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大部分位于上腹部及右季肋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具有解毒、代謝、分泌膽汁、造血儲血、免疫防御等功能。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可以協調氣血運行,促進消化吸收,調節精神情志,調理沖任二脈。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會導致氣機郁結,脾胃升降失常出現胸脅脹痛,兩乳刺痛,癥積結塊,腹脹納呆,嘔逆,精神抑郁,痛經、閉經或肝氣上逆導致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肝主藏血,具有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肝的藏血功能失常會導致肝血虛和嘔血等出血癥。既然肝臟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們生活中該如何養護肝臟呢?下面就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給大家分享下如何護肝。
中醫認為人和自然是一個整體,自然界有春、夏、長夏、秋、冬五季,分別對應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五臟。《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中醫養生理論認為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關系密切,因此春季養生最重要就是護肝。
春天萬物復蘇,人也要順應自然規律,改變冬天“早睡晚起”的習慣,逐步過度到“晚睡早起”。當然,最晚不超過23點。熬夜或是睡眠質量不好都會導致肝血虧虛,出現眼睛干澀、眩暈、便秘、月經量少等癥狀。中醫子午流注學說認為,肝臟在23點至1點最興盛,此時段應該臥床休息,以便各個臟器的血液能進入肝臟解毒。
起床后可在花園里做一些全身放松的活動。春天氣溫回升,但早晚溫差大,要保持適宜的居室溫濕度,溫度以18~20℃為宜,濕度控制在50%~60%,可適當開窗通風,但要避免對流風。室內光線要柔和明亮以使人感到舒適愉快。
中醫講“五色食物入五臟,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都會增加肝的負擔,所以護肝法寶之二便是節制飲食。
這里說的節制飲食不是說要少吃或者不吃,而是要戒酒煙及一切對肝有損害的食物,如腌臘制品和深加工的肉類以及被黃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等。多吃當季的果蔬,清淡、青色的飲食,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對肝臟有利,助養肝血。首選的養肝食物為谷類,其次為桂圓、栗子、紅棗、核桃;蔬菜有綠豆芽、黃豆芽、菠菜、芹菜、萵筍、香椿、香菜、春筍等。
中醫認為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據相關研究報道,經常無法疏泄心中郁悶的人群患腫瘤的機會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養肝護肝的法寶三便是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當情緒不舒暢時,主動向信任的人訴說,或尋一種可以發泄心中郁悶的方式來疏泄這種壞的情緒,不要憋在心里。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氣郁結難受時,可以嘗試做深呼吸,方法:面對常青綠色樹木,用鼻子深吸一口氣,然后緩緩地、深深地吐出氣,一直到心情好轉為止。另外對于經常伏案工作的人群,可以在辦公桌旁邊擺上綠色的植物如綠蘿等以調養情志,養眼舒肝。
在兩千年前,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觀點。中醫認為,五音,即角、徵、宮、商、羽,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并與人的五臟和5種情志相連。中醫的“五音療疾”就是根據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擇曲目,以調和情志,調理臟腑,平衡陰陽,達到保持機體氣機動態平衡、維護人體健康的目的。
角調式樂曲,朝氣蓬勃、生機盎然,構成了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生氣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溫心,清風入夢,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主要調節神經系統,對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也有調節作用。建議春季護肝不妨聽聽《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春風得意》《江南好》等樂曲。
生命在于運動,健康人可以選擇球類、游泳、跑步等多種運動方式。對于老年人及體弱的腫瘤患者,春季養肝推薦步行運動,既不增加肝臟負擔,又可鍛煉心臟功能。中醫認為,肝在體主筋,而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韌帶。步行運動能活動筋骨,鍛煉肌肉,增強肝臟的功能,促進全身氣血循環,使內臟經絡都受到氣血的滋養,促進新陳代謝,而使全身各個系統的生理功能自然而然地強盛起來。
推薦運動有八段錦,還記得八段錦的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嗎?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并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松,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后輕震地面。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經常習練對于養護肝臟也是有利的。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具有調理脾胃、補肝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此穴位為肝、脾、腎3條陰經交匯處,經常按揉此穴對肝、脾、腎有保健作用。
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達到護肝養肝的效果。
專家簡介
王維 副主任醫師,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治療中心主任。擅長運用中醫“六位一體”治療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結腸癌、肝癌等惡性腫瘤;中醫藥輔助術后、放化療后腫瘤患者康復調理及防轉移復發;中醫藥治療放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惡心、嘔吐、脫發、發熱、汗證、食欲差、口干、虛弱、失眠及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等;在運用中醫藥養生防癌及癌前病變治療方面有較高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