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俐
摘要:在202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對于新的歷史時期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批示。各省市相關部門也積極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規劃,不斷的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水平,在鄉村振興的視域下統籌兼顧各種有利資源制定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措施。在本文中將會提出發展農業經濟、提高管理效率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視域;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有效性;農村建設
在農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針對資本要素、法治要素、人口要素、人才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不斷的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提高農業科技以及農業設備的使用效率和推廣水平,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還需要構建人才服務平臺,建立保障體系。政府相關工作人員針對具體的優化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提高經濟管理的效率,在農業振興的視域下不斷的取得新的探索成就
1 農業經濟管理的具體要素
1.1 資本要素
現階段農業資本大多來源于政府,或者是集體經濟性質組織,一部分來自于農村。居民政府部門是投資的主體,在設備保障、技術支持、資金支持方面有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政府的投資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在探索社會資本準入機制方面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出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指出要將更多的社會資本用于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在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前提下推動農業農村的迅速發展。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各級政府應制定更多關于社會資本融入的策略,增強社會資本的信心,使其逐漸的成為農業資本的投資主體,這對于優化資本要素,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而言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2 法治要素
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和農業發展而言,有良好的法治環境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夠讓農業經濟體制順利運行。現階段針對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很多都在逐漸的落實,現階段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規范,形成完善的法治體系。經濟發展和法治治理相輔相成,農業經濟還會受到農村特有環境的影響,如情、理、宗法等等,使得農村的法制工作面臨更多的考驗,在制定優化措施方面需要重視相關研究工作,從而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水平。
1.3 人才要素
決定農業經濟管理效能的最核心因素是人。人才要素是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制定的重中之重。要加強人才儲備和引進工作才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提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需要對于農村的環境,農作物的習性和品質,農業經濟管理原理進行深入的探討,實現農業經濟的科學化管理和專業化指導。部分農村缺乏專業類人才、綜合型管理人才、實干型技能人才,并且經常是招得住人才,但是卻留不住人才,在生活條件、福利待遇、發展前景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1.4 人口要素
人口是農業經濟管理的重中之重,當人口達到適宜的規模的時候會對經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在一定社會時期人口過多會不利于經濟發展,同時使得農業生產的壓力更大。正確的生育觀念和人口發展理念會對于農業經濟管理產生重要影響,部分農村家庭仍然具有維系香火、添丁加口、傳宗接代的觀念。而有的地區農村家庭則生育觀念較為理性,這就使得人口增長速度不同。缺少理性的觀念可能會使農村人口快速增長,但是經濟水平卻很難同步提高。要重視人口的管理和發展,這樣才能為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制定產生推動作用。
2 在鄉村振興事業下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的重要作用
2.1 可以提高現代化經濟體制完善程度
中國的經濟結構處于完善時期和發展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優化工作會對于農業的結構調整產生重要影響,建立現代化經濟體制,并且不斷的進行完善工作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在鄉村振興視野下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工作可以對傳統的分散經營的農業經濟模式進行改造,使其更適應市場變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還能夠規范相應的經濟管理活動,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決策和部署,促進規范化生產模式的形成。對于提高農業經濟生產效率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使得農業經濟可以向著可持續綠色循環高效的方向發展。開展措施優化探索活動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現代化經濟體制。
2.2 可以實現農業經濟轉型提高發展效率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開展的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工作可以推動農業經濟轉型工作順利開展,同時提高發展效率。現階段部分鄉村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所采取的生產方式仍然需要進一步優化,規模偏小,具有重復生產,人力密集等特征,采用較為傳統的作業方式。其農業發展理念來源于傳承的經驗,對于現代農業技術的使用不夠高效,沒有體現出顯著的主體優勢,導致傳統農業經濟發展的原材料利用率以及勞動力的利用率逐漸降低,商品化運營水平不高,資本積累緩慢。這些對于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而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活動可以打破相應的限制,實現農業經濟轉型,提高各生產要素的價值,使得傳統的農業經濟向現代化農業經濟轉變,提高技術手段的利用率,為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3 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活動可以直接使農民獲益
在鄉村振興的視域下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就需要讓農民不斷的提高收益水平。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活動最直接的成果就是讓農民在短期內可以提高收入水平,掌握更多的技術手段和更加先進的管理理念,從而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在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時,會采取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使得農作物的產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成本進一步降低。在組建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集體所有制農資公司以及鄉鎮村級企業的過程中都會讓農民直接獲益。
3 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措施
3.1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福利待遇,降低優秀人才流失率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要想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效率,使得更多先進的管理措施得到實踐,就需要一支優秀的農業經濟管理隊伍。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要做好人才的引進工作以及相應的后勤保障工作,力爭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可以實現人生價值,同時可以看到自身的發展前景。對于難引、難留、難用等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對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現代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行政管理、無人機應用與管理等方向的人才要做到大力引進,在薪酬標準確定,福利待遇保障等方面要給予優先照顧。為了更好的讓現代人才服務于鄉村振興工作,服務于農業經濟管理活動,可以考慮構建相應的信息交流平臺,為人才引進活動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和綜合保障。可以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成立人力信息交流平臺,并且招募社會力量進行平臺的維修和運行,對于本地區的人才現狀要進行更加及時的反饋,從而做到人才的快速引進和高質量管理,以及精確化運用,提高人力資源共享水平。各平臺可以和網絡運營平臺相接軌,可以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開展人才招聘以及引進活動,利用好信息交流的平臺來建立并完善鄉村人力資源庫,形成更加高效的人力資源儲備機制,相信可以為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3.2 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提高農業經濟服務水平
現階段所開展的農業經濟管理活動要服務于農業發展,服務于農村建設,服務于農民致富工作。全面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才能夠實現相應的規劃,使得農業工作任務得到迅速落實。因此,應當建立并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索活動。首先要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導入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提高互聯網技術、即時通訊技術的運用效率,使得農業經濟管理可以做到提速提效,形成網絡化運營模式、智能化操作模式。還要提高信息檔案管理的效率,建立信息檔案資源庫。還能夠借助大數據技術來進行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為農業經濟管理政策的制定以及措施的優化提供更多的實際支撐。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推算農業生產發展的基本情況,通過設置參數、導入內容來進行更加準確的演算活動,推算出農業生產的階段特點以及具體內容,對于農產品過剩,信息溝通不及時,價格過高或過低等問題進行及時的應對。還需要提高加工管理水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效率,在新型農產品的開發和市場推廣服務模式改造方面要進行積極努力,引進更加先進的農產品加工技術,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可以開啟互聯網加農產品營銷的新模式探索工作。政府對于網絡直播、直播帶貨、特色旅游等活動要進行高效結合,要力爭實現農產品的深加工、細加工、精加工,建立更加完善的農產品營銷渠道,對于線上線下兩條路線進行統籌規劃。最后要提高經營管理的水平,這樣才能挖掘出更多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降低原材料浪費、成本支出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問題。為產品安全、產業鏈順延、品牌塑造等活動提供支撐,總之要建立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機制,提高管理經營的效率,才能夠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提高服務三農的水準。
3.3 注重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發揮信息技術優勢作用
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探索的過程中要合理的運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和設備,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構建更加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系統,對于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加工信息的導入利用和發布等工作要做到深入高效,達到統一化管理的目標,構建農業經濟管理數據庫,制定出統一的管理標準和實施準則,對于互聯網加農業等全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以及現代管理模式要進行推廣和延伸,為農產品的市場推廣和生產活動奠定基礎,實現更多農業經濟產業鏈的完善和延伸,形成諸多網絡化運行通道,全面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效率,為農業的精細化發展提供支撐,探索全新的發展模式。在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對于村級報賬員報賬、村委會會計記賬、經管站審計、縣農經監管檢查等四層級工作要做到統籌規劃,達到4位一體的目標,建立4位一體管理體系,并且確保信息電子錄入準確、詳實可查。還需要強化民主監督責任追究。可以建立農村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加強對于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開展相應的市場調研活動,以及農村農業發展狀況調研活動,將相應的信息整理成電子信息,及時的上傳到系統中,便于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的制定和農業發展決策部署。政府相關部門要利用強大的網絡平臺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活動,以及農業經濟管理理念宣傳活動,從而達到下鄉村,走基層,深入千家萬戶開展宣傳活動的目標,而這都需要全面的提高信息化水平,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宣傳水平。總之,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運營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制定更加完備的管理措施。
3.4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
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這樣才能夠帶動就業,提高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經濟的管理水平。近年來政府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業農村建設工作,依托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來進行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和再建設,近年來開展了農田基礎設施強化工作、農村道路改造工作、力爭提高農村的基建水平。對于農機道路網的建設,配變電配套設施建設,天然氣供給建設,農村供水體系建設,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建設工作尤為關注,這樣可以提高農業發展的效率,提供基礎保障,確保廣大農民可以實現六不愁一保障。同時還可以讓引進的先進的農業設備發揮最大的作用,對于現有的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優化,解放生產力,提高農業發展效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一系列農業經濟管理細則,可以積極落實。對于這些活動要進行深入的監督和落實,確保相關資金的使用更加的高效,為農村建設,農業發展,以及農業經濟管理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要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發揮地域優勢,不斷的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效率。
3.5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團隊建設,服務于農業經濟管理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讓更多的優化措施得以落實,需要建設一支高質量的農業經濟管理團隊。這一團隊需要有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社會企業家、三農問題研究者、農民代表。可以對于現有的農業經濟管理措施進行全面系統的論證,對于現有的農業政策、農村發展規劃可以進行探討,從鄉村振興的視野下來開展相應的理論研究活動。在加強團隊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提高團隊成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樹立現代化的農業經濟管理意識,掌握更加先進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確保農業經濟管理措施有效落實。可以定期開展理論培訓活動,組織團隊成員進行培訓和交流,為了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可以考慮建立獎懲機制,形成完善的人才晉升體系,為管理人才實踐性人才提供上升的空間,進而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團隊運行的效率,對于以往農業經濟管理活動不科學、不規范、一刀切等問題進行更好的應對,充分的發揮農業經濟管理的效率,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村建設。
4 結語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開展的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優化工作取得了積極突破,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新要求、新理念、新渠道進行了重點研究,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創新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機制,加強人才引進,團隊建設的力度,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使得鄉村振興戰略可以逐漸的得到落實,使得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執行工作可以更加的高效。在對于農業經濟管理4要素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探索新的優化措施,促進農業經濟的新發展,進而促進鄉村振興活動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 聶維.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突破[J].南方農業,2021,15(23):168-169.
[2] 馬艷.鄉村振興視域下優化農業經濟管理策略探討[J].山西農經,2021(10):69-70.
[3] 梁昀.探析鄉村振興視域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現代商業,2021(10):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