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杰 王長華
【摘要】 通過對流行語“凡爾賽”一詞本義和當下流行意義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其語義產生改變,因此,對“凡爾賽”一詞的語義及語用進行研究。“凡爾賽”原本指的是位于法國巴黎西南部的凡爾賽宮,最終流行語“凡爾賽”完成了從最初的專有名詞轉變為一種表情緒類的詞,由具象性的詞語變成抽象性的詞語。站在語言學的角度深入探究發現“凡爾賽”一詞成為流行語的原因包括語言的經濟原則,以及表達者的獵奇心理。
【關鍵詞】 網絡流行語;凡爾賽;語義;語用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7-010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7.034
2020年語言文字規范刊物《咬文嚼字》發布了“2020年十大流行語”。作為17世紀就有的詞語,“凡爾賽”一詞榜上有名。流行詞能夠反映當下的社會熱點以及時尚前沿新動向,是新詞最活躍的成員,也是新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李昌文認為,流行詞宛如社會的一根神經,反映了一個語言社團在一個時期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它觸及社會的熱點,抓住時尚的前沿,體現人們的價值取向。[1]
一、凡爾賽的來源
“凡爾賽”位于法國,是巴黎的衛星城以及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省會,境內有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凡爾賽宮。“凡爾賽宮”作為法國宮廷長達107年,成了凡爾賽的一張名片,所以,后世常常用“凡爾賽”來代指“凡爾賽宮”。“凡爾賽”原本由法語Versailles音譯成中文,作為一座藝術城市,這個詞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在與旅游相關的話題中。現如今“凡爾賽”以一種新身份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并且產生了新的語義,甚至一躍成為2020年度流行語。在《漢英建筑工程詞典》(第二版)中對“凡爾賽宮”一詞進行收錄:建于公元1661至1756年,全長達四分之一英里,內部裝修典雅華美,為歐洲最豪華的宮殿之一。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在其作品《凡爾賽玫瑰》中描繪了路易十六的妻子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奢靡生活。博主“小奶球”由此創造出“凡爾賽文學”一詞,專門用此來諷刺熱衷于用自我貶低的方式來低調炫耀的群體,“凡爾賽文學”也迅速占據熱搜。微博博主“蒙淇淇77”在主頁發表大量看似謙虛實則炫耀自身物質財富的“凡爾賽”語言,在網絡上掀起一股熱浪。豆瓣也因此創建“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將本詞推向大眾眼前。甚至,該詞還在多國的文化交流過程中傳播到海外,被韓國最大網絡搜索引擎NAVER的線上開放詞典收錄,韓國網友為該詞做出以下釋義:1.?? ??? ????? ?? ?.(裝作不是并進行自我炫耀)2.???.(Flex.該詞本為英語詞匯,意為彎曲、活動,后由于該詞多在嘻哈或說唱中被使用,從而被說唱文化賦予了“炫耀”的新義,成為韓國語新造詞)3.?? ???? / ?? ?? ?.(隱隱地自我炫耀)如今,“凡爾賽”的意思是生活得高貴、奢華,且想通過一些反向的表述,來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優越生活的人。通過分析“凡爾賽”的語義以及語用,能夠聚焦中國網民的熱點,進而總結這些熱點所反映的網民的興趣喜好。
二、“凡爾賽”的語義結構分析
阿黛爾·葛德伯格以為,當語言表達形成構式時,一般表明這種語言表達能夠在形式和意義上配對,同時其意義超越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組合。[2]
以2020年為時間界限對“凡爾賽”一詞進行義素分析:
2020年之前:[+17世紀][+歐洲][+奢華][+有錢人][+宮殿]
2020年以后:[-17世紀][-歐洲][+奢華][+有錢人][+炫富][-宮殿]
(一)“凡爾賽”語義的轉變
通過對2020年前后的意義進行義素分析得知,“凡爾賽”一詞由表示“實體”的義項轉移到“虛擬”的義項上,指稱義素由此脫落,不僅如此2020年以后的“凡爾賽”一詞還新增一個義素[+炫耀],同時保留了相同的義素,即[+奢華]、[+有錢人]。凡爾賽宮在17世紀時期是國王為避亂世在巴黎西南郊區修的一座極具奢華的宮殿,并邀請富有的貴族居住,但是整個王宮500多個房間卻沒有一處廁所或者盥洗設備,貴族們洗漱、排泄都得起身出宮。在某種意義來說,“凡爾賽”也是華而不實的代名詞。2020年以后的“凡爾賽”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原來的意義,然而,此時的“凡爾賽”已經不僅僅指稱實體建筑,還能代表一種反向的話語模式。這種指稱對象的轉換,及對其原有意義的提取概括,可以視作“凡爾賽”一詞的語義轉化。
(二)語法語義分析
根據分析,“凡爾賽”一詞在句中能作多種成分。
1.作主語。例如:
①“凡爾賽”是什么梗。(新浪微博)
②國家級別的凡爾賽,舒爽程度拉滿。(搜狐網)
2.作謂語。例如:
③今天你凡爾賽了嗎?(新浪微博)
3.作賓語。例如:
④國寶是貓!論凡爾賽,我只服這個國家。(新周刊)
4.作定語。例如:
⑤凡爾賽文學是什么意思?
⑥學生高考發揮失常,“哭啼啼”地去清華,媽媽凡爾賽發言火了。(網易新聞)
5.作狀語。例如:
⑦凡爾賽,我只服奧運冠軍。(新浪微博)
語料證明,作主語和謂語是“凡爾賽”的主要語法特色,相比較而言,作賓語比較少。關于“凡爾賽”的語法分布,主要談談其語義表現。“凡爾賽”作為一個流行詞能在互聯網中頻繁使用,在語義層面上有適合其特點的地方。
1.原始義。自凡爾賽宮建立起,人們常用“凡爾賽”作為“凡爾賽宮”的簡稱。這也是“凡爾賽”在使用中大家最為熟悉的意義。例如:
⑧菜鳥聯合速賣通正式啟用在法國巴黎部署的自建自提柜,自建自提柜將主要設置在巴黎的核心商業區和核心景區,如凡爾賽宮和蒙帕納斯大廈附近。(新浪微博)
在⑧中“凡爾賽”使用的是就是其原始義,指的是位于法國的一座宮殿,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自從其由法語音譯Versaliies并使用固定漢字來表達之后,其便進入現代漢語常用詞詞匯系統當中作為一個同旅游、地理等相關的名詞出現在報紙、雜志、網絡自媒體及日常對話當中,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匯。
2.色彩義。由于情感的變化,同樣的詞在不同語境中使用時會有傾向不同的情感表達,因此也會產生多樣的交際效果。可以發現,除了上述主要義素,“凡爾賽”還具有[+抽象性、+新奇性、+不屑、+崇拜]等附加義素,這是詞典都沒有涉及的。當然,語境和語義的關系猶如一張白紙的正反面不可分割,明確語境,再將“新詞”置于其中,避免產生歧義,如:
⑨你好凡爾賽。這句話經常會出現在充滿炫耀的語境中,在博主“蒙淇淇77”的一些較早的微博中發現,當博主發一些炫耀自己物質財富的微博時,有網友在這條微博下面評論“你好凡爾賽”并且加上一些帶有消極情緒的表情。在這樣的語境下,“凡爾賽”一詞附帶說話者對炫耀者的不屑情緒。
⑩王驍太凡爾賽了!這句話是由一檔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2》而引出的熱門話題,主人公王驍畢業于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取得了碩士學位,他在向各位面試官作自我介紹的時候,用一種謙虛、低調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面試官以及后臺的評論員露出驚訝的表情,并且對王驍這種謙遜、內斂的性格大加贊賞。由此“王驍太凡爾賽了!”這個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在這個語境中,“凡爾賽”則是說話者對聽話者表達崇拜的一種方式。
通過給出恰當的語境,可以體會出“凡爾賽”在該語境中被賦予的色彩義。所以,“凡爾賽”有褒義和貶義兩種感情色彩,再加上本身的中性色彩義,使用者能夠通過“凡爾賽”在不同場合表達不同的情緒。值得深究的是,如果使用者對網絡詞匯新義項陌生,就無法準確得知詞語的新內涵,而一旦被社會約定俗成,使用者也能接受并理解這個義項。
三、“凡爾賽”的語用分析
從上述分析可知,“凡爾賽”有多種詞性。首先它作為專有名詞,可以作主語、賓語。人們可以從“凡爾賽”的橫向的語義結構中延伸出“奢華”義,由此也可以隱喻人的生活方式。作為人類基本認知方式之一,隱喻強調概念之間的相似性,用實體比喻抽象的概念,因此網絡流行詞的語義與其本義也存在某種關聯。[3]“凡爾賽”本來指的是位于法國的奢華宮殿,在當今的網絡上則可以表示對奢華生活的低調的炫耀。雖然兩者在詞性上有差異,但是他們的相似點都是“奢華”。以“凡爾賽”來比喻低調地炫耀奢華的生活方式,雖然這種修辭認知與其本身的語義規定有一定的偏差,但在實際的認知活動中“人們會經常修辭化地置換概念本身,而且概念的延伸和展開也時常伴隨著修辭化的置換,在這個過程中概念化的定義不時地向修辭化轉換”。[4]“凡爾賽”的新義是在其原義上發展而來的,大眾網友極易產生聯想,容易產生具象性轉為抽象性的情緒。所以無論其是什么詞性,總是能夠表達出使用者的多樣感情色彩,在感情色彩的加持下,這個詞更容易在全網絡掀起一股熱潮,而且感情色彩能夠更加直接展現眾多網民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的情緒反應。
(一)“凡爾賽”的流行原因
“一個詞語流行起來必定有其原因,流行詞不僅能夠對社會熱點保持高度地敏感,而且時尚、新奇、別具一格,流行詞的造詞機制朝著多元化趨勢發展”。[5]“凡爾賽”在2020年風靡網絡,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新奇性”,更重要的是它能滿足網民的感情表達需求。這也體現了網友的一種獵奇的心理。
第一,“凡爾賽”所體現的經濟性,人們在進行交流時,盡可能使用更少的詞匯做最精簡的表達,同時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夠引起共鳴,在這種因素的驅使下,人們開始選擇更加普及化的語言進行表述。“凡爾賽”就是這種語言環境下的產物。這也顯現出了使用者的詼諧有趣,從而受到追捧。
第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當中, 年輕人作為網上沖浪的主要人群,他們樂于將壓力發泄在互聯網上,由“凡爾賽”體就形成了一種“凡爾賽文學”。在不同的語境當中,“凡爾賽”所代表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差異。在⑨中,這句話所出現的語境是對方在進行低調的炫耀后,接收方所表現出的一種不屑的情緒。但是這種不滿的情緒通過“凡爾賽”可以很好地隱藏起來,同時通過這個詞來表達自己的不贊同,又不至于失了風度。而在例⑩中,則是在對方將自己學歷一種低調的方式展示出來,而接收方則表現出一種“崇拜”的情緒。它本身也可以看作是對理想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對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激勵,在看到別人擁有美好生活品質的同時,通過網絡新詞“凡爾賽”來粉碎自卑以及展望未來。
第三、使用者在使用這種語體時,可以讓交流雙方產生共情。共情是指雙方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換位思考、相互體諒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的一種方式。[6]互聯網這種媒介以現實社會關系為基礎而存在,網友則是以生活中的事件為題材,讓“凡爾賽”在不同語境中表示不同情緒。而與之交流的人可以通過對“凡爾賽”一詞所出的語境,以及說話人的語氣達到對對方心理狀態的正確把握并做出精確的應對,這就是他的獨特的共情價值。凡是能在語言中存在和穩定的形式,都是因為它具有特定的不可取代的語用價值。[7]
(二)“凡爾賽”所反映的網民的感情變化趨勢
由于“凡爾賽”具有獨特的語用價值,因此能夠在網絡上紅極一時,這其中反映了網民感情傾向變化。通過對含有褒貶雙重語義的“凡爾賽”例子的分析可以發現中國網民在情感發生了巨大改變。首先,網絡曾經是人們發泄怨氣的場所,現在網民們能夠逐漸在網絡上控制住自己的心理情愫;其次,人們對互聯網上的其他網友偏激言論變得更寬容;再次,一些網民的行為和語言逐漸趨于幼齡化。[8]
第一,現實社會中給予當代年輕人許多壓力和不公平,許多人選擇在網絡上尋找一種途徑來平衡這種狀態。正是因為網絡的包容性,人們熱衷于在此作為情感的宣泄口。在網絡發展的初期,這種情緒會被擴大,造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輿論,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以一種更加公平的眼光去看待這種現象。本文所出現的例子當中,其實很大程度上屬于玩笑成分。不會給形容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從某些程度上看也反映了網友逐漸平穩的心態。
第二,出于保護自己的目的,有些網友會給自己“標簽”,并以此得到別人的認同。甚至這些人認為用這種反語似的“標簽”能夠幫助他人轉移對自己做出失禮的表現所產生的厭惡感和仇恨感,并用此辦法為自己開脫。
第三,“凡爾賽”一詞作為外來詞,在造詞結構上與傳統詞就有很大的區別,本身它就保持著一種“新奇性”。這正是發展飛速的互聯網世界所需要的“新鮮”氣息,語言特色比較鮮明有助于情緒的抒發。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社會和網友們正在向著平和、包容、充滿正能量的趨勢演變。
“年度流行詞語是一幅展現社會動態變化的歷史畫卷,以其獨特的角度表達人們的價值觀、文化觀,也反射出社會和時代的變化特征”,而且還反映出社會的文化心態。[9]新時期中國掀起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潮流,這給“凡爾賽”這一類舊詞新用現象提供了河床。回顧過去幾年的流行詞語,舊詞新義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例如“錦鯉”“白骨精”等等。這種方式獨辟蹊徑,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凡爾賽”一詞從一個專有名詞演變成如今表情緒類的詞語,展現了漢語詞匯豐富含義。“凡爾賽”從表具象的詞語轉變成表抽象的詞,逐漸深入,雖然當下它以一種新身份出現在大眾眼前,但這個詞的意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實際上是對該詞詞義的精髓進行提煉。任何一個流行詞語的生命力的強弱都需要時間來證明,但“凡爾賽”能夠用一種新的“身份”融入現代社會當中,這或許印證了一個道理,語言生命力的強弱需要依賴使用者處理新義的方式。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毫無違和地結合起來,這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但是,這一切都是圍繞人類自身需求出發的。而在發展過程中文化與各個方面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力量,是舊詞產生新義的基本途徑。
參考文獻:
[1]李昌文.新媒體流行詞語解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2,(2):74-78.
[2]ADELE E G.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4.
[3]張彩云.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網絡流行詞成因探析[J].安徽文學,2017,(6):87-88.
[4]譚學純.語言教育:概念認知和修辭認知[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5):49-54.
[5]李昌文.新媒體流行詞語解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2,(2):74-78.
[6]任雪飛,蔡賀.功能視角下簡析網絡環境中的“戲精”[J].社科縱橫,2018,(1):109-111.
[7]邢福義.漢語語法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394-398.
[8]侯建建.從近十年網絡流行語看中國網民的情感變化:以2004-2014年十大網絡流行語為例[D].重慶大學,2015.
[9]呂兆格.新詞—熱詞—流行詞[J].語文知識,2010,(0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