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香芹
農村小學的學生家長大部分都忙于工作,特別是工作忙時,連孩子吃飯都顧不上,更沒有時間監管學生的學生學習情況。以至于農村的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課余時間又貪玩,教學成績難以提高。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作為老教師,我提出自己的一點嘗試。
一、提高家校教育合作意識
因為學生生長在農村,多數家長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低,教育觀念不強,在孩子的學習中不能起到實質上的促進作用。家長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孩子的學習任務就交給了新學校和老師。學好學不好,與他無關。更有家長認為秉持孩子只要認識一些字,等稍長大一些,就讓孩子打工的錯誤觀念。因此,要想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應該提高家校教育合作的意識。
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農村的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不重視,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促進學生參與的關鍵。
心理學實驗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欣慰,便會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無動于衷,參與就變成一句空話。因此,我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參與的? 興趣,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表現。即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妙在開竅。
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教師的語言起著重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喜歡鼓勵與表揚自尊心強,學生學習興趣性,情緒性十分明顯。根據這一點在教學中我注重講究課堂的語言藝術,使學生在最佳狀態下參與學習新知識。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益終生,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
三、采取具體措施改革教學課堂
這是保證學生參與的有效途徑。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農村孩子普遍存在不會學習,不會預習的現象。因此老師必須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要求他們在上課前將所一下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閱讀學習,達到熟悉內容的目的。遇到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以便上課時認真聽,弄懂這一內容。掌握了科學的數學思維方法,以便領會理解復雜的知識。
(2)培養學生學會聽課 會做筆記的習慣。聽課是教學中學生學會知識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要教給學生聽課的方法,要求他們在聽課的過程中必須專心,要抓住重點做筆記。課堂上,教師會強調每節課的重點,學生聽課時只是暫時記住和理解,這過段時間會遺忘。因此要將知識點記下來便于以后復習和鞏固,另外還要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將所學知識當堂學會并鞏固,發現自己不會的問題要當時解決,當堂課完成學習任務。
三、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表現。
(1)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中體驗數學的樂趣。利用數學學具讓學生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感知學習內容,是學生在有趣的拼擺中學會并牢記。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中教學時,讓學生在各種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膽汁猜測,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2)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數學問題。
(3)教學中把學生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上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些數學知識,配合多媒體教學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找新知識。
(4)積極表揚和鼓勵學生 保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加以表揚,激勵優生和表揚后進生,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自己的成就,獲得的喜悅感。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就會使學生不斷保持學習興趣。
四、運用信息技術 培養學生參與探究
在學習面積單位和平面圖形圓的半徑時,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需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的素材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以信息技術作為輔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在直觀中感知,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交流,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對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從實踐出發,從生活出發,將抽象的數學思維形象具體化,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帶著興趣去聽課。讓學生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完全掌握與了解知識點之后,能將數學應用于生活。在這樣一個循環中,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進而帶著興趣與好奇深入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