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身損害賠償實現城鄉統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于5月1日起施行,其中將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由原來的城鄉區分修改為統一采用城鎮居民標準計算。具體來看,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由原來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修改為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將被扶養人生活費由原來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修改為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扶養人生活費不再區分城鄉居民分別計算,而是統一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的城鎮居民指標計算。
掃黑除惡有了專門法
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正式施行,保障在法治軌道上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工作。該法規定了“軟暴力”手段的認定,明確為謀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響,有組織地進行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對他人形成心理強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社會秩序、經濟秩序的,可以認定為有組織犯罪的犯罪手段。該法還對行業監管職責作出明確規定,市場監管、金融監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建立健全行業有組織犯罪預防和治理長效機制,對相關行業領域內有組織犯罪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對有組織犯罪易發的行業領域加強監管,對黑惡犯罪依法從嚴懲治。
用人單位不得妨礙職校生平等就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自5月1日起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26年來的首次大修。新法明確,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
地名管理更科學、更明確
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自5月1日起施行。條例按照統一監督管理、分級分類負責的原則,規定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地名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明確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地名管理職責。對違規進行地名命名更名、不報送備案或者未按時報送備案、未規范使用標準地名、損毀地名標志等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這類電子煙禁售
《電子煙管理辦法》5月1日正式施行。辦法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辦法還提到,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電子煙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禁止利用自動售貨機等自助售賣方式銷售或者變相銷售電子煙產品。
聯合懲戒拖欠農民工工資情節嚴重者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5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對農民工工資支付形式、支付時間等作了明確規定,還特別指出,對于違反條例拖欠農民工工資,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應當將相關負責人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等方面予以限制,進行聯合懲戒。
騙保被處騙取金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國內醫療保障領域首部行政法規《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于5月1日起實施。條例首次明確參保人員義務,若個人以騙保為目的,將醫保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復享受醫保待遇等,將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至12個月,并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同時,條例明確要求,醫保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每所中小學校至少配備一名法治副校長
教育部制定頒布的《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該辦法進一步明確法治副校長協助學校開展的保護學生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參與安全管理、實施或者指導實施教育懲戒、指導依法治理等職責,充分發揮各派出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專業能力和特長。辦法要求每所中小學校至少配備一名法治副校長,并優先為偏遠地區、農村地區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
39類常見APP無權過度索要個人信息
《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于5月1日施行。規定明確了地圖導航、網絡約車、即時通信、網絡購物等39種常見類型 App 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要求其運營者不得因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 App 基本功能服務。女性健康類、網絡直播類、在線影音類、短視頻類、新聞資訊類、運動健身類、實用工具類等13類 App 無須用戶提供個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務。
(責編 王茜 美編 劉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