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護膚三部曲”的第一步,潔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洗面奶層出不窮,你是不是每次挑選時都會犯選擇困難癥?
洗面奶的作用是清除皮膚上的污垢,使皮膚保持清爽、潔凈的狀態。一般來說,洗面奶是由油相物、水相物、部分游離態的表面活性劑、營養劑等成分構成的乳液狀產品。
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洗臉時油相物可以溶解面部脂垢,水相物則可以溶解臉上水溶性的汗漬污垢。此外,洗面奶中的部分游離態表面活性劑具有潤濕、分散、發泡、去污、乳化等作用,是潔面產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潔面產品包括皂基型和氨基酸型兩大類,從清潔能力上來說,皂基洗面奶一般要強于氨基酸洗面奶。然而,由于年齡、生活環境和肌膚狀況不同,清潔力并非選擇潔面產品的唯一標準,我們需要結合自身的肌膚狀況選擇合適的潔面產品。
在制備皂基洗面奶時,通常會加入脂肪酸(如硬脂酸、棕櫚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和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三乙醇胺),兩者在高溫狀態下會發生皂化反應。配方師會在皂基配方的基礎上添加少量潤膚劑、保濕劑等,從而降低皂基的緊繃感和刺激性,提升皂基潔面產品的使用舒適度。
大多數氨基酸洗面奶使用了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而不是往產品里添加了氨基酸。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的pH值范圍與人體肌膚接近,因此作用溫和、刺激性小,比皂基洗面奶更濕潤,發泡性更佳。
如果在成分表的原料中出現硬脂酸、棕櫚酸、肉豆蔻酸、月桂酸中的一種或幾種,且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種同時出現,那么這款潔面產品基本上可以判斷為皂基洗面奶。如果在上述成分的基礎上還輔有油脂、甘油、丁二醇等保濕劑成分,一般來說,這樣的洗面奶會比單純的皂基洗面奶溫和一些。
如果我們在成分表的原料中看到月桂酰肌氨酸鉀、椰油酰肌氨酸鈉、椰油酰基肌氨酸TEA鹽、椰油酰谷氨酸鉀、椰油酰甘氨酸鉀等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中的一種或幾種,并且排序靠前,那么此潔面產品基本上可以判斷為氨基酸洗面奶。
需要提醒的是,在成分表中看到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并不意味著這款潔面產品就一定是氨基酸洗面奶,畢竟現在市場上有一些產品打著“氨基酸洗面奶”的旗號,實際上僅僅是在配方中添加了很少量的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
皂基洗面奶的最大特點是清潔力度比較強,更容易帶走皮膚上的灰塵和污垢。對于油性膚質或角質層偏厚的人群來說,適當使用皂基洗面奶比較合適,洗完臉后會感覺皮膚較為清爽。
相比之下,氨基酸洗面奶的清潔力度就沒有那么強了,但是它對皮膚的刺激性比較小,不會傷害到角質層,也不太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更適合膚質偏中性和干性的人群使用。
(來源:“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