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筑工程行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成熟,建筑工程要確保其質量,必須要考慮到框架結構工程的工程技術。當工程技術成為建筑企業關注的重點,建筑工程的施工進程及項目質量都會受到極大的提升和促進。因此,建筑企業必須要關注框架結構工程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基于這些問題展開分析,從而進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建造更具有時代先進性的建筑工程。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框架結構的工程技術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問題??對策
建筑行業在工業文明的發展下乘著東風不斷發展,建筑對于人們來說必不可少,因此建筑行業也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業之一,從整體性來看,建筑工程的發展能夠推動我國城市、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生活質量提升,因此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需要承擔諸多社會責任與義務。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建筑行業的發展已經愈發成熟,從行業競爭上來看態勢激烈,建筑企業要在這樣的行業競爭背景下明確技術的重要性,要在行業競爭中展露光芒,必須要有“根本”,這一“根本”指的是就是技術力量,施工技術的先進能夠保證建筑企業在行業內的先進,只有擁有先進的技術才能讓建筑企業在行業內擁有站穩腳跟的本錢。因此,建筑且必須要不斷提高工程技術,淘汰落后的技術,引進先進技術,從而在行業中嶄露頭角。
與一般概念上的工程技術或施工技術不同,框架結構工程技術指的是將建筑工程材料作為基本物資材料,以建筑工程的結構特點和承重能力作為出發點,嚴格按照具有規范性、科學性的建筑施工流程或程序要求,依照施工前的預設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圖紙要求開展框架結構施工的工程技術。簡單來說,在建筑工程中應注重框架結構,首要目的在于確保建筑工程的穩固,其次是實用,最后才是美觀。框架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工程的質量,當前大眾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著高標準和高要求,建筑企業關注框架結構等于關注了大眾對質量的要求,對建筑企業來說百利而無一害。框架結構工程技術中所提到的建筑工程材料,主要指的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質量能夠確保框架結構的穩定和牢固,是框架結構承重的主要耗材。在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城市內高樓大廈云林,面對越來越大的建筑面積與越來越高的樓層設計,建筑企業如果不重視框架結構的工程技術,很容易導致最終建筑成品質量不佳、不穩固,甚至爛尾。工程技術的要求極多,如混凝土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時就必須要做出改變,必須提升原有的技術水平,否則很難滿足高層建筑所需要的澆筑量;高樓大廈的修建對于施工而言也比較困難,對操作技術的要求高,對技術水平的要求高,對鋼筋數量的要求大,這都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提高自身工程技術,利用框架結構工程技術簡化一些繁瑣的施工流程,提高效率,從而讓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構成框架結構的主要成分為筋骨,其實指的就是大小不同、形狀也各有不同的異型鋼結構。根據建筑工程的施工規范標準及要求來看,通常是將這些不同的異型鋼捆綁扎好,然后將它們焊接起來,這樣就形成了鋼筋施工。但是其中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捆扎異型鋼施工的第一步,但是捆扎不意味著隨意將不同形狀和大小的鋼筋綁在一起扎好即可,需要考慮很多問題,如鋼筋雖然有大有小,但必須考慮到尺寸是否達到了技術要求,在捆扎的過程中,鋼筋的角度是否需要調整和控制,調整和控制有沒有到位,綁扎是否需要操作,操作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操作是否科學、全面、合理,能否確保不出現疏漏,捆扎后的鋼筋是否堅固,焊接時有沒有依照施工要求,焊條規格有無達到標準,焊接后所得到的鋼筋強度有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鋼筋有沒有發生變形等。以上問題都是施工中必須要考慮到問題,如果沒有全面地進行考量,很容易出現問題,框架結構施工的意義就在于穩定建筑工程結構,必須將落腳點放在“穩”上面,如果在施工中沒有關注到上述問題,很有可能會導致澆筑位置發生位移,在施工過程中框架可能會發生形變,從而導致框架結構不穩定,給整個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打上問號。
模板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是起臨時的承載作用。由于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施工比較復雜且重要,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利用模板來幫忙支撐框架,或者代替混凝土進行先承載一段時間的重量,不但能夠作為澆筑模具發揮有效的價值,而且模板的拆卸也比較簡單,能夠對混凝土做好養護操作。不過,模板施工也必須引起施工團隊的關注和重視,由于模板是作為混凝土養護結束前的主要載重工具,在搭建模板和建設支架時必須要關注到立柱的支撐能力,支架是否具備可靠的防護效果,墊板和模板之間的摩擦力、模板在拼接過程中是否牢固、緊密等問題,這些問題雖然都是細節問題,但如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作為混凝土養護結束前的主要承重工具,模板施工問題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確保其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前保持最佳的承重效果,并在結束后逐步拆除。
在框架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是最重要的部分。混凝土的澆筑必須要根據框架結構的不同部位進行。如果澆筑的部位不同,施工人員就必須要使用不同的水泥型號,并且配比也必須有所變化。但是,一些施工人員在進行混凝土配比時,沒有考慮到其配料的比例是否符合澆筑部位所需要的標準,導致一些澆筑部位的水泥澆筑量不夠或者不正確,導致出現爛根等相關問題;一些施工人員在進行振搗時,沒有對振搗數量有嚴格的把控,也并不關注振搗的頻率,導致澆筑厚度不能達到預設的標準和要求。對于振搗操作來說,振搗的多與少都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最終性質,但是一些施工人員忽略了振搗的技術操作,從而導致很多問題。而且清潔問題也是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些施工人員不注重施工現場的清凈衛生,導致施工現場雜亂無序,雜物較多,也會對混凝土施工帶來很多影響。在澆筑結束后,有些施工團隊沒有及時做好養護工作,或者在混凝土還沒有養護好之前就拆卸了模板,對時間和溫度的控制也沒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導致混凝土施工和養護處于一種經驗主義的施工操作中,從而給施工質量帶來隱患。一些施工人員對混凝土施工不夠重視,導致混凝土在后期很容易出現裂隙,隨之出現變形,從而造成難以承重的局面,導致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不穩定,給工程項目的最終質量帶來了影響。
鋼筋施工首先需要有足夠的鋼筋材料,雖然鋼筋材料的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但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挑選鋼筋材料。建筑企業在施工開始前的設計階段,就必須要關注鋼筋材料的選購問題,采購人員必須要嚴格根據設計方案中要求的鋼筋材料進行選擇和購買,當前建材市場上的鋼筋材料眾多,不同質量的鋼筋材料均有,采購人員必須要依照方案要求嚴格購買材料,準備好建筑工程所需要的鋼筋材料。加工部要嚴格根據建筑工程的方案要求,按照要求和有關規定做好鋼筋的裁切工作,并按照要求保存,以便后續施工中及時拿取使用。一些建筑材料比較特別,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時間及施工內容予以使用,建筑企業應當先和建材供應商聯系并訂制,從而保證在規定的施工時間內能夠獲得材料。在正式施工開始前,材料部門必須要做好施工材料、工具的清點和登記,在材料搬運到施工現場后,要與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進行聯系,專門劃分一塊區域來存放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具,并每日做好清點工作,從而能夠確保施工中及施工結束后,剩余建材能夠得到妥善保管,為建筑企業節省建材成本。
焊接工作如果出現虛點,很容易給框架結構造成不利影響,如發生結構位移等現象。因此,焊接技術人員要在正式實施焊接技術之前,先做好焊接準備工作,對焊條的質量進行檢查。在焊接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焊接要求逐一對焊接點進行焊接工作,防止產生漏焊等問題,在焊接結束后,焊接技術人員還要做好焊接點的檢查工作,確保焊接無虛點。捆扎工作相對簡單,但不可馬虎,施工人員要注意安全捆扎,選擇相對空曠的區域進行捆扎,避免傷到自己與其他施工人員。在固定鋼筋時,首先要將鋼筋擺放整齊,確保捆扎牢固,銜接穩定。
由于異型鋼材料的性能和系數之間并不相同,而且在二次加工之后,一些鏈接的方式有所改變。因此,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對留量有所控制,如鋼材料的長度為24m,則需要留量大約5mm,如果大于24m,則需要留量大約8mm。
施工人員需要利用經緯儀及水平儀,根據施工的相關要求進行表格測量。如果測量的地方光線不夠明亮,施工人員可以利用油漆做好標記,以確保側臉數據的準確。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測量人員要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在測量的過程中一一做好記錄。在測量結束后,應當進行二次測量,如果2次測量的數據不同,應當再進行第三次測量,在測量后報告給監督管理部門,由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數據核查。在安裝模板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保證垂直度準確,模板結合部位應當采用水泥做好填補工作。
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支撐體系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澆筑重量有所把握,對振搗的數量、速度有所把握,確保模板符合支撐要求和承重標準。此外,模板不但要能夠承重,還要方便拆卸,支撐體系主要是發揮臨時承重作用,同時能夠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后方便拆卸,因此必須要確保拆卸的方便性。施工人員在進行立柱的施工操作時,應當選擇符合要求的鋼管。支架主要是體現連接效用,假設需要橫向連接,施工人員應當以剪刀撐的方式進行連接,從而確保支撐體系能夠達到穩固效果。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做好模板防泄漏工作,從而保證支撐體系的安全性、穩定性。
混凝土養護完成后,施工人員要實施模板拆卸工作。在拆卸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要關注拆卸中的安全問題,根據后先前次的原則,在拆卸時先拆卸最后搭建的部分,從后往前依次進行拆卸,從而確保拆卸時的安全和穩定。拆卸掉的模板應當按照要求整理、清點并存放到指定區域,從而能夠有效節約模板,便于日后二次使用,同時有利于管理,避免出現模板丟失。
混凝土是框架結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因此在進行驗收物料時,建筑企業必須要嚴格核對物料的基本情況,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要求,采購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同時,不同結構部位所需要的混凝土配比要求不同,因此施工人員要根據不同的結構部位合理配比混凝土,從而避免混凝土的浪費,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5.2 做好澆筑等相關工作
施工人員要在澆筑的過程中,對不同的部位科學、合理地進行澆筑工作,對厚度問題要嚴格掌控,針對不同的造型選擇不同的厚度,從而提高振搗施工效率。振搗工作的合理開展,能夠加強混凝土土層與土層的緊密聯系,施工人員要在振搗時控制到振搗的數量及速度,避免振搗過多或過少。振搗的時間比較長,施工團隊應當采用輪流值班的方式看守振搗施工工作,可以結合利用先進技術對振搗狀況、實時狀態進行監控,從而確保振搗工作的有效進行。在進行養護工作時,施工人員要密切關注當地的天氣狀況及溫度狀況,可以用塑料布遮擋混凝土表面,或者采取其他加溫技術對混凝土進行加溫,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情況,避免溫度過高或較低,從而能夠確保混凝土的養護到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養護工作,從而確保施工時間能夠符合預期標準。
在施工的過程中,框架結構是施工的重點之一,建筑企業應當加強對工程技術的提升,充分把握框架結構施工中的重難點,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從而確保框架結構的穩定,提高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廣富.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研究[J].四川水泥,2021(11):149-150.
[2]?郭盛煒.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與預算,2021(10):74-76.
[3]?王小明.框架結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居舍,2021(30):83-84.
[4]?項慶軍,翟永超,趙國良.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21(10):162-163.
[5]?鄭炯明.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8):64-65.
[6]?崔天有.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開發,2021,48(17):5-6.
[7]?潘俊歌.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21,19(16):192-193.
[8]?譚石柱.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5):57-58.
[9]?嚴若然.基于能耗模擬的太原市老舊醫院住院樓節能改造技術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21.
[10]?楊磊宏.樓板開洞層對框架結構抗震性能影響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21.
作者簡介:褚盛毅(1983—),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