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作為新興消費群體,小鎮青年被寄予厚望,持續釋放消費潛力,為后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一天,在老家鎮上開美甲店的甜甜給我發來一張奶茶照片,她激動地告訴我:“悸動燒仙草奶茶店開到家門口來了,以后不用特意去南京買它了。”
甜甜居住在小鎮,資源有限,以前她只有到城里才能喝上奶茶。近年來,隨著中低端奶茶店進擊“下沉市場”,小鎮的奶茶行業迅速崛起。現在,小鎮最繁華的十字街共有蜜雪冰城、甜啦啦、悸動燒仙草和柚見鮮茶四家奶茶店,甜甜終于實現了奶茶消費自由,生活幸福指數被拉升到新的高度。
各大品牌在小鎮積極布局,彰顯了小鎮青年強勁的消費潛能。為爭奪小鎮青年消費群體,擴大市場空間,高端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也放低姿態選擇降價。3月17日,奈雪的茶宣布“大幅降價”,最高降幅達10元,并承諾每月至少上新一款“1字頭”產品。此次調整價格,于奈雪的茶而言是一次品牌重塑,意味著新式茶飲的市場競爭從一二線城市轉向三四線及以下的縣城、鄉鎮。
何謂“小鎮青年”?《2018中國小鎮青年發展現狀白皮書》中這樣定義:小鎮青年是指出生于三四線及以下的縣城、鄉鎮,在老家生活和工作、或前往大城市及省會周邊城市打拼的青年。具體到消費市場中的“小鎮青年”,可以理解為來自三四線城市、縣城和鄉鎮的龐大消費群體。
小鎮青年的消費力究竟有多強?數據顯示,在去年的“雙11”購物節期間,新增網購用戶的約70%來自以三四線城市、縣城、鄉鎮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麥可思數據顯示,近五年選擇到一線城市就業的小鎮青年比例呈下降趨勢,超過七成小鎮青年選擇回鄉就業。以甜甜為例,她曾經在南京一家美容機構工作,薪資雖然尚可,但每月除去房租、交通、吃飯等必要開支后,所剩無幾,在城市扎根無望。一次春節回家,甜甜發現小鎮的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也水漲船高,尤其女性特別舍得花錢。嗅到商機后,甜甜果斷辭職回到小鎮,開了一家以美甲、紋眉為主的美容店。甜甜手藝好,顧客源源不斷,吃住在家里,花銷少了,收入增加了,因此她的消費能力逐漸提高,消費需求也隨之增加。
隨著城鄉融合的深入發展,小鎮的面貌日新月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小鎮青年的收入不斷提高,消費場景更加豐富,生活體驗和在城市一樣充實精彩。像甜甜一樣回到小鎮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在熟悉的小鎮找準定位,施展才華,有的開店創業,有的進廠上班,有的考編考公,有的進軍農業,繪就了一幅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小鎮青年群像。
回到小鎮的青年與外界的聯系依然緊密,發達的互聯網和便利的交通拉近了小鎮和城市的距離,豐富了小鎮青年的消費途徑。比如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信息不對稱的壁壘被打破,小鎮青年不僅能開闊視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還能輕松實現線上消費。此外,擺脫了城市的快節奏和高房價,小鎮青年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樂和輕松,他們更加注重個性化體驗,愿意消費,也敢于消費,成為推動消費與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針對小鎮青年這股強勢崛起的消費力量,商家從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眾多品牌走向“下沉市場”,針對小鎮青年的消費特點加以布局,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滲透小鎮青年的消費領域,讓原本沉寂的小鎮變得熱鬧非凡,商業興隆。
盡管對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但繁榮表象背后,透支消費、攀比消費以及過度消費等不合理的消費現象普遍存在于小鎮青年身上。如何讓小鎮青年健康成長、理性消費,成了當下重要的課題。作為商家,應抓住小鎮青年的消費特征,引導消費升級向良性方向發展;小鎮青年自身應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盲目跟風;媒體應正向引導小鎮青年的消費行為,切忌為商業消費虛假造勢。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作為新興消費群體,小鎮青年被寄予厚望,持續釋放消費潛力,為后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