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期我都會推薦一兩本家庭教育類的書籍給家長,慢慢地會發現,某些孩子之所以能一直在學習上有進步、為人上更加受老師同學歡迎、性格上更加陽光快樂,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都有堅持讀書的習慣,由此在教育和培養上也會作出積極地引導。所以,讀書改變命運,讀書改變家庭,讀書改變生活,讀書改變幸福指數。話糙理不糙,這是一個恒定的真知。希望更多的家長加入讀書的行列。
——小種子(讀微信公眾號文章《只要一點點愛,她就不會變壞》)
突發奇想:許老先生那一代擁有知識的人,從小經歷了太多的傷痛,在苦難中養成了沉穩低落的性格。當天空中的烏云褪去,陽光照進幸福的生活的時代,霧散云開的滋養和對之前苦難的反思使得人們向理想主義敞開了心扉。年輕一代的我們,從小生活在和平穩定的生活中,將父輩的理想主義視作理所應當,而當我們突然發覺生存環境變得愈發緊張時,缺乏苦難磨礪的我們惶恐地意識到世界并不是幻想中的模樣,于是本能地收縮視線,更多地關注自身以尋求保護。也許,每個性格都是時代的雕塑,而我們也只能沉浮在時代的浪潮中,摸索著完成自己的修行。
——北北(讀微信公眾號文章《許倬云:我勸你們振作》)
去年5月旅游回來,航班晚點,凌晨2點才降落。到家快3點,想到沒多久就要起床去上班很郁悶。后來看到路燈下查看訂單的小哥、倒垃圾的司機、騎著自行車的行人……路上還穿梭著并不很稀少的車輛。突然就覺得,本該沉寂休憩的夜晚,還有這么多努力的人,他們背后一定有很多不容易,我也沒啥好抱怨的。今年疫情,才更明白,其實沒有機會吃苦才是真的不容易。希望所有晚歸的人都健康,都平安。
——amanda(讀微信公眾號文章《謝天謝地,她終于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