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蘭
疫情期間,我一方面作為上海市在冊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的志愿服務、對口支援獨居老人,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人員的專業優勢,積極獻計獻策,履行人大代表與非駐會委員的職責。
3月下旬疫情暴發之初,我建議做好獨居老人生活照料;確保外來流動人口應檢盡檢,設立聯系通道、給予妥善安排;規范使用和科學培訓志愿者、建立公共衛生志愿者庫;加強對已接種三針疫苗陽性病例的關鍵數據收集。4月初抗疫進入白熱化階段,我建議實行供應配給,打通國內其他省市向上海輸送物資的運輸通道;物資調配全市一盤棋,釋放一批城市供應保障隊伍,維持封控時期城市的基本運轉。4月中旬抗疫進入攻堅階段,我建議加快完善保供電商和保供單位白名單,給予特別通行便利;對保供人員進行高強度檢測,完善保供人員流調;每日發布“疫情告居民書”,確保社區信息透明;細化優化“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的標準和管理方案,對疫情返潮做好封控調整預案;分批恢復、逐步開放重要物流樞紐,提出服務于生產保供“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管理的“由小及大”放開原則;組織開展制造企業摸排,制定生產保供白名單。4月下旬抗疫總攻階段,完善包含所有戰略性產業在內的重點企業白名單,補充支撐性機構名單和長三角重點企業名單;明確政府在生產保供中的兜底責任,對疫情后的人才、人員、企業流失做好應對;為特殊人群設立隔離專區,打通特殊通道、配備特殊力量,避免不正當工作方式導致輿情發酵……
一個月來我共計提出了16條建議,均得到高效采辦;其中,《關于對特殊人群實行特殊隔離與轉運安排的建議》獲得了81位市人大代表的附議,實現當日交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