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喆
摘 要:美工區是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場所,美工區為幼兒提供了創作的空間。我園基于教科研究的基礎之上,開設班級特色美工區,即以一種材料為主材,其他材料為輔材,幼兒通過與主材、輔材的互動,激發他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在特色美工區的實踐過程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策略尤為重要,如何激發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進行創作,教師可以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適當的觀察及巧妙的引導,實現特色美工區創意活動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美工區創意活動;教師觀察與指導
幼兒教師要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美術環境,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美術創作。教師要不斷豐富美工區的材料種類,提升幼兒參與美工活動的積極性。我園的特色美工區通過投放一種主材,以及多種輔材,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創意美術的形式提升他們的創造的熱情。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美術創作的過程,及時給予幼兒進行指導,幫助幼兒解決遇到的困難。
一、幼兒園美工區教師觀察與指導的意義
幼兒園美工區教師進行觀察與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助于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提升幼兒的創新意識,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美工活動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幼兒通過自己的創造來表現美、感知美。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涂鴉、撕貼、拓印、粘貼等活動,運用筆、紙、顏料進行美工創作,有助于激發幼兒的主體能動性。
二、幼兒園美工區教師觀察與指導的策略
(一)創設適宜的美術環境,體驗創造的樂趣
幼兒教師要重視創設適宜的美術環境,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借助身邊的物品、材料來進行美術創作,感受創造的樂趣。教師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美術環境,幼兒在美術創意活動中進行發現和探索。
例如,我注重美工區墻面的設計,根據幼兒們的興趣以及每月的主題,引導幼兒參與到墻飾的制作中,繪畫能力強的孩子符合制作圖片,其他幼兒負責剪花、印花等美工制作。幼兒們通過參與到美工區環境的布置,體驗到了美工活動的樂趣。
(二)提供豐富的美工材料,創作多樣的作品
幼兒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美工材料,將彩色的手工紙、皺紋紙、餐巾紙、繪畫的水彩筆、蠟筆以及毛筆、拓印材料、粘貼材料等美工材料提供給幼兒,借助不同的美術材料,使幼兒能夠掌握多種美工技巧,引導幼兒進行粘貼畫、印畫、剪紙、折紙等美工活動。
例如,在特色美工區,幼兒在已有主材的基礎上,還能選擇多樣的輔材,比如:各種橡皮泥、各種類型的紙、不同的顏料等, 我鼓勵幼兒借助多樣的材料開展美術活動,為幼兒提供一個和諧的創作環境。我指導幼兒有序地取放這些材料,幼兒在美工區進行操作、模仿,在學習折小兔時,幼兒觀看紙兔的成品,選擇彩紙按照折疊的步驟折疊,我引導幼兒相互之間討論折疊的方法。在幼兒折疊的過程中,我注意觀察幼兒的折疊過程,并適時給予折紙的指導。
(三)適時觀察幼兒的需要,激發活動的興趣
幼兒教師在幼兒進行美術創造的時候要多觀察幼兒,在幼兒遇到操作困難的時候要及時給予指導和解惑,鼓勵幼兒之間的分享和交流。幼兒教師要用欣賞的目光來看待幼兒的美工創造活動,通過簡單的姿勢和語言來增強幼兒創造的積極性。教師要對幼兒的情緒狀態、操作的內容、幼兒的專注情況、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情況、幼兒的規則意識等方面進行觀察,借助觀察來了解幼兒的特點,記錄幼兒的行為。
例如,在一次運用彩紙作為主材的活動中,圓圓、糖糖、晨晨來到桌子面前,他們分別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彩紙,圓圓提議想做一個手提包,可以先折一個空白手提包,再在手提包上粘上花或者畫上圖案。圓圓、糖糖已經開始做了,晨晨拿著彩紙,還沒有動手折紙,他發現我在觀察他,馬上說:“老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你不試一試怎么知道不會呢?老師相信你會疊出漂亮的手提包的,等會我來欣賞你的作品。”晨晨立馬來了精神,他仔細地看其他幼兒怎么折疊,在詢問后也試著折疊起來。不一會,他的手提包就折疊好了。
(四)巧妙進行引導和點撥,提供適宜的指導
在幼兒進行美術創作時,教師要給予幼兒引導和點撥。教師要做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和指導者,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教師要重視幼兒作品的展示環節,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并欣賞其他幼兒的美術作品。教師要把握住幼兒美工活動的指導時機,借助語言、動作進行指導,為幼兒的美術創作提供幫助。
例如,在進行《可愛的毛毛蟲》撕紙美工活動時,準備的材料有毛毛蟲的示范圖、以及畫有圓形的紅色紙和黃色紙。我先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外形,并提問:毛毛蟲是怎樣的?幼兒回答:有兩只眼睛,兩個觸角,身體上還有很多小腳。我總結:毛毛蟲的身體由6片圓片紙來拼接,我們用紅色和黃色間隔。不要忘記畫上毛毛蟲的眼睛、嘴巴和觸角,以及身體上的腳。幼兒嘗試撕紙并粘貼。我示范撕圓形,幼兒觀察并進行操作。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我提醒幼兒不要亂扔紙屑,要將撕下的紙屑放好。在粘貼的過程中要將紅色圓片和黃色圓片間隔進行粘貼。
綜上所述,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美工創作,引導幼兒自己探索美工創作的方法,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做出有創意的美工作品,教師還要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幼兒指導,在指導美工活動時,要給幼兒留有一定的動手空間,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和發現,增加幼兒與美工材料的互動,教師還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并重視對幼兒行為的記錄,通過記錄來標記需要特殊關注的幼兒。在美術創作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幼兒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參考文獻
[1]徐銘澤. 美工區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記錄[J].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1):27-28.
[2]施夢瑤. 讓美工區“玩”樣百出——中班美工區教師指導策略探微[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