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用農產品總消費量為2600萬噸左右,外省市供滬量約占全市消費量的80%。上海市主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22個,年批發交易豬肉約43萬噸、蔬菜超過339萬噸。
上海市現有蔬菜專業合作社973戶,地產蔬菜年上市供應244萬噸;規模生豬養殖場120家,域內生豬年出欄40萬頭;水產品養殖基地986個,年供應量6.79萬噸。地產食用農產品領域共有有機產品認證獲證組織240家;有效期內綠色食品企業943家,綠色食品認證率為27%。
2021年上海口岸進口食品1285萬噸,其中,金額排前三位的品類依次是肉與肉制品、乳品、水產品;2021年上海口岸出口食品170萬噸,其中,金額排前三位的品類依次是蔬菜及其制品、調味品(不包含食糖)、水產品。
監督性抽檢是日常監管中的一項重要手段,2021年,上海市共監督抽檢各類食品樣品159687件,其中農業農村部門16831件、市場監管部門119543件、海關部門23313件,合格率為98.7%,問題發現率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快速檢測1271488項次,快速檢測篩檢陽性數為5047項次;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1514974件。
根據食品抽檢結果分析,導致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中微生物占比38.78%,禁用限用獸藥殘留占比21.35%,禁用限用農藥殘留20.93%,重金屬等污染物占比12.11%,品質指標占比2.51%,食品添加劑占比1.98%,非法添加指標占比1.72%,標簽等不合格占比0.26%。
根據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各環節食品不合格情況分析(特殊食品抽檢無不合格情況)如下:
從主要食用農產品抽檢情況看上海市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較高水平,市場銷售的部分食用農產品檢出禁用農藥或限用農藥超標,農獸藥不合格主要涉及流通環節監測的蔬菜和水產品。
從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抽檢情況看上海市食品生產環節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品質指標和食品添加劑等。
從食品流通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一是市售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二是部分食品的食品添加劑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三是部分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屬及相關質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從餐飲服務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一是餐(飲)具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二是色拉、生食動物性水產品的微生物指標不合格,三是水產品及其制品的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
從食品相關產品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的食品相關產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一是安全性指標不合格,如食品接觸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的鉛含量、密胺餐具的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二是使用性能指標不合格,如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的負重性能、一次性紙餐(飲)具的杯身挺度;三是標簽標識不合格,如家用手動食品加工器具、食品接觸用金屬制品等。
從進口食品檢驗檢疫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進口食品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品質不合格,包括腐敗變質等感官不合格、產品超過保質期、品質項目檢測不合格等;二是未獲準入或不能提供境外官方證書或必須的證明材料,隨附單證與貨物的實際情況不一致,存在貨物夾帶等情況;三是實驗室檢出動物疫病、微生物及其他安全項目不合格;四是標簽不合格,如無中文標簽、標簽標注格式及符合性等。
2021年,市場監管12315系統共接到食品類投訴舉報168309件,包括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價格、訂購配送、售后服務等方面問題。其中,“食品安全問題”75789件,來自“12315”市場監管投訴舉報熱線平臺的占64.3%;來自“12345”市民服務熱線轉辦的占35.7%。此外,解答食品類咨詢99035件。《上海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實施效果評估研究結果顯示,該辦法實施后一年(即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相較實施前一年(即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舉報獎勵數量增加8.5倍,發放的獎勵金額增加1.9倍。
2021年上海市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數73人(無死亡),集體性食物中毒報告發生率為0.29例/10萬人,食物中毒發生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起數與2020年持平,人數增加11人。
?從中毒發生時間分析3起食物中毒分別發生于3月、8月及9月。
?從中毒肇事單位分析2起肇事單位為公共餐飲單位,1起為無證加工。
?從中毒致病因素分析1起為沙門氏菌,1起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起為副溶血性弧菌。
?從發生原因分析1起為食品操作環節交叉污染,1起為儲存時間過久且存在食品操作環節交叉污染,1起原因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