源引發的火災指的是野外吸煙、做飯、燒紙等引發的火災;故意縱火指的是人為故意放火引發的火災。
1.2.2 自然氣候因素。在干燥的天氣條件下,一旦陽光照射強度較大,往往會導致樹冠或林地中枯枝腐葉因溫度較高而發生自燃。另外,干燥多風天氣不僅會導致火災發生率較高,而且會會導致火災快速蔓延,使消防員無法及時滅火,導致救火難度大大增加。此外,雷雨天氣也易引發森林火災,如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木里縣森林火災就是由于雷擊引發的。
當前,森林防火工作任重而道遠。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須先認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盡管森林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但林木生長周期較長,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有利于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森林中有大量的綠色植物,不僅可以吸收大氣中的有害物質,而且會產生對人體有利的物質,進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森林能優化雨水循環系統,同時對于噪聲傳播能起到有效的阻擋作用。由此可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對于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發生森林火災必將導致森林資源大幅減少。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之間關系密切,經濟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資源。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對于保護森林資源至關重要。因此,必須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從而推動社會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
森林中生存著大量的動植物,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必然會直接影響這些動植物的生存,嚴重時會導致物種滅絕,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優秀的森林資源對各種生物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大量生物在森林中生長、繁殖,因此,保護好森林資源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才能保障森林生物的生存條件,進而有效維持森林中的生物多樣性。
眾多研究表明,人為因素是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另外,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占用了大面積的森林,加之大量樹木遭到砍伐,進而導致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這不僅導致氣候急劇惡化,而且導致空氣質量顯著下降。因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保護森林資源,不僅有利于促進森林資源的大幅增加,而且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3.1.1 將新舊媒體相結合。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級森林防火部門應充分利用政務信息網等各類相關網站,積極宣傳森林防火相關內容。森林防火部門還應與廣播電視臺、各級黨報等傳統媒介合作,積極宣傳森林防火相關內容,并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向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投稿,既有利于信息共享,又能確保宣傳內容更加豐富,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此外,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要在相關新聞媒體上做好宣傳工作,既要強化系統內部宣傳媒體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又要收集、整理與綜合利用森林防火信息,及時向社會分享宣傳資料。
3.1.2 擴大宣傳范圍。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切實將森林防火作為一項基礎且重要的工作來抓,大力推進宣傳工作,擴大宣傳范圍,不僅要向林業工作人員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森林防火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而且要讓大眾了解相關知識。采用樹立宣傳牌、辦板報、刷寫標語、發放宣傳畫及組織文藝演出等多種方式,向林區游覽人員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使游覽人員在游玩放松的同時做好森林環境保護工作,以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引發的森林火災。另外,各地區教育單位應在課堂中融入森林防火內容,以打造學生傳遞家長、家長教育孩子的良性循環。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建立明晰的火災防控責任制度,切實做到居其位、盡其責,以確保森林防火工作能嚴格落到實處。首先,當地責任單位應針對森林火災制訂清晰、詳細、具體的應急流程與預案。其次,要構建一個反應迅速、信息暢通、高效精干的應急體系,并組建一支高效、統一指揮的森林防火隊伍。最后,要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以確保火災防控責任能真正落實到個人。
一方面,落實分工責任制。相關部門應逐步完善森林防火工作責任制,明確森林經營單位及指揮部成員的責任,嚴格落實部門責任制、崗位責任制等多項制度,并構建以政府行政領導責任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同時,要通過簽署森林防火責任狀等多種方式,全面落實到各鎮、各村及各林場,后逐級落實到各山頭、地塊,以保證防火責任分明。另外,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應嚴格落實24 h值班制度,并由相關領導親自帶班,以確保信息暢通無阻。此外,各地區林場及防護區工作人員要強化晝夜巡邏,并做好值班,以及時對火情進行處理。
另一方面,落實責任追究制。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建立明晰的目標年度考核制度,并采取嚴格的獎懲措施,切實將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考核與獎懲干部政績的一項重要依據。相關部門應嚴格開展檢查考核工作,表彰與獎勵組織領導得力、工作成效顯著的個人與單位;一旦發現領導不力,未能嚴格落實預防措施的工作人員及單位,必須第一時間進行嚴肅處理。如果后果嚴重,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
通常,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救助困難等特點。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往往難以撲救,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因此,有效控制火源非常關鍵。就火源管理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3方面入手:①針對火源管理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做好保護區工作人員及農牧民的監督管理工作,科學控制火源范圍,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災風險;②建立防火檢查站,嚴格做好進出保護區車輛的登記工作,禁止所有人攜帶火源進入保護區;③構建巡山值班制度,同時要明確值班內容,以確保巡檢頻次高、范圍廣。特別是在用火高峰期或節假日,更要做好巡視工作,以盡可能減少火災隱患,保證森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