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芝
摘要:民間幼兒語言游戲是以語言游戲為載體的珍貴民族文化遺產,除了富于娛樂性之外,還兼具提高幼兒語言能力、促進幼兒心靈成長和傳承地方傳統文化等多種教育功能。民間幼兒語言游戲引進幼兒園的策略可以圍繞入園前的支持性教學條件、入園后的游戲開發要點等維度展開。
關鍵詞:民間幼兒語言游戲;教育功能;入園策略。
引言:幼兒游戲是幼兒自由自主的、具有創造性的基本活動,是能獲得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的活動。民間幼兒語言游戲是由我國勞動人民在特定文化傳統的基礎上自發創編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以語言為嬉戲對象的娛樂活動,游戲參與者主要是幼兒。其內容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發展,民間幼兒語言游戲已經成為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悠久綿長的歷史長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民間幼兒語言游戲是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
兒童的語言究竟是如何獲得的?有許多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深人研究。當前影響最大的是喬姆斯基提出的語言生成轉化理論。他提出,兒童先天就具有語言的獲得裝置,但是這種獲得裝置要在后天語言環境和語言經驗的作用下轉化成使用某一具體語言的能力和獲得該語言的具體的語法。由此可見,語言的獲得和語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后天語言環境的熏陶和語言經驗的積累。《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都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而民間幼兒語言游戲是游戲的進一步細化,在幼兒的一日生活時間分配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在為幼兒提供語言環境和語言經驗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
(一)提供語言表達的環境和語言交流的場合
許多民間游戲都伴有民謠,這些朗朗上口、節奏歡快的民謠既能給幼兒增添無窮的樂趣,使幼兒在游戲中興趣盎然,又能為幼兒提供游戲表達和交流的場合,吸引幼兒在游戲中主動表達、協作交流,在多次練習中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語法。比如“你拍一,我拍一”的民間幼兒語言游戲中,兩名幼兒一邊交叉拍手,一邊對念兒歌“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坐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梳小辮兒;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干......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立大志”配套的游戲歌謠押韻生動,十分貼合動作的展示,營造了一種語言表達和交流的氛圍。兒歌中的“一”到“十”又對應了不同的語句,需要反復練習才能運用自如,激發幼兒多次參與的興趣。
(二)推動幼兒語言經驗積累和幼兒思維訓練
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漸進性。在幼兒剛學會說話時,他們經常采用一些“單詞句"或“電報句”,不能完整地表述一句話。民間幼兒語言游戲能為幼兒提供體驗簡單句和復合句的機會,從而幫助幼兒積累使用句子來進行語言表達的經驗,推動幼兒的語言發展。而思維與語言緊密聯系、相輔相成。語言的發展,使幼兒思考時能更多更好地利用語言作為支撐物。游戲中基本都有相互應答的環節,幼兒既要認真傾聽對方的提問,又要結合游戲規則進行回答,一問一答使得思維仿佛是燈絲上的燈芯,越撥越明。思維水平的提升將會進一步推動幼兒語言經驗的積累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民間幼兒語言游戲的入園策略探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2015年頒布的《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中,專門強調了園長的“營造育人文化”這一專業職責,并在專業要求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幼兒園文化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文化建設”。且民間幼兒語言游戲作為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幼兒園教育的資源來源之一。民間幼兒語言游戲進入幼兒園既是出于對其多種教育功能的重視,又是出于對它的保存和保護。在現代化和城鎮化不斷縱向發展的當今社會,讓民間幼兒語言游戲進入我們的教育系統,進入我們的幼兒園,將為幼兒留下參與民間幼兒語言游戲的可能性。
(一)游戲資源的收集
游戲資源的收集需要幼兒園、家長和社區的共同合作。首先,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本園的資源,提高園內職工對民間幼兒語言游戲的認識,激發園內職工對收集游戲素材的興趣,發動全園的教職工多種渠道收集素材。其次,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一般情況下,多數的家長都愿意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但家長基本上是在教師的引領下參加的,往往比較被動。因此,幼兒園應在引導家長對民間幼兒語言游戲形成正確認識基礎上發動家長,利用家長的游戲功底,豐富已有的游戲素材。最后,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向周圍的社區發放問卷,讓社區居民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游戲以及玩法,進一步豐富游戲素材。
(二)游戲資源的整理
民間幼兒語言游戲進人幼兒園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在廣泛收集游戲資源的基礎之上將游戲資源與幼兒園教育資源充分結合的過程,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性繼承的過程。幼兒教師應精心篩選大量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文化底蘊深厚,能吸引兒童、感染兒童,使他們能夠獲得有益經驗的民間幼兒語言游戲資源。在篩選和整理游戲資源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多思考以下問題:幼兒對什么樣的游戲感興趣?這個游戲適合該年齡段的幼兒嗎?這個游戲能夠與現在的生活結合起來嗎?這個游戲能夠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嗎?幼兒在游戲中能夠獲得哪些有益的經驗?
(三)注重游戲環節的豐富性
許多民間幼兒語言游戲的玩法和臺詞比較單調,參與性也比較差,只有幾個主要的游戲者可以充分參與游戲,其他參與者僅僅只是道具。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改編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增加游戲環節的豐富性,增強其中的趣味性。比如“討小狗”游戲中有臺詞的只有兩個主角,其他幼兒無法參與對答,幼兒教師可以安排其他幼兒分別做不同種類的小狗,在兩位主角對話結束之后逐一介紹自己。又如“炒黃豆”游戲中的臺詞只有“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游戲環節非常簡單,幼兒只需一會便能掌握,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熟悉原句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創編自己的兒歌,這樣游戲的環節增多了,游戲變得更富有趣味性。
參考文獻:
[1]馮超群。民間游戲教育價值研究綜述[J].陜酉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2).
[2][6][7]智學,張建歲。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