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學


摘要:資源縣新開發的羅漢果種植區域,目前尚沒有針對該區域種植羅漢果的文獻資料。本文從羅漢果的扦插育苗研究,扦插苗的移植培育,種植畦的整地,苗木移植,種植后的藤蔓管理,人工授粉,無人機病蟲害防治,大棚有機種植模式等方面總結了資源縣羅漢果培育的關鍵技術,為資源縣羅漢果種植提供了技術支持。
關鍵詞:羅漢果;栽培;研究;資源縣
羅漢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系葫蘆科羅漢屬一年生藤本植物[1],以干燥的果實入藥,為藥食兩用植物,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甜料及藥用植物,盛產于廣西永福、臨桂北部地區[3],雌雄不同株,主要功效為主要功效為潤肺清熱、具有利咽開音和通便滑腸[4]。
在國家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的多項政策的推動下,羅漢果的種植面積正在進一步擴大,資源縣近年來也有擴大種植的趨勢。據初步統計,資源縣羅漢果種植面積533.33多hm,資源縣地處桂北高寒山區[5],雖然資源山區57a來冬季氣候變暖趨勢明顯[6],但由于在高海拔的鄉鎮“寒露風”來臨早,對羅漢果的成熟造成很大的影響,如資源縣東南部的海拔450多米的中峰鎮在2021年12月中旬左右已采收完畢,但西南部海拔
680多m的車田苗族鄉等地仍處于豐產后期。目前,尚沒有針對資源縣高寒山區羅漢果種植的研究,筆者結合近年的觀測,對該地區的種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當地羅漢果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 基本情況
觀測基地位于資源縣中峰鎮及車田鄉,該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附近森林覆蓋率高,溪流豐富,土壤濕度較大,成土母巖為花崗巖,質地為沙壤土,A 層厚度在30cm左右,土壤酸度適中(pH 值4.8~6.5),土壤肥沃[7]。中峰鎮的觀測樣地為近年來由紅提改建成的羅漢果地;車田鄉的觀測樣地的前茬作物為番茄,均為在水田里起畦種植的羅漢果種植園。資源縣羅漢果為在4月“谷雨”節氣后,氣溫回暖時進行種植,一般在8月開花,10月開始采摘第一批果,中峰鎮大約在12月采摘完成,但車田鄉等地尾果由于后期氣溫低,成熟慢,最后一批果無法成熟而采摘。因此,羅漢果為無限生長型,提高產量就是要讓羅漢果提前上棚架,提早開花結實。
2 羅漢果的育苗技術
目前,對羅漢果的育苗技術研究較多,如用濃度為40mg/㎏四川國光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根劑進行處理1a生的枝條,生根最高可達90%,并以河沙、木屑、田園土之比為 1:1:2的基質最好[8];有研究認為,在4月份用50mg/㎏吲哚乙酸的生根率最高,達80%[9],也有專門研究扦插基質,在10月至第2年的4月用工廠化育苗基質育成的羅漢果幼苗成活率為 93.3%[10]。這些扦插方法為我們研究當地的育苗方法提供了全借鑒,我們結合當地基質采購難易程度等情況,總結出了一套適資源縣羅漢果栽培的育苗方法。
2.1 試驗設計
采用正交試驗設計的方法進行試驗計[11]。選擇插穗年齡,生根劑濃度、插穗節數、插床基質等4個因素,每個因素選擇2個水平進行試驗,每個處理扦插300株,具體如表1所示。
2.1.1 扦插時間及插穗的選擇
為提高插穗來源,直接為生產用苗服務,我們在11月下旬進行扦插試驗。插穗為在擇當年結果好,病蟲害少,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0.5a的插穗為半木質化的二級枝蔓頂端上剪取,1a插穗為木質化的二級枝蔓中下端剪取。剪好后注意下端整齊,每50條捆成一把,每5把捆成一捆,并及時用濕布包好,防止日曬,影響成活。
2.1.2 生根粉及處理
此次試驗選擇四川國光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根劑。先用少量的水進行溶解,再稀釋到種個試驗濃度后備用。盛放生根劑溶液的容器為塑料盆;浸泡時間為2h,浸泡深度為3~5㎝。
2.1.3 插穗節數
插穗1個節的指的是留上部有葉的1個節上方1~2㎝位置剪下,并依次向上剪取穗條;2個節的為上下部各留有葉的2個節,并在與節1~2㎝位置剪下,下部的葉片剪除。
2.1.4 插床基質
河沙+珍珠巖為取自河邊的細沙與珍珠巖按各50%的比例混合,表層土為取自附近闊葉林下的表層黑土。在扦插前30d用1000倍的石硫合劑淋透,并將大棚關好,過15d后打開兩頭通風,以準備扦插。
2.2 插穗的扦插
在羅漢果插穗扦插苗前,先打開噴灌系統澆透苗畦,然后用稍大于插穗的小木棍按8cm×10cm的株行距在苗畦上打洞,再把插穗插入,插入后順手壓緊插穗與苗畦基質,使其充分接觸,而后澆透水。
2.3 管理
插穗扦插完成后,要做好保溫保濕及病蟲害防治的管理。封閉好大棚,使大棚溫度維持在20℃以上,大棚的空氣濕度在85%左右。當空氣濕度低時,要及時噴霧,但盡量不要把水噴到苗床上,以免苗床水分過多,造成插穗的腐爛。如遇大晴天,要蓋好遮陽網降溫,保持苗床濕潤。
同時,進行合理消毒防病。一般用高錳酸鉀、甲基托布津等農藥交替噴霧,每10~15d進行噴藥,以防止病害的發生。大約35d開始生根,這時要少澆水,以免幼根腐爛。
2.4 生根率的測定
在扦插60d時,測定各處理小區成活率,采用數據處理及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12],具體見表2。
2.5 扦插育苗試驗結果
如表2所示,插穗年齡的F=0.304,P=0.588>0.05,差異不顯著;生根粉濃度的F=203.33,P=0.000<0.05,差異顯著;插穗節數的F=0.56,P=0.816>0.05,差異不顯著;插床基質的F=31.28,P=0.000<0.05,差異顯著。F檢驗結果表明,不同生根劑濃度、不同插床基質對羅漢果生根有顯著影響,不同插穗年齡、不同插穗節數作用不顯著。對不同濃度、不同插床基質成活率的均值做多重比較,以生根劑濃度為50mg/㎏,扦插基質為表層土更好; 對于插穗年齡及插穗的長度無特別要求,因此生產上為插穗條來源更加多,這對扦插育苗是有益的。
3 資源縣羅漢果培育的關鍵技術
資源縣獨特的地理及氣候等條件,決定了在當地小區域的培育與其它地方應不同,經過幾年的觀測研究,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資源縣培育羅漢果的技術。
3.1 扦插苗的移植
研究發現,當插穗60d后,生根基本穩定,這時進行移植,雖然會傷到扦插苗的幼根,但由于刺激作用,移植后小苗側根的萌發是不移植的35%以上。具體做法是,在靠近種植園的地塊準備好中棚育苗基地,要求高1.8~2.0m,寬為2.5m左右,即棚內一個步道,2塊苗床,內還可用小拱棚覆蓋增溫。這種中棚投資少,增溫保溫容易,一個小的中棚,在冬季,蓋好保溫被,用空調也可以加溫。這種育苗方式用電少,也減少了苗木運輸的費用。
移植前將黃心土48%,林地表層土30%、發酵過的羊糞有機肥20%、過磷酸鈣按2%充分拌勻,并用1500倍的多菌靈藥液消毒堆放30d后,用直徑15cm、高20cm的無紡布袋裝好基質,整齊排列在小拱棚內。移植時,盡量不要傷根,也不能窩根。移植后立即澆0.2%復合肥水肥,注意保溫,當溫度低時,覆蓋好保溫被,或用加溫設備,使苗床溫度在20℃以上。
為保證苗木早上棚,提前開花結果,在中棚內將苗培育成粗壯的苗木,高不宜太大,當達到0.5左右時,要控溫,防止陡長。溫度適時,打開大棚兩側,進行煉苗。
3.2 種植畦的整地
資源縣雨水豐富,但降水不均勻,如果在羅漢果后期突降大雨,會引起羅漢果的大量裂果。主要做法是,在整地前施足基肥,做畦時要做高床,種植畦高30㎝以上,表面覆蓋地膜,防止雜草生長。用滴灌進行根外追肥,同時也保證羅漢果根際供水均勻,對防止裂果效果好。
3.3 苗木移植
在資源縣,當“谷雨”以后,氣溫回暖,要及時移植。由于是大苗,移植前在定植穴處插好竹竿,以便在種植時順手將藤蔓引到棚架上。移植完成后,及時澆水肥,以使大杯苗的基質與種植穴充分接觸,同時也促進苗木快速生長。
3.4 種植后的藤蔓管理
種植后及時打尖,一般在60~80㎝時進行打頂處理,讓新長的藤蔓長到棚架上,上到棚架時再次打頂培育3~5條左右的藤蔓,以此方法再培育二級、三級藤蔓,讓其長滿棚架。
3.5 人工授粉
在晴好的天氣,雄花沒有開放的早上8點前收集花粉,8點后用毛筆等刷取雄花花粉,再將其噴灑到雌花柱頭上,在10~11點時,雄花柱頭黏性較大,因此授粉成功率最高[13],產量也更高。
3.6 病蟲害防治
資源縣為新開發的羅漢果種植基地,母株為脫毒苗,羅漢果線蟲病發生較少,主要是斜紋夜蛾及蚜蟲、紅蜘蛛及果實蠅等,在高溫州季節用嘧菌酯、鹽酸嗎啉胍或病毒克等藥物效果好[14]。資源縣為典型的山地,單個田地塊面積小坡度大。試驗發現用無人機可做到快速防治的效果,省工省力,特別是久雨突晴時,大面積的病蟲害防治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如6.67hm山地防治,由于棚架上防治不方便,人工噴霧要3~4d左右,而無人機防治不到1d既可完成。
3.7 大棚有機種植模式
資源縣高寒山區,寒冷天氣來得早。為防止氣溫過低,影響后期果實的成熟,采用大棚種植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實踐發現,雖然大棚種植成本高,但在棚內種植,可大大減少農藥的使用,大果比例增加,裂果比例基本為0,綜合效益比大田種植更高。在大棚中結合防蟲網使用后,蟲害進一步減少。羅漢果為重要的出口物資,資源縣為新開發的羅漢果種植區,病蟲害少,可以根據GB/T 19630-2019 標準附錄A.2,使用有機植物生產中允許使用的植物保護產品的部分微生物農藥[15],進行防治進行羅漢果有機生產。
4 結語
資源縣高寒山區種植羅漢果,主要是要使用設置栽培,提前培育好苗木。同時,將小苗就近培育成大苗后種植,不僅可以節約運輸苗木的成本,還可使苗木提前20~30d開花結果,在一定意義上提前了羅漢果的采摘期。通過滴灌與地膜的配合使用,防止裂果,增加種植者的效益。同時,試驗了大棚有機種植,綜合效益提升,這為當地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的發展培育了新的產業。
參考文獻
[1] 路安民,張志耘.中國羅漢果屬植物[J].廣西植物,1984(1):29-35.
[2] 韋榮昌,李虹,蔣建剛,等.多倍體無籽羅漢果及其親本遺傳背景的ISSR分析[J].園藝學報,2012,39(2):387-394.
[3] 唐慧勤,龍穎,董威,等.產地、生長期、商品規格等不同因素對羅漢果止咳作用的影響[J].中草藥,2015,46(10):3051-305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5] 廖基寧,侯德妹,潘久順,等.桂北高寒山區夏番茄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廣西植保,2008,21(2):24-25.
[6] 郭昌東,黃國靚,所妍楓.近57年資源縣山區冬季氣候變暖特征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9,39(3):39-42.
[7] 陽桂平,張敏,蔣紫艷,等.獨活扦插育苗技術探究[J].南方農業,2021,15(20):181-182.
[8] 陸飛,唐燕梅,韋鵬霄,等.生根劑濃度和基質種類對羅漢果扦插生根及生長的影響[J].南方園藝,2009,20(3):7-9.
[9] 方中斌,黃臺明,韋德斌,等.羅漢果扦插育苗試驗[J].廣西園藝,2006,17(3):24-25.
[10] 唐學軍,蔣玉梅,于琴芝,等.羅漢果扦插苗育苗基質篩選試驗研究[J].南方園藝,2016,27(2):16-19.
[11] 王紹宗,李恩平,梁祖仁,等.《數理統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12] 張力.SPSS19.0在生物統計中的應用[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
[13] 肖石明.永福縣羅漢果優質栽培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2021,15(20):7-8.
[14] 熊經利.淺談永福縣羅漢果扦插苗的繁育及管理技術[J].南方農業,2017,11(33):3-4.
[15] 廷婷,索琳.有機農業生產中微生物農藥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標準化,2022(1):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