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皓翔

“學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則浮;學必鎮靜而后能固,不重則躁。”去浮去躁去空談,求實求新求真知。靜下心來讀書,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境界。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它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是靜心讀書、讓自己的靈魂與文字交流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太需要給生活按一下暫停鍵。停下來,讓心休息一下,讓靈魂打個盹,給心靈充個電,祛祛疲憊,才能精神百倍地出發。有道是:“才須學也,學須靜也。”靜心讀書要耐得住寂寞,要把蕪雜的、混亂的、煩瑣的念頭全都拭去,心境如一池清水、一塊水晶。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投入書的世界,去領略書中的精華,感悟多彩人生,探索真善美。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引路長者,讓人不至于在喧囂、功利的物質生活中迷失方向、失去本性。
如果說讀書的精深在于勤奮,那么讀書的前提就是靜心。應靜下心來思索,學會理性的、深層次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在學習上取得突破與長進,實現自我超越,否則只能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讀書如品茗,靜下心來,方知其中滋味。靜下心來,才有足夠的精力去讀書;靜下心來,才會漸漸地發現讀書的樂趣;靜下心來,才能真正深入書本內容之中,想得深,看得遠;靜下心來,才能在面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時,做到心如止水、纖塵不染。
“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讀書,讓我們內心充盈,心情淡定,精神富足,得體從容。在閱讀完幾本書之后,或約上三五好友,漫步街頭,行走月下;或在網絡世界里,純粹地討論,真誠地交流,即便是有小小的爭論,又有何妨?我們的每一次蛻變都受益于先學的惠助、好友的真情,就因那一本本凝聚心血的書,使我們能站在巨人的肩上思考。
捧起《平凡的世界》,路遙那句“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做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讓我深深感動,回味良久。細細想來,讀書又何嘗不需要這種“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的態度呢?
書最大的優點是不嫌貧愛富,只要你選擇了它,它就永遠是你忠實的朋友。如果不想讓自己的靈魂總是在夜空中縹緲,待到時光流逝,空嘆自己虛度光陰,那就來讀書吧,多讀書可以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美妙!讀書雖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能增加生命的厚度,能使我們的生活更豐盈,使我們的內心更寧靜。
責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