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斌雄
木雕是一種民間的傳統技藝,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木雕工藝也出現了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與形式,同時也得到了傳承與創新。在每一件木雕作品中,人們可以發現其中蘊藏的由材質、工藝技法展現出的立體之美和手工之巧,以及獨特的歷史人文價值。現如今,木雕在中國工藝美術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雕刻工藝和技法獨樹一幟。作為新一代的木雕手工藝人,既要掌握傳統木雕技藝,又要具備創意設計思維和能力,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運用超前的審美創作出更受年輕群體歡迎的木雕,從而使木雕工藝形式逐漸多樣化,滿足不同群體對木雕藝術的需求。
1.圓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多角度、多方位進行立體雕刻的技法。對于利用圓雕技法雕刻的作品,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作品的各個側面。圓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具體的也有抽象的,有寫實性的也有裝飾性的;題材也是豐富多樣,有人物、動物等,生動形象、逼真傳神。例如,筆者的木雕作品《太子佛》創作中就采用了圓雕技法,并充分運用現代美學,使作品展現出現代審美韻味,也使佛造型創作表現出多元化趨勢。
2.浮雕
浮雕是在一塊平木板上將創作者所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其是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在使用浮雕技法時,通常會選擇有一定厚度的木材進行雕刻加工。在雕刻的過程中,創作者首先要設計底板,然后在此基礎上雕刻,使其呈現出凹凸起伏之狀。運用浮雕技法創作的作品,一般只從正面這一角度進行觀賞。
3.透雕
透雕是浮雕的延伸,在浮雕基礎上鏤去局部或全部的底板料,使作品只呈現出凸出的物象部分,形成虛實對比,有種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人們常用“鬼斧神工”“巧奪天工”來贊美。透雕具有一定的層次感與穿透性,極富觀賞性,在古建筑中比較常見。
4.沉雕
沉雕最早用于印章的文字雕刻。在使用這一技法時,要在處理好的板材上刻上陰線,并在平面以下完成對木材的雕刻加工。
5.貼雕
貼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進行完善改進而產生的一種雕刻技法。在使用貼雕技法雕刻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木材色差獲得更好的貼雕藝術效果,并且不用花費較多的時間,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
木雕創作的原材料為木材,而不同木材在粗細、軟硬方面都存在差異性,創作者需要根據木材的特性選擇適合的材料,這直接關系著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基于此,創作者在選材前,首先要明確創作目標與需求。一般來說,硬木和軟木都有其特定的優勢,但二者之間的優劣也比較明顯,所以選材的難度并不大。硬木主要包括花梨木、黃楊木等,這些品類的木材具有明亮的色澤、清晰的紋路、堅韌的木質等優點,是上等材料。不過,它們的缺點也比較明顯, 創作者在選用這類木材雕刻時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完成作品的創作。軟木主要包括松木、樟木、椴木等,這類木材的木質比較疏松,適合用于雕刻一些比較簡單的作品。軟木的缺點也比較明顯,由于其色澤不鮮明,所以要在后期做著色處理。另外,創作者在制作抒情性較強的作品時,可以選擇一些紋理清晰且豐富的木材,從而呈現出動態、流暢的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創作者在使用這類木材創作的過程中,要以高度概括為主,不能設計過于復雜的形象,否則會破壞木材的紋理,影響表現效果。總而言之,創作者要對不同木材的優缺點有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結合實際的創作需求選出合適的原材料。
通常情況下,傳統木雕的創作分五步。第一步,創作者要確定創作目標,設計創意稿,并利用墨線在原材料上勾勒出大概的形象。第二步,通過鑿粗坯和鑿細坯,將作品的線條和體積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粗坯要比例恰當、協調統一、層次分明,這樣作品的整體感才較強,重心才較穩。第三步,創作者要用合適的技法對作品進行精雕細刻,讓作品更加精致。第四步,利用砂紙打磨木雕,注意要按照木纖維方向進行這一動作。第五步,用顏料為木雕著色,使作品更具美感。
傳統木雕制作使用的刀具主要有平刀、圓刀、斜刀、中鋼刀等,還有一些輔助工具,如斧子、敲錘等。創作者運用平刀鏟平原材料表面的凹凸,運用圓刀處理小的細節或大的起伏,運用斜刀雕刻作品的關節處與狹縫處,運用中鋼刀處理毛發、條紋等細節。
木雕工藝不僅是我國民間工藝的組成部分之一,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從作品題材這一角度來看,不同的題材體現出的文化內涵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常見的主要有以下三種。
1.吉祥圖案
這一類題材的木雕作品寄托著創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富有獨特的文化意蘊和民俗風情。例如,創作者通過雕刻喜鵲表達吉祥如意,通過雕刻牡丹表達榮華富貴,通過雕刻鴛鴦表達恩愛幸福等。這些圖案不僅承載著人們的美好愿望,還真切地反映出了當地的民俗文化。
2.山水花鳥
在這一類題材的木雕作品中,蘊含著創作者的深厚情感。例如創作者通過雕刻山水風景呈現大好河山,抒發自己的愛國之情;通過雕刻花鳥魚蟲表達自己悠閑愜意、怡然自得的心情。例如,筆者的木雕作品《松泉雅集》(如圖1)利用沉香木雕刻,將中國山水畫和田園詩相結合,通過凹凸不平的塊面、起伏的輪廓線、自然形成的紋理來呈現,與中國山水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圖1 《松泉雅集》 范斌雄/作
3.神話故事與民風民俗
在這一類題材的木雕作品中,展現了人們的精神需求。例如,《凈觀音瓶》的創作者借助作品展現了對善良的追求,《五子登科》的創作者借助作品展現了學子對學業的追求。
木雕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二是作品所具有的價值。人們在欣賞木雕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能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文化等,還能與創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木雕作品無論是作為觀賞物還是其所具有的文化等,都值得被收藏。不僅如此,部分木雕作品還能用于實際生活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增加人們的生活情趣。
綜上所述,傳統木雕工藝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需要新時代的木雕創作者對其進行傳承與創新,既要延續前人技法,又要賦予傳統木雕新的活力,從而促進木雕藝術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