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柏仁

由于我所居住的小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月30日,小區開始實行“2+12”封閉管理。當日,我向居委會申請,成為一名社區抗疫志愿者。作為一名黨員和市人大機關工作人員,我決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協助社區落實群防群治措施,助力基層構筑起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的防疫屏障。
榜樣就是星光
向居委會報到后,居委會同志作了簡單登記。居民區書記殷梅華正在辦公室里忙碌,盡管布置工作堅定果斷、處理工作思路清晰,但她紅腫的眼睛“出賣”了她——她已經連續兩夜沒有合眼。
居委會的另一位女同志也是連日無休,脫掉防護服,還來不及看清她的面容,先是被她額頭上那口罩和頭套勒出的深深印跡所震撼。她是一個性格開朗外向的人,喜歡跟大家開玩笑,我們都感覺得到,她這么做是為了緩解新來志愿者的緊張和壓力。
志愿者全部到位后,殷書記向大家介紹了小區情況,并分配工作任務。我們小區共有住戶395戶,居民800多人,小區規模雖不大,但志愿者也不多——居委會同志、物業、保安,加自愿報名參與的小區居民——只有20多人。總體來看,居民志愿者的年齡都相對偏大,且專業能力不足,要完成如此艱巨的抗疫任務,面臨的挑戰很大。
平凡彰顯本色
目前小區的幾項工作是:重點做好被封樓棟的后勤服務保障;做好其他樓棟居民信息確認和排摸;做好小區各樓道口的消殺;核酸檢測時協助做好引導服務;做好小區日常快遞外賣、蔬菜食品的看護領取,以及垃圾分類處理,維護好小區秩序。考慮到被封樓棟的感染風險較大,加上居委會對居民信息比較熟悉,居委會工作人員自告奮勇承擔下了被封樓棟的后勤保障工作,剩余的任務交給志愿者們來完成。
當天沒有核酸檢測任務,我們就先對小區樓道口、電梯間、垃圾房和快遞外賣等重點部位、物品進行消殺。午飯前,我們通知居民分批下樓領取快遞外賣,然而這項工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很多居民訂的是果蔬、食品,甚至還有果汁、咖啡,為避免出現變質、丟失等問題,我們一直堅守到最后一批物品分發到位才開始吃午飯。
不過,這只是開始,下一項工作才是對所有志愿者耐心和毅力的真正考驗。
共克時艱前行
由于小區有確診病例,我們被要求進入所有樓棟前都要按照防疫要求穿好防護服。經過志愿者們互幫互助,我們成功地用“六件套”(面罩、口罩、頭套、手套、鞋套、防護服)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了起來,成了傳說中的“大白”。開始工作前,我們統一了工作流程:叫門敲門——亮明身份——通報小區最新疫情——核查居住人員人數、姓名、身份和聯系方式等信息,同時協助保存好核酸檢測登記碼。為方便聯系,志愿者們還分別建立了樓道微信群,逐戶征求檢測居民的特殊需求,例如重疾購藥需求、孩子因網課調整核酸檢測時間等。雖然多數居民都能積極配合抗疫,但有個別居民在小區封控后有消極抵觸情緒,我們就多做安撫解釋工作,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困難。從下午14:00到晚上22:00,整整8個小時,我聽到大家說得最多、最暖心的一句話就是:“志愿者同志,你們辛苦了,我們也會自覺守規矩,大家一起加油。”這句話,成了反復觸動我們淚點的最美音符。從居民遲疑地開門到欣慰地關門說再見,生動詮釋了什么叫互相信任,什么叫守望相助,什么叫凝心聚力,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所有人在中央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等到所有樓棟排查完畢,已是深夜。和往常相比,小區少了幾分喧鬧,多了幾分靜謐。看著星星點點的燈光,雖有幾分疲憊,但更多的是洋溢全身的溫暖和滿足。夜晚的風輕輕吹動樹葉,尚有一絲絲涼意,但是畢竟,春天已經到來。
(作者單位: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