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來,由于飲食習慣的改變、睡眠減少等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目前我國血脂異常者有1.1億人,高血壓患者更是多達2.45億人。
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產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推測與遺傳、年齡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多因素有關。其中,不良生活習慣所占比重最大,約占患者的70%以上,主要包括:1.超重和肥胖。肥胖人群高血壓、血脂異常發病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1.3倍。2.高鹽飲食。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標準,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在5克以下,但我國可高達15克,嚴重超標。3.過量酗酒、大量抽煙。有關醫學資料統計,高血壓和血脂異常患者中約有10%的人是過量飲酒和抽煙引起的。4.長期精神緊張。此外,還有一些人長期熬夜、久坐不動也是造成“雙高”的原因之一。
中醫在治療高血壓和血脂異常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對有些體質特異或不適宜使用西藥者,可對癥選用中藥,其效果好,無副作用。
中醫沒有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名稱,按癥狀可歸納在頭痛、眩暈、中風、耳鳴等癥候中進行辨證論治。一般分為肝陽上亢型,采用平肝潛陽、清火熄風的治法,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痰濕中阻型,采用化痰祛濕、健脾和胃治法,常用半夏白術湯加減治療;淤血阻竅型,采用化淤通絡、活血通竅治法,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治療。
其中,肝陽上亢型最為常見。此癥表現為頭痛而眩,心煩易怒,夜不能寐,脅痛,面紅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治則為平肝潛陽,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可平肝潛陽,為君藥;黃芩、山梔、益母草可行血祛淤、清肝火,為臣藥;牛膝、杜仲、桑寄生補肝腎,為佐藥;夜交藤、茯神安神養心,為使藥。可加牡蠣、龍骨增強鎮靜潛陽之功。
若肝腎陰虛,頭痛朝輕暮重或勞累加劇,舌紅,脈弦細,可加生地、何首烏、女真子、枸杞子、石斛以滋養肝腎。頭昏痛劇烈者,可加菊花、龍膽草,以清熱除煩。出現心絞痛者加三七、延胡索,以活血祛淤止痛。血脂高者可加澤瀉、槐花、荷葉、山楂,以散淤調脂。如有腦血栓形成,則可與補陽還五湯或地黃飲子加減使用,有較好效果。對于輕癥者,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藥,如復方羅布麻片、珍珠降壓片、杜仲降壓片等,有一定效果。
需提醒的是,天麻鉤藤飲對痰厥頭痛,屬陰而無熱者不宜使用;孕婦不宜使用此方,因方中牛膝、益母草屬活血化淤藥,恐傷及胎兒;對思慮過度引起心脾兩虛的頭痛,也不適宜。
吳金蓮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和教學工作40年。擅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頭痛、中風后遺癥、失眠、更年期(已改稱圍絕經期)綜合征、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甲亢、月經失調、婦科炎癥、皮膚病等,尤其是相關疑難雜癥的治療,經驗豐富。曾作為國家醫療隊專家組成員派駐俄羅斯從事醫療工作,深受俄方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