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許宏才
2022年將針對市場主體需求,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措施。如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促進制造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
——1月25日,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國新辦舉行的2021年全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田玉龍
去年一年,數字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我們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創新發展,目前處于世界第一梯隊。
——1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劉尚希
激活中小微企業活力,不僅要讓中小微企業在創辦的過程中少跑路,更多的還是要讓它們在宏觀上找到長期穩定的預期,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創業隊伍中來,經濟就能穩定下來。
——近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新格局、新優勢、新篇章》主旨演講中表示。
魏建國
未來在“雙循環”經濟格局下,中國仍然會是整個世界的“大工廠”,并且是高精尖的“大工廠”。
——近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薛瀾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創新體系實現了跨越性發展。我們過去講國家創新體系,高校科研機構可能是在核心,但現在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這就是中國從過去的國家科研體系轉型到今天的國家創新體系。
——近日,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在出席活動時表示。
徐洪才
2022年,RCEP對亞太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是一個重大機遇。要充分利用未來進口關稅降低,乃至絕大多數產品要實行零關稅這一點,趁機擴大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
——近日,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媒體表示。
數字
44.1萬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比2019年增長8%。“消費總量達到44萬億元是一個新的臺階。”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評價道。2021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9.1%,最終消費為65.4%,凸顯了國內市場的重要作用。
48萬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稱,經初步核算,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這一數字低于2020年的1200萬人和2019年的1465萬人。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達到了1883萬的小高峰,此后持續回落。而2021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僅增長48萬人。
10億
數據顯示,2021年,北斗高精度服務全球用戶突破10億,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民用服務體系具備服務能力,在海南省實現1.26萬套規模化應用。2021年,兵器工業集團組建國家級北斗應用發展研究院,完成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并穩定運行。
2000億元
不久前發布的《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動漫產業持續增長,總產值已經超過2000億元。這之中,國產動畫在全產業中占比超過70%。另據網絡視頻市場監測系統iVideoTracker數據顯示,國產網絡動畫的月均播放時長已經超過了海外動漫劇集,國產動畫正在成為中國動漫產業增長的核心貢獻力量。
編輯/溫碧琳 統籌/魯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