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在龍 王琛子
說起當下的熱詞,“內卷”必有一席之地。簡單來說,“內卷”就是“日復一日,越來越下行”。舉個例子:一位職場高級白領,拿著一份不菲的薪水,每天早出晚歸忙著工作。等過了一些年,他就會發現,以前獲得的升職加薪,本質上都是教育和年齡的紅利,等到黃金年齡一過,就會陷入下行通道,越努力,掉得反而越深,被后來居上的年輕人趕超。“內卷”之所以成為熱點,是因為它戳中了職場人的普遍焦慮,引發了大家的強烈共鳴。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在全球肆虐,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去剖析,卻有著不一樣的視角: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我們要積極擁抱變化,積極嘗試更多可能,積極修煉自身潛力,抓住任何一個事業的機會,或許會成為職場人突破“內卷”的潛在方式。
危機意識
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說,科學技術在不斷孵化新的行業和新的職業,也在淘汰很多產業。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疫情下,一個行業的崛起和落幕,間隔會如此之短。
變化不可怕,危機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職場人缺乏足夠的危機意識,缺乏足夠的積累和儲備,缺乏應對危機和變化的能力。而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風險,讓自己擁有強大的職場韌性,以不變應萬變。
職場人的危機與焦慮看似百變,實則離不開兩大方面:首先,在數字化的時代,行業從原本的靜態環境變成動態環境,職場人的技能很快就會落后于發展;其次,信息不對稱導致自己越來越陷入落后的境地。例如,基于移動互聯社交的裂變,信息發布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那么相關的行業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同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升級,讓很多市場從業者原本的調研工作發生本質的變化,如果不積極擁抱數字化,這些很快就會被淘汰。技術在不斷升級,資源也在快速地變化,移動互聯帶來的信息大爆炸讓越來越多的信息被淹沒在信息海洋之中,出現新的信息不對等。誰能積極擁抱變化,看到問題背后帶來的新機會,快速提升自我,或許就會成為職場贏家。
持續的自我探索
面對事業的挑戰和選擇,很多職場人在“996”“007”中疲于應對,在快速變革的時代中不知所措。職場人需要學會對自己的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其關鍵就是獲取有效的信息,把握未來趨勢和宏觀態勢,尤其在面對前人沒有任何經驗的未知事物時,以充分的靈活性和足夠的儲備,主動尋求變化。
年輕人拼的資源是身體、精力和學習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脈成了每一個職場人的核心資源。技術不斷升級,客觀上也在要求職場人的技能不斷躍遷、圈層不斷調整。從事業的發展角度順勢而為,追求事業的廣度或許更適合今天的職場人。我們常說職場人要半年更新一次簡歷,并不是讓職場人半年換一次工作,而是通過更新簡歷,復盤自己的工作有沒有成長和收獲。這樣的準備也會讓自己不斷保持自我更新意識,隨著宏觀環境的變化不斷要求自己更新能力,從容應對未知的各種危機。
在這個充滿變化的商業時代,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說“內卷化”不可避免,那不如趁早為自己打造一個有韌性的職業發展結構。沒有誰生來就注定會是時代的中流砥柱,唯有堅持,方可至美。
希望我們永遠保有一份年輕的熱情與拼搏的勇氣,在任何年紀都能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編輯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