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杰 朱麗歡 譚淏尹 鄒夢迪 林彬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東廣州 510006)
近幾年,人們對運動促進健康的意識不斷提高,在健身業界中出現了很多便利性高、社交性高的健身類APP,截至2021 年10 月,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98.6%。校園中受歡迎的健身類應用軟件有Keep、微信運動、華為運動、薄荷運動等,使用人群較廣。健身類APP 正在引領著人們運動健身的新潮流。體育鍛煉是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方式,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內容,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身體素質以及體測成績,獲得較好的情感體驗,而且對于人才的開發和使用也是一個強大的激勵[1]。在運動健身方面,健身類APP 應用程序具有方便、快速、功能齊全等優點,得到了喜愛運動的大學生的熱愛,應用程序的出現極大地提高大學生運動鍛煉的意識和自身的體質體能監測。
體育鍛煉者可以使用健身類APP記錄每天的運動數據,指導體育動作練習,同時還能夠指引體育鍛煉者擁有健康且有質量的生活。健身類APP可以在多個平臺上使用,是一款具有多元化的體育鍛煉軟件,能夠應用互聯網連接使一些穿戴的配件,與健身類APP 的數據相通,從而可以促進人們參與體育鍛煉,并對人們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行為規范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該文調查的健身類APP 不包含針對體育時事、體育競賽、臨床咨詢等主要功能的應用程序。
健身類APP中最常見的功能是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上的定位技術,幫助體育鍛煉者隨時隨地記錄個人的體育健身數據,記下體育鍛煉者的運動軌道、能量的消耗以及體育鍛煉數據,以供體育鍛煉者進行參考[3]。根據這一功能,體育鍛煉者可以知曉自己每天的運動消耗情況,從而調整體育鍛煉計劃與時間,同時也為體育鍛煉者在體育健身方面提供了便利。
健身類APP可以通過引入介紹均衡飲食和合理的休息時間,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并改善體育鍛煉者的生活質量,提高體育鍛煉者的生活品質,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4]。
在一些健身類APP 中,有大量體育鍛煉類相關的小視頻,加上清晰的標準講解以及語音提醒,體育鍛煉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很快地掌握各種動作要領,并且還有適當的提醒,特別是倒計時功能,讓一些很難堅持下去的動作通過倒計時鼓勵體育鍛煉者,讓其能夠繼續運動下去,效果良好,體育鍛煉者可以依據語音提醒調整鍛煉節奏,從而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活動[5,6]。
以廣州中醫藥大學2018 級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使用問卷的形式,對該校2018級大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使用健身類APP的情況進行調查。
根據研究需要,經過3 輪3 名健身行業專家訪談,制訂了《大學生體育鍛煉中健身類APP 的應用情況調查》問卷,按照隨機抽樣原則,隨機抽取2018級大學生220 名(男生110 名、女生110 名)于2021 年1 月至2021年3 月間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20 份,回收問卷210 份,回收率為95%,有效問卷200 份(男生91 名、女生109名),有效率為90%。
調查結果顯示,35%的人下載后,經常使用健身類APP,26%的人下載后,較少使用健身類APP,25%的人未下載健身類APP,另有14%的人有下載,但未使用過健身類APP,共有122 人使用過健身來APP,78 人從未使用過。經具體訪談得知,從未使用過的人中,大部分是因為朋友推薦下載,但又不習慣打開此類軟件。
由表1 可知,當代大學生使用健身類APP 種類繁多,使用率前三的分別是Keep(77.1%)、微信運動(34.4%)、悅動圈(32.8%),這3個APP排在前面的主要原因是其涵蓋的功能有準確的數據和適當的頁面計劃。其中,健身類軟件Keep 的優點較多,能吸引大部分大學生的選擇,如Keep是眾多健身類APP中唯一一個可以讓體育鍛煉者進行一些簡單個人自我小檢測的應用,然后針對個人檢測結果,制訂出適合個人的訓練計劃,用戶量大并且有全面的健身食譜。不僅如此,它可以科學地指導物理訓練,并滿足體育鍛煉者的物理鍛煉需求。除此之外,很多學生認為健身類APP 不但含有科學性,而且含有計劃性,其中最能吸引大學生使用這款APP的功能是可以記錄跑步的公里數和運動后的心率以及有大量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健身食譜推薦。這些功能改變了傳統的體育鍛煉方式,讓體育鍛煉變得更加有趣,給體育鍛煉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表1 大學生使用健身類APP的產品種類(n=122,最多選3項)
因為從未使用過健身類APP 的大學生人數有78名,因此項僅統計使用過健身類APP的122名學生。
由表2 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使用健身類APP 的原因主要有鍛煉需求、朋友推薦,占比分別為74.5%、40.1%。而選擇從眾心理、好奇心和手機自帶功能的因素占比較小,分別為28.7%、27.1%和26.2%。由此可見,健身類APP 的出現,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關注、下載并使用,他們因為自身的需求,如緩解學習上的壓力、減少焦慮、失落等負面情緒,與此同時,他們希望能夠通過這類APP 提高身體素質并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健身類APP的問世,俘獲了眾多大學生的芳心,讓白天長期低頭、彎腰、靜坐在課室的學生積極下載使用,根據個人的喜好程度,選擇下載不同的健身類軟件,并且在使用過后,還愿意向身邊的朋友、同學推薦體育應用軟件。在訪談過程中得知,健身類APP 自帶的體育知識課程也是吸引他們選擇下載的重要原因。

表2 大學生選擇健身類APP的影響因素(n=122,最多選2項)
從表3可以看出,在下載使用這類軟件之前,大學生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總體呈下降趨勢。每周的體育鍛煉次數在4 次以上的學生,僅占11.6%,然而超過七成的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次數少于等于每周3 次。在使用健身APP 軟件之后,大學生每周的課余體育鍛煉次數增加,每周的體育鍛煉次數在2~3 次的學生人數占比,由原來的40.5%下降到11.6%,降低幅度超過一半,每周的體育鍛煉次數在4 次以上的學生人數占比,由原來的11.6%上升到38.0%,升幅較大。這表明健身類APP在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中越來越受歡迎,使用率越來越高。

表3 健身類APP對體育鍛煉次數的影響(n=122)
調查發現,在運動時間方面,超過60%的學生選擇在傍晚或晚上,8%的學生選擇在清晨,17%的學生選擇在上午或下午,15%選擇在有空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在訪談的過程中得知,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傍晚與晚上運動的原因是能夠緩解一整天坐在室內學習的疲勞,放松身體,進而在運動過后能夠更好地投入學習。僅有8%的大學生會選擇在清晨運動,大部分大學生不在清晨運動的主要原因是上午需要進行專業課的學習,并且早起運動過后學校無法提供熱水進行沖洗淋浴。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使用健身類APP 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大部分會選擇在課后傍晚與晚上。
由表4得出,使用動機是提升運動能力的有97人,占比80.2%,提高體育技能的有59 人,占比48.7%。這表明大學生想要通過健身類APP 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提高技能技巧并從中得知自己的運動數據以及運動消耗量。還有一部分是督促鍛煉、減肥塑形和健康飲食,各占42.9%和41.3%。由此可以看出,健身類APP在大學生群體中是一款常見的運動必備軟件,學生可以通過這類軟件進行自我監管以及督促自身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體育自律行為,達到減肥塑形、緩解日常學習乏味壓力等愿景,以上種種動機表明,大學生對健身類APP 的贊賞度較高,能夠使得大學生長期使用。

表4 使用健身類APP的動機(n=122,最多選3項)
通過調查數據,也暴露出了健身類APP 的許多不足,由表5 可以看出,大學生在使用健身類APP 過程中,認為其存在的不足有缺乏交流渠道、指導太籠統缺乏針對性以及運動數據不夠準確,占比分別為52.4%、41.0%和39.3%,大學生普遍認為如今的健身類APP缺乏對使用者的交流指導,在進行個人鍛煉的時候,難以發現自身的不正確動作。另外,運動指導太籠統,缺乏針對性以及運動數據不夠準確,雖說現如今的健身類APP加入了身高、體重、體脂、心率等身體指標的監測,但相應的數據缺乏專業指導,實際意義并沒有得到體現。專業性不強導致大學生不明確體育運動對身體產生的作用。而廣告植入太多、缺乏競爭性和監督作用不夠完善的各項占比為36.1%、36.9%和13.1%。廣告植入得太多,使大學生對健身類APP的好感度降低,缺乏競爭性使得學生缺乏動力,監督作用的不夠完善使得學生不習慣打開此類軟件,這些也成為大學生使用健身類APP 過程中的絆腳石。由此可以看出,健身類APP還未形成真正成熟的模式,還需要眾多的努力。

表5 健身類APP存在的不足(n=122,最多選3項)
在大學生使用健身類APP參與體育鍛煉中,Keep、微信運動、悅動圈的使用率居于前三。使用健身類APP 的因素主要是自我鍛煉需求以及身邊朋友的推薦。大學生使用健身類APP對每周的體育鍛煉次數具有積極影響,選擇在下午或者傍晚時間段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人數占比較大。大學生選擇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使用健身類APP,是因為其可以監測運動數據并提高體育技能。大學生在使用健身類APP進行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弊端有缺乏面對面交流、運動指導太籠統,缺乏針對性以及運動數據不夠準確。
4.2.1 提升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針對APP 下載后較少使用的大學生,建議開發者開拓健身應用程序的新功能,增加體育娛樂功能,通過豐富的內容吸引大學生使用,提高大學生的體育訓健身的頻率,加強體育鍛煉和改善身體素質[7]。
4.2.2 健身類APP與學校體側融合
各大公司應該與各大高校體質測試結合,賦予APP 基本體測指標及評測功能,從而不斷地提高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對經過朋友推薦下載APP后,但不經常應用APP的大學生,可以通過軟件的通知提醒功能或者建立運動打卡小分隊群體,相互提醒,并在群內分享每天的運動情況,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對于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者,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
4.2.3 完善健身類APP的類型
從多種類型的運動項目出發,增加健身類APP 的選擇性,健身類APP的種類主要集中于數據監測、健身塑形、GPS 定位監測、社區社交等,健身APP 的發展應該追尋智能時代的腳步,加入VR 等各種智能元素,豐富各類場景。
4.2.4 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功能升級,提高用戶留存率
改進健身類APP的功能,加入多種監督機制,提升大學生運動積極性;改進數據監測機制,提升大學生運動體驗感;改進單一的盈利模式,營造舒適的用戶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