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

摘要: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無人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保證人身安全,還可以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文章在無人機概念的基礎上,對無人機的技術要求以及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通過重點研究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的實際應用,更有利于充分發揮出無人機的價值,使得無人機可以在救援工作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推動消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無人機;消防滅火;救援;應用
隨著近些年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加大了對先進技術應用。特別是在消防救援事業當中,因為救援任務的特殊性和危險性,而且火勢緊急,救援時間緊迫,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響應。但在實際的救援工作中,面對一些特殊情況和特殊環境,消防人員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火災的相關信息,從而很不利于救援方案的制定和救援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在危險品的火情當中,可能會對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產生巨大威脅。而無人機是信息技術下的產物,通過在消防救援事業當中對其加以應用,可以替代人工或是協助完成很多重要的工作,給人員和財產安全提供更多保障,在消防事業中發揮著十分巨大的積極作用。
一、無人機的概述
無人機的組成部分有很多,包括數傳控制系統、地面工作站、電子感應器、無人飛機載體系統等。但現如今,伴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無人機系統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在不同領域中,需要結合實際的工作需求,對不同的飛行器載體系統進行選用。在無人機當中,數傳系統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功能,主要是用來對無人機所拍攝的圖像進行更加有效的傳輸。地面傳感器控制系統可以對各類的數據信號加以收集,以保證無人機的順利飛行,并能夠對各個系統之間的信息聯系進行協調管理。而地面工作站系統是地面終端系統,對無人機及其相關數據進行集中管理。根據結構動力以及對無人機的主要功能劃分,可以將無人機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在消防滅火救援等工作中,無人機大致有兩種形態,一是油動形態,另一是電動形態。油動無人機最主要的動力是汽油或柴油,而電動無人機驅動力則大多是鋰電池。燃油動力無人機在實際運行的過程當中,雖然擁有著非常不錯的續航效果,但是非常容易發生意外,并且在實際操作時也會面臨著墜毀的風險。而對于電力無人機而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會比較安全,但續航能力不高。若從外形上分析,無人機主要包括三個形態,分別是固定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其中多旋翼無人機獲得了普遍的使用[1]。
二、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應用無人機的技術要求
(一)可靠性
與其他設施相比,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無人機具有非常明顯的優越性。但要想最大化發揮出無人機的價值,就必須讓無人機與其他救助設施實現更密切的聯系。若想對無人機的基本特性以及技術特點進行了解,并充分發揮出無人機的價值,也就必須提高其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的應用時效性。而且,在對無人機進行使用的過程當中,還必須保證其可靠性滿足國家標準的規定,以使得無人機在運行的過程當中能夠較為平穩,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消防滅火救援的實際工作當中更好地完成指定任務。與此同時,在對無人機設備進行選擇的過程當中,也必須對不同的機型特點以及基本使用性能進行比較全面的認識。并根據救援現場的實際狀況以及基本需求,科學、合理地選擇無人機設備,保證無人機可以滿足救援現場的實際需求,切實發揮出無人機的價值。
(二)穩定性
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應用無人機,既是輔助滅火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消防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讓整個火災現場的局勢更加可控。如果火災現場的溫度比較高,風力比較大,局勢容易惡化,火情不易控制,就會對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使用無人機來執行消防救援的一部分工作,無人機的價值將得到展現。如果不能保證無人機的運行穩定性,那么也將無法保證對無人機的靈敏操縱,同樣也無法更加合理地對無人機進行正常調試。一旦情節嚴重,無人機出現失控現象,不僅會導致無人機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而且會嚴重影響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2]。
(三)操控性
無人機的實際操作必須要通過相應的人員來完成。如果運行操作過程比較煩瑣,就很不利于操作人員對完整操作流程的準確掌控,這將會直接威脅到無人機操作的有效性。所以要想將無人機實際運用于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就必須對其功能進行優化調配,對相應的操作過程加以細分,不僅要具備完整的功能需求,而且要對各個功能的實現和操控進行優化,不但必須確保無人機能夠較為平穩的操作,而且還必須便于操控,要防止操作中出現失控的狀況,更要防止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存在相應的盲點[3]。
(四)集成兼容性
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使用無人機時,必須確保無人機能夠和其他設施實現較為合理的銜接。在消防滅火救援的實際場景中,通過對無人機加以合理利用,能夠協助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對現場的火災實施有效撲救。通過保證無人機的集成兼容性,不但能夠讓無人機的科技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而且還可以滅火救援的效果更加理想。
三、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對無人機的應用
(一)偵查災情
通常情況下,火災發生時,現場的情況都會相當惡劣,救援人員如果沒有及時對現場的具體狀況進行掌握,或者盲目救人,將會給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脅。而利用無人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災對人類生命產生的威脅。無人機的操作靈活,體積較小,在出現火災時,無人機可以完全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在第一時間內趕到救災現場開展災情偵查工作。如果受到天氣因素、環境因素的影響,或者救援人員無法及時進入現場對火勢情況做出偵查,無人機就可以利用數字傳輸系統對所拍的錄像進行傳輸,那么救援人員也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對現場情況進行了解,對火勢災情作出評估,進而針對實際情況采取更加合理的救援方式。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如果遇到特殊的救援場景,例如化工火災現場,可以在無人機上安裝風速計以及溫測儀等裝置,并配備具有特定功能的危化品偵查模塊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并展開偵查,為后期制定救援工作計劃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4]。
(二)收集信息
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也可以依照現場的實際情況,在無人機當中選擇相應的模塊。一般情況下,所選擇的模塊會包括熱傳感器或者攝像設備等。在無人機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通過對無線網、衛星鏈路等技術更加充分的應用,可以給決策人員帶來更加真實的信息。與此同時,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通過對無人機的使用,還能夠和救援指揮機構以及單兵設備等實現較為高效的聯系,便于指揮機構以及救援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對視頻進行查看。運用無人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指揮的實效性,使消防救援工作得以在第一時間開展。而且,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通過運用無人機可以對相關圖片進行拍攝,并且將圖片進行整合,形成一定的地形數據圖,這樣就可以為后續的災情評估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撐。
(三)調度指揮
無論是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還是在搶險救災工作當中,都會與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涉及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廣闊。所以,在實際救援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尤為小心。也正因為無人機更加靈活,在實際操作的整個過程當中都可以表現出相當好的機動性能。在面對比較緊急的突發狀況時,通過對無人機進行使用,就能在第一時間內對現場的視頻信息進行收集,從而給決策環節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證。特別是面對比較復雜的救援環境時,通過對無人機錄制的視頻內容進行查看,有利于指揮決策人員對火勢災情現象的判斷分析,從而更好地進行消防統籌調配。另外,通過對無人機進行使用,不僅可以實現對內部信息數據的合理共享,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指揮中心內部調度工作質量的有效提高[5]。
(四)定位搜索
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運用無人機還能實現定位搜索。開展消防救援工作時,第一時間內解救被困人員可以降低火災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影響。但是在火災事故發生時,消防人員很難對現場的內部狀況進行比較全面的監控,而且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也會相對散亂,單純的通過消防人員來實施搜索會更加麻煩,容易錯過救援的黃金時間。面對這種情況,就可以使用多架無人機來實施定向搜尋,使消防人員能夠迅速掌握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進而更加快速以及準確地進行營救。火災的發生擁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現場的消防救援人員也可能面臨一些意外,而在無人機的協助下,現場的指揮員可以及時了解救援人員的確切情況,從而對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進行保障。不僅如此,無人機還有集成通信照明的功能,在高空火災救援的過程當中,如果地面指揮人員向消防救援部門工作人員發出了救援的命令,也可以運用無人機進行命令的有效傳遞,同時通過對照明設備的轉換功能進行有效運用,調節飛機俯角以及仰角,可以進行更大范圍的照射,從而有效保障高空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人機在各個領域當中都獲得了非常普遍的運用,同時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當中受到了高度的關注。也正因為無人機小巧便捷,將無人機運用在大型建筑以及石油化工等集中的災害現場當中,可以幫助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了解災害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而結合實際的情況采取更加有效的救援措施,使得實際的救援效果更加良好,保障人身安全,促進我國消防事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晏治.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23):51-52.
[2]劉鋼.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應用探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16):86-87.
[3]邱奕鴻,黃晨.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航班,2021(21):10-12.
[4]應志登.淺析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運用體現[J].新型工業化,2021,11(06):61-62.
[5]羅娜.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監管工作中的應用[J].今日消防,2021,06(01):37-38.
[6]秦旸.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21(03):82-83.
[7]杜晨.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應用[J].新型工業化,2020,10(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