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冬梅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E)是指不同程度的氣道阻塞、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腔過度膨脹,伴有氣泡壁的破壞,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肺氣腫類型,主要由大氣污染、吸煙和肺部感染等誘發、演變。在病變早期,積極采取治療措施,加強護理,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延緩病情進展。
具體的護理措施包括——
急性加重期患者應取坐位或半臥位休息,以減少機體消耗;晚期患者可采取身體前傾位,以使輔助呼吸肌共同參與呼吸;患者衣著要寬松,被褥要松軟,以減輕對呼吸運動的限制;因呼吸困難而影響睡眠的患者,要采取措施解除呼吸困難,如改變臥位和遵醫囑應用緩解支氣管痙攣的藥物,必要時遵醫囑應用鎮靜、催眠劑,以保證夜間睡眠質量。
穩定期可適當活動,根據病情選擇相應的呼吸功能鍛煉方式。運動的時間和強度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以運動后出現輕度呼吸急促,停止運動后10分鐘可恢復至運動前水平為宜。
臨床應用較多的呼吸操有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這兩種方法可以延遲支氣管閉塞時間,鍛煉膈肌功能,增加肺通氣量,改善缺氧狀態,從而延緩疾病的進展。
縮唇呼吸的方法為:用鼻吸氣然后經口呼氣,呼氣時嘴唇縮成吹口哨狀,氣體經縮窄的嘴唇緩慢呼出,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為1∶2或1∶3,8~10次/分,10~20分/次,每日訓練2次。
腹式呼吸的方法為:取端坐位,先收腹經口呼氣,后鼓腹經鼻吸氣,呼吸要慢而深沉。吸氣要借助呼氣后腹部的反彈力量,不必過度用力,如此反復進行,5~10分/次,3~5次/天。熟練后可增加訓練次數和時間。
COPE患者呼吸負荷加重,能量消耗多,加之藥物不良反應或缺氧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而使進食減少,故患者常發生營養不良。對此,飲食應該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為原則,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油炸、干果、汽水、豆類等,以免引起便秘和腹脹,影響呼吸。每日進食應該少食多餐,進食過程要細嚼慢咽,不宜飲食過飽。
COPE患者在疾病急性期應該接受持續低流量氧療。緩解期的患者,如果氧分壓在7.33kPa(55mmHg)以下,尤其是合并紅細胞增多癥或頑固性心力衰竭者,應進行家庭氧療,晝夜持續吸氧15小時以上為宜。
患者要掌握正確的排痰方法:深呼吸5~6次,屏氣片刻,然后咳嗽,將肺深部的痰咳出。同時多飲水,不伴心衰的患者每日飲水量可達2500~3000毫升,以稀釋痰液,使其易于排出。
按醫囑應用抗感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藥物等。應用抗感染藥物后,要注意觀察體溫是否下降、咳嗽是否減輕、痰液的顏色是否轉白等。應用祛痰止咳藥后,要注意觀察痰液是否易于咳出。伴有消化道潰瘍及肝、腎功能不全者要慎用祛痰藥氯化銨,因其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惡心、嘔吐及上腹部疼痛。應用解痙平喘藥后,要注意觀察咳嗽是否減輕,氣喘是否消失。應用茶堿類藥物時應嚴格掌握用藥濃度及滴速。
由于患者長期呼吸困難,生活質量下降,多有焦慮、抑郁、悲觀等負面情緒,會降低治療的依從性。故家屬和醫護人員要與多患者交流,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