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闖
(蚌埠天河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現代建筑高度較高,結構復雜,一旦發生火災,往往蔓延速度極快,在建筑內部形成煙囪效應,并且人員疏散難度極大,消防救援難度也極高,因此,建筑消防工程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對建筑消防工程設計、施工以及驗收已經出臺了相關標準規范,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把握施工關鍵點,切實保障施工質量。同時在竣工驗收環節要組織業主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安裝調試單位以及消防部門共同參與,嚴格執行驗收程序,確保建筑消防工程符合我國現行規定,以充分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
消防水箱設計施工是建筑消防工程的關鍵點之一,必須謹慎確定消防水箱位置,選擇適宜材料。在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于消防水箱的位置并未做明確規定,但為確保消防水箱正常發揮作用,宜將消防水箱設置在樓頂位置,這樣即使在相關設備完全喪失功能的情況下,消防水箱依舊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正常出水,滿足消防用水需求[1]。消防水箱的材料選擇應綜合考慮耐火性、堅固性以及風險性等方面,就綜合效果來看,不銹鋼材料最佳,其阻燃性能良好,并且由于水箱可以吸收大量熱量,能夠起到遏制火勢的作用。
進行消防水箱施工時,應先完成基礎施工,基礎采用混凝土澆筑,然后辦理基礎隱檢手續,之后開始進行水箱安裝作業。消防水箱安裝流程如下:(1)焊接底架。根據水箱尺寸確定槽鋼間距,以點焊的形式固定槽鋼,采用水平尺進行校對,然后完成整體焊接。(2)固定底板。將水箱底板以點焊的方式焊接在底架中部位置。(3)固定側板。以點焊的方式將側板焊接在水箱底板上,焊接完成后,采用水平尺檢測其垂直度。(4)固定蓋板。將水箱蓋板固定在側板上,蓋板中部與水箱底部設置立柱,以確保蓋板平整。(5)安裝附件。先安裝水箱內部拉桿等附件,再安裝內外梯。(6)開孔。按照設計位置以和孔徑開孔。(7)整體焊接。對水箱整體機型焊接,要求無氣孔、沙眼、夾渣等缺陷[2]。
消防電梯不僅是消防人員在滅火救援時的重要運輸工具,直接關系到消防救援效率,也是人員疏散的重要通道,因此,消防電梯的設計施工至關重要。消防電梯應貫通建筑內部,連接建筑頂層與地下部分,這樣即使建筑地下部分發生火災,也可以為被困人員提供救生通道,從而快速完成撤離。進行消防電梯施工時,應重點關注電路的防水和阻燃性能,一旦消防電梯電路防水處理不當,則可能導致電路泡水,進而影響電梯正常運行。同時消防電梯的電路也必須具備一定的阻燃性能,其絕緣保護套必須采用不燃材料,并且具備良好的耐磨損以及抗彎曲性能。消防電梯電源應設計為雙電源供電,具備自動切換功能,采用三相五線制,電梯總開關不能切斷通風系統、報警系統以及照明系統。此外,消防電梯井的底部需要設置排水設施,避免消防滅火用水進入電梯內部。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核心構成包括3部分,分別是探測器、集中報警器以及區域報警器,主要功能是預警,當建筑內發生火災時,探測器會捕捉到火災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傳遞火災信號,觸發集中報警器與區域報警器[3]。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重點把握布線時間,在建筑地面工程以及抹灰完成后立即進行,布設線管時,要注意清理管內或線槽內的雜物、積水,以提高電路的絕緣性能。若線路需要穿過建筑潮濕部分,則在連接部位必須進行密封處理。線路穿越樓板位置時,應設置阻火圈。火災預警系統全部線路均應以暗敷為主,若確實需要明敷,則必須將線路封閉在JDG管或者鍍鋅鋼管內,并且線槽外部要涂防火涂料[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完成后,要及時對系統進行調試,檢查發生火災時系統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及時發出預警。自動報警系統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自動報警系統施工流程圖
目前,建筑防排煙系統多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排煙系統,將煙氣從窗戶、陽臺等位置排出室內。機械加壓防排煙系統的優勢在于設備采購較為容易,施工相對簡單,無論是技術性還是經濟性都比較優越。機械加壓防排煙系統通常采用豎式布置,排煙口均勻分布在各個防火分區,一般主要分布在防火分區中心位置或者走廊正上方。防排煙系統施工時,需要重點關注防火閥等設備質量是否合格,安裝位置以及方向是否正確,風管、閥門以及通風機等應當選用不燃材料,以確保防排煙系統在火災發生時可以正常運行。此外,需要合理設定防排煙系統的風量。需要注意的是,風量并非越大越好,若風量過大則可能助長火勢,導致火災更為嚴重,因此,防排煙系統的風量以及風壓設計必須進行模擬測試,不宜過大或過小。
自動滅火系統采用濕式自動滅火系統,其撲救效率較高,且整體構造相對簡單,施工難度小,相較于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雨淋噴水系統可靠性更高。濕式自動滅火系統施工的基本原則是:先預留預埋,后管道安裝;先地下,后地上;先設備就位,后工藝配管;先室內,后室外[4];若與土建工程發生沖突,應等待土建室內工作量已大部分完成,再配合進行噴淋滅火管網工程的施工。在安裝管網之前,需要先處理預留預埋管,預留預埋工序與土建主體進度同步進行,預留預埋前先對圖紙進行整體把握,對建筑管網系統走向有宏觀認知。預留結構與土建結構存在沖突時,應由施工單位與業主單位、設計單位共同協商處理。若遇到樓地坪內存在錯漏、堵塞或設計臨時增添埋管的情況,需要在地平面找平工序前補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51號《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完成后,應委托具備相應資質和能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項目消防設施進行檢測,并出具專業檢測報告。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是一項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需要遵循一定流程。具體流程如下:(1)施工單位需按照項目設計圖紙、施工質量標準以及施工驗收規范等相關規定在合同約定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要求各項技術文件齊備,各項系統、設備等調試工作完成[5]。(2)由施工單位向業主單位提出申請,經業主單位同意后,向當地消防部門提出竣工驗收書面申請。消防部門對竣工驗收申請作出回復后,及時協商竣工驗收時間,并安排工作人員參與竣工驗收工作。消防部門不能在項目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要求開展竣工驗收工作,也不能無故拒絕參與竣工驗收工作[6]。(3)委托具備相應資質和能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項目消防設施進行檢測。
在進行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前,項目本身應符合竣工驗收條件,各項文件資料必須齊備,具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項目施工圖紙、竣工圖紙以及設計變更、施工變更文件;(2)施工材料、設備等合格證書,有國家消防產品檢測中心出具的檢測證明以及能夠證明設備、材料性能的相關文件;(3)設備操作說明書,需要注意的是,若采用進口設備,說明書則需按照要求翻譯為中文;(4)項目隱蔽工程的施工記錄、試驗記錄以及驗收記錄;(5)管網水壓、氣壓、強度以及密封性等試驗記錄或者相關文件;(6)設備空載運轉記錄、帶負荷運轉記錄,如消防水泵等;(7)自動滅火系統的管網通水沖洗記錄;(8)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安裝調試記錄;二者聯動記錄;(9)項目質量事故處理記錄以及相關文件;(10)檢驗批、分項、分部以及單位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記錄;(11)竣工驗收書面申請的復印件;(12)其他資料或者文件,如地質勘察資料等。
3.4.1 建筑及其構造
關于建筑本身及其構造方面,消防工程施工驗收應重點關注以下方面:(1)建筑耐火等級、建筑高度、層數與面積間的關系;(2)建筑防火間距以及消防車道設計;(3)安全疏散情況;(4)防火分區、防煙分區規劃;(5)建筑構件、電梯井以及管道井部分;(6)發電機房、鍋爐房以及變壓器房位置;(7)防火門、防火墻、防火卷簾以及防火窗、消防救援窗施工。
3.4.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驗收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驗收,應重點檢查探測器布設位置、系統布線情況、手動報警按鈕、控制器、消防控制室、事故廣播、消防電梯以及火警電話。同時要對系統功能進行測試,檢查火災情況下系統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3.4.3 自動滅火系統驗收
自動滅火系統的驗收,應重點檢查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位置,消防給水裝置、濕式報警閥、消火栓布設情況、消防水泵與水泵接合器、水流指示器、消火栓管網布設、噴頭安裝情況、噴淋管道安裝情況、系統聯動情況以及消防給水系統的綜合性能[7]。同時要對系統功能進行測試,檢查自動滅火系統的滅火效率、滅火效果是否符合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規范的相關規定。
3.4.4 防煙排煙系統驗收
防排煙系統的驗收需要重點檢查送風機、防火閥、排煙機等設備;系統機械送風的綜合性能;系統機械排煙的綜合性能;排煙管道布設、排煙口的位置設計及其性能;送風管道布設以及位置;系統聯動自動、手動控制功能。同時需要對防排煙系統的功能進行測試,檢查送風效果與排煙效果,檢查排煙口設計是否影響人員疏散,檢查風量、風壓設定是否合理。
綜上所述,建筑消防工程直接關系到建筑消防安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一方面要嚴格執行設計標準,保障施工質量;另一方面要做好施工驗收工作,根據施工驗收程序以及驗收條件逐項進行檢查,確保各項系統設計合理、功能完備、運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