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安陽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河南 安陽 455000
肺癌是臨床上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對人的生命存在嚴重威脅,其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但考慮與患者自身長期、大量吸煙有著密切關系,據相關研究報道,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約為不吸煙者的15倍左右[1]。肺癌患者的常見臨床癥狀為咯血,臨床上將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胸部X 線檢查和CT 檢查作為判斷肺癌患者出血部位的的主要方法。其中,支氣管動脈造影可以清楚地顯示出血管病變的特征,尤其是對于肺血管病變的診斷也可以起到治療作用。目前,肺癌的治療大多采用腫瘤介入治療,在肺癌的介入治療中有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和支氣管動脈栓塞化療。單純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該方法手術風險較高,創傷較大,對部分耐受度較差的患者通常難以接受,而隨著微導管技術的發展,超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術被逐漸應用于肺癌患者的臨床化療治療當中,其效果更好,給患者造成的傷害更小,多數患者更容易接受。本研究主要分析將超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術用于肺癌患者化療中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選擇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安陽市腫瘤醫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 例,將其分為對照組25 例,男13 例,女12例,平均年齡(49.32±9.36)歲,觀察組25 例,男14 例,女11 例,平均年齡(49.22±9.2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對該研究給予完全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WHO 標準和RECIST 標準評價肺癌化療療效的比較》[2]。(2)病情突然加重或內科保守治療無效(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的器官功能障礙。(2)凝血功能機制障礙。(3)未簽署知情協議。(4)伴有其他嚴重精神性疾病無法配合。
對照組 實施一側股動脈局麻后插管,置入5~6 F 導管鞘后,然后插入對應型號導管,選擇性插管保證在透視下進行,注入6~8 mL的碘海醇(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999,注射,100 mL:30 g),錄DSA 像10~20 s。分別用40~60 mL 生理鹽水稀釋順鉑(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235,注射,10 mg)聯合用絲裂霉素(上海上藥新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03,注射,2 mg)。化療間隔時間一般為3 w。觀察組:穿刺方法同上,置入4~5 F 導管鞘后,插入相同型號導管,注入6~8 mL 的50%碘海醇,錄DSA 像10~20 s。手推對比劑作路圖成像,同軸,使用微導絲支撐,插入微導管,注入3~5 mL 的50%碘海醇。化療藥物選擇和用量同對照組,化療間隔時間一般為8 w。
(1)觀察患者不同治療方式下的治療效果,分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顯效:腫塊消失。有效:腫塊體積縮小≥50%。無效:腫塊體積縮小<50%或繼續增大。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一年、治療兩年后的生存率,并將結果進行對比。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情況
觀察組1 年后,2 年后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存情況 例(%)
支氣管動脈是肺癌患者主要的供血組織,有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對肺癌患者進行氣管動脈灌注化療的臨床效果與其自身腫瘤的供血情況密切相關,供血量約充足者其病灶改善越明顯[3]。
在臨床上,腫瘤的血供豐富與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的功效有關,即血供越豐富,治療效果越好。根據人體血液成分的分析,血液占體重的7%~8%,正常體重55 kg的人的血液為4 400~4 600 mL。當使用靜脈內全身化學療法時,血流僅為心輸出量的1%,肺循環只能流過支氣管動脈。并且,因此血藥的有效濃度非常低。支氣管動脈灌注是將藥物直接注入支氣管動脈中,有效藥物濃度可以通過肺循環繼續發揮化學療法的作用,且可達到80%以上。在正常情況下,肺癌有發生早期轉移的風險。轉移的常見方法包括血液中的轉移,植入物中的局部浸潤或轉移。對照組采用經皮股動脈穿刺和支氣管動脈灌注進行化療和化療胚胎治療肺癌,注射藥物會直接影響原發性腫塊。還可以通過典型或非典型的創傷性化療參與血液循環,運輸迅速。與靜脈化療相比,動脈內輸注可以降低藥物結合和血漿蛋白的比率,改善藥物生物學活性的利用,并降低全身藥物毒性,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因此,即在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和栓塞化療具有雙重治療作用。支氣管動脈是主動脈。解剖顯示動脈膜非常薄,選擇性注射對動脈導管進行選擇性化療。所用藥物會暫時影響動脈血流,從而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降低。另外,脊髓損傷是最嚴重的并發癥。主要原因是高滲性化學治療藥物與支氣管動脈一起注入椎骨前動脈干,在進行支氣管動脈閉塞時,必須將支氣管動脈與椎骨前動脈區分開,僅在不進行關節干燥的情況下進行局部缺血和阻塞,以確保沒有脊髓損傷并防止動脈并發癥。
目前,肺癌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和放療。但是對于年老體弱,或伴有其他合并癥,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更適合放射療法,經皮股動脈穿刺和插管,支氣管動脈造影,藥物灌注化療和栓塞術這類治療方法。連志標等[4]的數據表明,控制腫瘤的生長能通過減少肺癌病變的血液供應實現。另外,針對腎癌,肝癌和其他實體瘤介入治療的效果,栓塞化療的效果要優于單純灌注化療。肺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夏春偉等[5]研究了肺癌支氣管動脈栓塞化療的應用,多數認為與單純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相比,肺癌支氣管動脈栓塞化療具有較好的近期療效。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生存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夏春偉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超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化療治療肺癌患者的效果良好,患者預后好,安全性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