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迪鋒

3月下旬以來,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根據市級機關工委和機關黨委的要求,我立即到所在小區居委會報到,認真落實“雙報到” “雙報告”制度,就近就地參與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亮明身份,領受任務
3月29日上午,居民區書記召集部分在職黨員開會,通報小區疫情防控情況,明確每位黨員的工作任務和工作片區。黨員志愿者被分到三個大組:核酸檢測組、快遞派送組和勸導組。我所在的勸導組的工作時間為每天7:00至21:00,共排7班、每班2小時。當日下午我就進入角色,在小區內勸導大家“足不出戶”,并幫助居民解決物品交接、緊急快遞派送,以及小區“團菜”派送等應急任務。不知不覺中2小時已過去,我共勸導了11位居民,絕大多數居民都能理解配合;我還積極協調解決了食品、蔬菜短缺及物品傳遞等需求??纯词謾C共走了近1萬步,雖然有些疲憊,但感覺收獲滿滿。
沖在一線,干在實處
隨著封控時間的延長,不少小區居民開始擔心家中的食物儲備,不安和質疑的情緒開始在居民間蔓延。
關鍵時刻,黨員志愿者積極行動了起來,164位黨員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語分析了居民的需求。大家一致認為,眼下的關鍵是解決好后勤供應保障難題。為此,我們分別建立了蔬菜、水果、食品、日用品、藥物等團購群,群里的黨員運用自身人脈和資源積極對接相關企業,緊急團購了一批蔬菜、食品等,幫助居民解決了燃眉之急。
面對小區內的苦活、累活、臟活,黨員志愿者始終沖在一線、干在實處。4月6日下午,我參加了大米和食用油的分發工作,推著小推車挨家挨戶送米送油,歷時3個小時,終于送完最后一戶,衣服早已濕透。4月14日,我第一回當“大白”,協助核酸檢測工作,5個多小時下來,深深體會到醫護人員的不易。
我的體會和思考
十幾天的志愿者活動,讓我得以近距離貼近居民的實際訴求,對疫情防控工作也有一些思考和體會。
一是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核心作用。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不好,核心是居委班子如何發揮好黨員的作用。退休黨員熟悉小區情況,工作經驗豐富;在職黨員多為業務骨干,工作有激情,將兩者有效結合,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二是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有效發揮購物、外賣平臺作用。小區封控后,居民的生活物資主要依靠平臺派送,但大部分居民都反映網上搶菜難,核心還是供給不足。如何發展、規范好平臺經濟,這一問題擺在了城市管理者的面前。
三是要發揮好國有商業企業穩價保供的主渠道作用。小區附近有一家超市,黨員志愿者與之對接后,超市緊急提供了相當一部分應急物資且保質穩價。對此,不少居民在微信群內感嘆,今后要把超市作為日常購物的首選地。
四是要善待快遞外賣小哥,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全市封控期間,快遞外賣小哥承擔了市民緊急所需的生活物資派送任務,可以說他們已成為城市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要善待他們,讓他們安心在這個城市里工作和生活。
五是要關心關愛獨居老人的生活。小區封控后,獨居老人一般難以獲得其子女的及時照護,這時居委就要擔當起責任。后疫情時代如何有效幫扶獨居老人仍需要進一步思考。
六是要積極探索社區有效治理工作機制。這段時間我也會碰到各種料想不到的事,深深體會到居委會和社區工作者的不易。面對當前社區治理工作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如何完善好法規和小區市民公約、加強市民普法宣傳,形成一套有效的社區治理工作機制,還需要各方面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