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

《如何擁抱一只刺猬》
作者:段鑫星、李文文、趙亞平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常有人說“把日子過成詩”,顯然,很多人的日子都被生活瑣碎占據。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會把日子過成詩一樣的美麗和靈動。尤其是夫妻兩個人的日子,至少已修成正果,起點是很多人的“天花板”。大多數人在經歷了愛情的浪漫后,不得不回歸日常的“柴米油鹽”,有的人在磨合中更加恩愛,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也有人在磨合中選擇放棄,成為陌路人,甚至變成了仇人。
這說明愛情需要修煉。知名心理學專家段鑫星教授的新書《如何擁抱一只刺猬》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為“愛情的底色是人格”。每一種人格都是不一樣的風景,正因為兩個相愛的人的“人格類型”不同,就如同兩只溫柔的刺猬,既期待相互靠近又擔心被對方傷害。
書中一共詳述了九種典型的人格傾向,分別是自戀型、表演型、偏執型、強迫型、回避型、依賴型、邊緣型、抑郁型和反社會型,針對每一種人格類型,從“案例展示”“愛情圖式”“愛情寫真”“愛上這只刺猬后的感受”“如何與TA相處”等角度展開論述。通讀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方面是其嚴謹專業的“推演”方法,另一方面是其提供的非常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在“推演”方面,《自戀型人格的愛情》一章中有充分體現。段鑫星認為“自戀型的刺猬”覺得自己身上鋒利的刺是最迷人的鎧甲。與自戀型人格的人戀愛,一開始是非常美好的,甚至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因為自戀型人格開啟一段親密關系的第一階段是“轟炸階段”,當TA遇到自己喜歡的異性后,就會想方設法地散發魅力,讓對方產生好感并深陷其中。但是當這段感情進入第二階段——“操控階段”,TA會在相處中不斷地歪曲、改寫事實,借此潛移默化地讓對方產生自責、內疚、自卑等情感,漸漸讓對方在親密關系中徹底喪失主動權。如果此時對方還沒有“脫身”的話,第三階段便是“慘烈的結局”——傷害或者拋棄對方。段鑫星抽絲剝繭般的心理學分析,讓人深思,也讓人信服。
作為心理學著作,它不僅要告訴讀者“是什么”,更要建議讀者“怎么辦”。比如,段鑫星認為“依賴型的刺猬”既黏人又順從,與戀人緊緊相擁,牢牢地抓著對方。依賴型戀人害怕被對方拋棄,但他們的過度依賴往往會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壓力。親密關系的終結對他們而言像是世界末日來臨,他們感到自己的生活即將因為戀人的離去而分崩離析。如果你剛好愛上了一個依賴型人格者,書中給出的建議是坦然地接納TA、適度地陪伴TA,多給鼓勵,增強其自我價值感;盡可能讓TA獨立地完成一些事情,幫助其在一點一滴中積累價值感;充分發掘TA的優點,助其找回自信。
如果你就是一個依賴型人格的人,作者的建議是調整以他人為主的思維方式,關注自己的需求,承擔責任,隨后需要克服自卑感,重塑認知結構,最終還要培養說“不”的能力,這不僅不會讓對方疏遠你,反而更加尊敬你。
作家慶山曾說:“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占有。”《如何擁抱一只刺猬》卻告訴我們:好的愛情是一種依戀性的聯結,是伴侶之間長期地、持久地相互照料、相互滋養、相互扶持。真正的愛情需要雙方的努力,在共同成長中讓彼此變得更好!
(編輯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