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彤

小中大學真“證”畢業,先坐機關,后做傳媒,人間冷暖,入眼入心。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裁于長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今年以來,已有數名央企領導干部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審查調查。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和不可替代“穩定器”的央企,它們的黨員領導干部,手握重要資源,一語重過千鈞,自然會成為各方利益團體的“圍獵”對象。顯赫位置對應著天大責任,底線一旦失守,這些黨員領導干部如果在履職用權中肆意妄為、瀆職失責,帶來的將是無法估量甚至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
底線為什么失守?
原因并不復雜。就是理想信念坍塌,敬畏之心匿跡,欲望閘門大開。像其他領域領導干部腐化蛻變從量變到質變的軌跡一樣,落馬的央企干部,無不是迷失于燈紅酒綠,繳械于紙醉金迷,從“初受一針”時的忐忑,到“后索一金”時的坦然,最終,聚粒沙為危塔,人生大廈轟然倒塌。
底線靠什么堅守?
道理也不深奧。就是兩條紅線,一是來自法律的他律,二是來自修身的自律,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他律,自律就少了剛性的約束;沒有自律,他律就少了柔性的助力。
那些賠著笑臉奉上的“心意”,絕非源于你的個人魅力,而是來自你手中的權力。
國企之所以被稱為“共和國長子”,是因為它們具有擔大任、堪大用的天然屬性,央企作為國企中的“主力艦”,其實力與規模、資源與優勢、地位與影響,更是均居頭部,難免被其他性質的企業合作伙伴“圍追堵截”,以期多分一杯羹,所以,在央企的發展進程中,哪一個環節都處處可見資本運作和利來利往的蹤影,哪一個時段都無法回避地存在著“常在河邊走,難免會濕鞋”的風險。但是,存在風險絕非裹足不前的借口,任何一家央企都不能也不可能因噎廢食地因為“瓜田李下”就“丟盔卸甲”,不但不能,還要不斷地開疆拓土,形成完整、完善的產業鏈,確保國計民生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有時候,領導干部的愛好就是別有用心之人突破他們的缺口。央企干部因其站位高、視野寬,更有機會見識各種誘惑,也更有能力滿足各種欲望。堅守一年功,破防一分鐘。央企干部必須明白,吃人嘴短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那些賠著笑臉奉上的“心意”,絕非源于你的個人魅力,而是來自你手中的權力。如果不是這些干部在分配項目、確定中標等方面大行方便、大開綠燈,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利益、漠視百姓安全,那些逐利的商人怎么可能送上顛覆公眾認知的天文數字的真金白銀?危險的是,央企干部的欲望之堤一旦潰決,就會泥沙俱下,再無顧忌;更為可怕的是,當雙方一旦形成“鐵板一塊”的利益共同體,“官”的一方就會想方設法慷國家之慨,飽個人私囊;“商”的一方就會絞盡腦汁鉆法規漏洞,降質量標準,最終,“官商共贏”,國家蒙羞,百姓受損。
央企干部的底線其實并不比其他領域的干部復雜多少,守住它,他律和自律的兩條紅線是永遠管用的高壓線。盤點一個個落馬央企干部的懺悔錄時,不難發現,只有震懾力遠遠大于誘惑力時,央企堤壩的管涌才可能被徹底堵住。這是一場多兵種協同的戰役,既要由上級紀檢監察部門鏟除“一把手”變成“一霸手”的土壤,也要毫無衰減地發揮預算、財務、監理、審計等保障部門的作用,全流程監控項目的每一個環節,全天候追溯項目的每一次審批,確保不留任何權力尋租的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