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國的漆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漆畫便是源于中國傳統漆藝并能夠不斷進行傳承創新的一個新興藝術門類。目前,在漆畫創作方面,中國和越南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承擔起當代漆藝文化體系建設和藝術創新的重要責任。本文擬對中越兩國漆畫的歷史淵源、創作狀況、藝術特征等進行對比和分析,以期促進中越兩國漆畫藝術工作者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提高。
關鍵詞:中國漆畫;越南漆畫;藝術比較;交流提高
中國的漆畫歷史悠久,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中期的彩繪漆瑟殘片,其表面繪有精美的漆畫,因而有“錦瑟”之稱。盡管當時的彩繪漆畫只是作為一種裝飾紋樣,但因其依附于古代漆器之上,所以依然稱得上是中國漆畫的源頭,并在之后的歷朝歷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世紀初期,我國一些專家學者先后赴國外留學,在吸收借鑒了外國繪畫藝術創作理念的基礎上,誕生了一系列富有啟示性的漆畫作品,逐漸形成并奠定了近現代以來中國漆畫的技法基礎。而越南漆畫則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運用傳統工藝表現現當代題材,形成了生活氣息濃郁、民族特色鮮明的整體風貌。可以說,中越兩國的漆畫藝術工作者們通過各自的智慧和努力,創造性地呈現出一幅幅極具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漆畫作品。同時,越南漆畫獨特的藝術文化魅力及其國際影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現代漆畫作為獨立畫種的形成和發展。中越兩國在漆畫創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以及彼此之間交流所產生的影響,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思考的。
一、中越漆畫的歷史淵源對比
1.中國漆畫
漆畫是中國最古老的裝飾性繪畫之一,它是從傳統漆藝中不斷衍生發展出的一種新型繪畫品種。由于中國漆藝起源早,所以當時受到外來文化因素的干預和影響較小,有著獨特的傳統。據史料記載,堯舜周武王時期就已有民眾以天然漆器作為裝飾品或祭祀器等,但因當時漆器所使用的制作材料是天然竹木胎,易受到腐蝕且難以長久保存,所以后世的考古學家很少能見到早期的漆器實物,就算極少數能夠幸存至今,也已基本損壞。目前已知最早的漆器制品是1977年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址底層出土的木胎朱漆碗,雖然制作比較簡陋,但是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其精美的漆色,可知在當時已經能夠在器具上進行料漆的調色和繪畫。楚漢時期,漆藝得到全面發展,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宋代,文化藝術空前繁榮,儒家思想日漸受到統治者的推崇,我國的制漆重心發生偏移,逐步轉移到南方地區,而漆畫藝術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大力發展,深受統治階級的喜愛,這種能夠迎合時代審美特征的藝術品很快流行開來,成為滿足權貴們對奢侈品追求的主要對象。此外,由于漆畫藝術的蓬勃發展,也極大推動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手工業制作技術的進步。到了明清時期,漆畫藝術發展更加全面,但依然主要是為了服務統治階級而存在。直到清末,隨著產量的增加,普通百姓也能用上繪制有漆畫的漆藝作品了。新中國成立后,繼承傳統的工藝技法,吸收外來工藝特點,創造了很多新的漆藝技法,并促使漆畫從依附漆器到脫穎而出成為獨立畫種。
2.越南漆畫
越南漆畫是越南傳統漆工藝與西方藝術創作理念相結合的產物,是工藝和繪畫的融合之作。20世紀20年代以來,越南的漆畫藝術迅速發展并逐漸成為現代漆畫世界中的佼佼者。其后,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嬗變,越南漆畫享譽國際,對世界各國現代漆畫事業也產生重要的影響。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越南的磨漆畫藝術首次來到中國進行展出,受到廣泛的歡迎,由此開啟中國對越南漆畫的借鑒與自我探索過程。
而最早將漆畫工藝引入美術教育領域的也是在越南這個具有古老漆工傳統的國度。被譽為“越南漆畫搖籃”的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由法國人維克托爾·塔爾丟于1925年建立。20世紀30年代,由于越南還是法屬殖民地,所以美術學院的教育系統引入了西歐的教學觀念。但在美術學院的教育中,法國人并不是直接將西歐的一套知識體系強加給越南學生,而是由法國老師引導越南學生進一步發展本少數民族優良的美術傳統,并將民間藝術家請到課堂。學生在前兩年學習所有的學科,后三年則視未來的發展情況,有的學習油畫,有的學習漆畫。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學生在掌握了繪畫技巧的同時,也開始鉆研傳統的漆畫藝術并試圖將其運用到美術創作之中,這也進一步推動了越南漆畫的發展。
二、中越漆畫的發展現狀對比
如今,中國的漆畫藝術家們在兼收并蓄的原則下,繼承開發傳統漆藝,運用傳統的髹漆工藝表現手段和工藝制作,選用傳統材料及現代科技新材料、新工具,結合創作構思,表現當下的現實生活、風土人情、山川水色,傳達他們多元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情趣,發展了漆畫藝術風格流派的多樣化和多側面的審美內容和審美形式。特別是一大批老一輩的漆畫藝術家,為使傳統的髹漆工藝與當代繪畫相結合,進行了悉心的研究,為漆畫登上當代畫壇和組織培養作者隊伍做出了突出貢獻。時至今日,中國漆畫已經成為多個地區國際性大型工藝展上的重要活動內容及其組成部分。
20世紀以來,越南的漆畫藝術發展迅速并且享譽國際,甚至對中國漆畫藝術的現代轉型產生過巨大的促進作用。在越南,漆畫專業設在繪畫系中,越南畫家把不同畫種的特點和優點融入其中,極大地豐富了越南漆畫的面貌,這樣的體系也培養了一批既會油畫又善磨漆畫的畫家。越南漆畫的題材豐富,在許多有影響的磨漆畫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很生動的形象和富有感情的場景,無論內容題材還是形式風格十分貼近生活,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與民族特色。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越南政府與民間對漆藝推動的大力支持與投入下,不同類型、各種層次的漆畫作品猶如繁花綻放般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從一般的旅游工藝紀念品銷售到高檔的漆畫精品拍賣,從高級的裝潢訂制到普通的日用流通,漆畫已經成為了越南大力推動的、具有標志性的藝術門類,同時也是越南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越南的漆畫藝術也因此繼續在國際漆畫世界中扮演著先鋒者的角色。
三、中越漆畫的藝術表現對比
在工藝技巧和制作方法上,越南漆畫藝術使用最為普遍的技巧之一便是“描畫”,有的漆畫藝術家甚至把“色漆”作為繪畫顏料直接進行創作,這明顯受到了油畫創作技法的影響。因此,這類越南漆畫看上去跟傳統繪畫非常相似。但就總體而言,越南漆畫具備了較強的美術表現力,受傳統漆藝技術的約束也較小,在漆畫美術語言的探討上也更加廣泛,但我們也要看到,部分越南漆畫作品也會給人以做工較為粗獷、工藝技法用料不甚講究的感受。相比之下,我國漆畫則更注重材料美和工藝美,對于題材的選擇和制作的方式也更加講究。我國漆畫的創作技藝和傳統漆藝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繼承性,甚至在漆畫的審美觀與評價準則上受到傳統漆工藝的深刻影響,如一些漆畫作品也講究“平、光、亮”等。總的來說,講究“材美工巧”,重視漆畫的“漆性”是我國漆畫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越南的漆畫創作常常采用黑、紅、金等色彩,并且深受西方美術特別是現實主義的巨大影響,造型藝術上較為寫實,也富有較強的藝術個性。中國的漆畫則在格調上具有比較強烈的唯美傾向,畫面的裝飾性趣味很濃。
四、中越漆畫的題材對比
伴隨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以及繪畫材料、工具的日益多樣化,漆畫創作語言越來越豐富,創作技法不斷推陳出新。中越兩國的漆畫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并一直保持著濃郁的東方色彩。
如今,中國當代漆畫藝術主要圍繞探索漆畫的本體語言、構建漆畫藝術的創作體系、完善漆畫創作的主題等展開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討。諸多漆畫藝術工作者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扎根群眾、深入生活、反映時代的精神,多從歷史性大題材、當下的社會文化焦點等角度入手,積極創作出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漆畫語言的時代經典之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面實現了較大的提升。
而越南漆畫在創作題材上則主要體現的是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革命情懷。20世紀初期,越南在長期的殖民壓迫中開始進行民族獨立運動。在這期間,許多漆畫藝術家積極投身革命,并創作了許多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革命題材作品。1945年越南共和國成立后,越南人民進入到愛國主義運動期,漆畫藝術家將這一時期越南人民英勇抵抗日法侵略者、全身心投入到社會建設中的各種景象以漆畫表現出來。隨著社會逐漸趨于和平安定,越南漆畫藝術家開始從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找靈感,描寫的對象也多是以普通勞動人民為主,反映的大多是社會安定環境下人民幸福生活、和諧團圓的場景。例如阮嘉智的木板漆畫作品《田園風光》,反映的就是安靜和諧的越南農村生活景象。
五、總結
中越兩國的漆畫創作都是從傳統漆藝中發展而來,受不同社會環境、人文因素的影響,彼此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漆畫藝術。中越兩國的漆畫作品在國際漆畫領域中均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數十年的發展和探索中,他們彼此之間既有聯系,又有一定的差異性,但皆為民族文化瑰寶。我們應該更加認真地正視中越漆畫藝術的過去、當下和未來,使彼此之間能夠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為世界漆畫藝術的發揚和光大做貢獻。
參考文獻:
1.田輝.中國漆畫與越南磨漆畫比較研究[J]. 裝飾,2007(7):64-65.
2.常凈睿.從中國漆藝到日本漆器再到越南漆畫[J]. 藝術生活,2013(6):34-36.
3.何振紀.中國對越南磨漆畫的研究[J].嶺南文史,2015(3):62-64.
4.長北.中國現代漆畫的歷史進程及當下困境[J]. 美術,2017(4):108-113.
5.何振紀.越南漆畫藝術[J].中國生漆,2014(4):34-40.
作者簡介:
劉斌慧,副教授,學歷:碩士,單位:廣西玉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漆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