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巍 王紅線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
2019年我國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隨即運營商啟動了5G SA核心網建設,為降低用戶使用門檻,方便已有的2/3/4G用戶使用5G SA業務,提出了“不換卡、不換號、不登記”使用5G SA的建設目標。為了實現用戶“不換號”使用5G SA,當用戶由2/3/4G用戶升級為5G用戶時,需要繼承用戶的2/3/4G業務功能及策略管控數據,因此需要制定4/5G融合策略數據方案。本文遍歷了4G終端和5G終端的漫游接入場景,發現不同的漫游接入場景下,用戶受控的PCF/PCRF(Policy Control Function/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設備不同,獲取策略管控數據的方式不同,找到了4/5G融合策略數據方案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提出了三種4/5G策略數據融合方案,并對三個方案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各方案的應用場景提出了建設初期的解決方案。
4G終端和5G終端的漫游接入場景如圖1所示。

圖1 數據策略管控場景
在每種漫游接入場景下,用戶受控的PCF/PCRF設備有所不同,獲取策略管控數據的方式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1)4G終端在4G覆蓋下,由PCRF/SPR(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Subscription Profile Repository,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簽約數據倉庫)進行數據策略管控,SPR保存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此場景為4G網絡現狀;
(2)5G SA終端在5G覆蓋下,由PCF/UDR(Policy Control Function/Unified Data Repository,策略控制功能/統一數據倉庫)進行數據策略管控,UDR保存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此場景為5G網絡目標狀態;
(3)5G SA終 端 在4G覆 蓋 下,當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移動管理實體)不按終端能力選擇UPF(UserPlaneFunction,用戶面功能),僅選擇PGW(PDN GateWay,PDN網關)時,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SPR需要保存或能獲取到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
(4)5G SA終端在4G覆蓋下,在MME基于終端能力選擇UPF時,會將5G SA終端的會話錨定至UPF,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UDR需要保存或能獲取到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
因此,4/5G策略數據融合方案的核心為:2/3/4G用戶不換號升級為5G用戶后,無論5G用戶在4G覆蓋還是在5G覆蓋下,無論5G用戶受PCF/UDR管控還是受PCRF/SPR管控,都能獲取到與升級前相同的策略管控數據,管控體驗在4G和5G網絡下保持一致。
(1)建設方案
本方案新建4/5G兩融合PCF/UDR,將現網SPR中的策略管控數據全部搬遷至新建的UDR設備中,同時調整BOSS、信令路由,由新建的4/5G融合PCF/UDR負責所有4G用戶和5G用戶的策略管控,從而替換現網PCRF/SPR。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4/5G融合策略數據目標方案
(2)策略數據存放方式
在本方案中,BOSS系統僅與新建的UDR相連,隨著PCRF/SPR退網,不再與現網SPR相連。新建PCF/UDR融合設備既承擔5G PCF/UDR功能,又承擔4G PCRF/SPR功能,4G用戶和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均存放在UDR中。
(3)策略控制實現
在本方案中,4G用戶在4G覆蓋下,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本方案新建PCF/UDR設備是4/5G融合設備,承擔PCRF/SPR功能,存放有4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用戶在5G覆蓋下,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本方案新建PCF/UDR設備是4/5G融合設備,承擔PCF/UDR功能,存放有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用戶在4G覆蓋下,在MME不按終端能力選擇UPF、僅選擇PGW時,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本方案新建PCF/UDR設備是4/5G融合設備,承擔PCRF/SPR功能,存放有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終端在4G覆蓋下,在MME基于終端能力選擇UPF時,會將5G SA終端的會話錨定至UPF,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本方案新建PCF/UDR設備是4/5G融合設備,承擔PCF/UDR功能,存放有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可以實現策略管控。
本方案為4/5G融合策略數據目標方案,新建設備不受現網設備廠家捆綁限制,可引入競爭。但是,本方案用戶數據、策略數據遷移和網絡調整工作量大,且由于各廠家策略數據均采用私有方式進行編譯、調配,異廠家搬遷替換需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量大、實施周期長、出錯風險高、難以保障數據一致性和網絡質量。另外,新建PCF/UDR設備規模需按現網PCRF/SPR規模進行建設,一次性投資高,機房、配套壓力較大。
(1)建設方案
本方案需要升級現網負責數據業務的PCRF/SPR,并新建同廠家PCF/UDR,新建設備與現網設備通過同廠家內部接口相連,形成4/5G融合的策略控制設備,以支持現網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使用5G SA。方案如圖3所示。

圖3 PCF/PCRF同廠家混合組網方案
(2)策略數據存放方式
本方案中,BOSS系統僅與UDR相連,不再與現網SPR相連。現網存量4G用戶開通5G時,5G簽約數據寫入UDR,并且通過UDR和SPR之間的廠家內部接口將該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從SPR遷移到UDR,SPR中不再有該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若現網4G用戶辦理4G業務變更(非5G),BOSS仍然訪問UDR,UDR將該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由UDR和SPR之間的內部廠家接口傳遞給SPR,仍保存在SPR中。即,4G SPR中僅存放純4G用戶(未開通5G)的策略管控數據,一旦用戶升級為5G用戶,則SPR中不再存放該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該用戶策略管控數據通過SPR和UDR之間的內部接口傳送并存放至UDR中,UDR中存放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
(3)策略控制實現
本方案中,純4G用戶(未開通5G)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SPR中,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UDR中。4G用戶在4G覆蓋下,仍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4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仍存放在SPR中,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用戶在5G覆蓋下,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UDR中,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用戶在4G覆蓋下,在MME不按終端能力選擇UPF、僅選擇PGW時,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由于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UDR,此時通過SPR和UDR之間的同廠家接口從UDR獲得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從而實現對用戶的策略管控;5G SA終端在4G覆蓋下,在MME基于終端能力選擇UPF時,會將5G SA終端的會話錨定至UPF,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UDR,可以實現策略管控。
本方案策略遷移快速安全,可操作和可實施性強,可滿足SA快速商用的要求。新建PCF/UDR設備規模可按5G用戶發展逐年建設,初期投資低,機房配套壓力小。但是,本方案需要選擇與現網數據PCRF/SPR同廠家PCF/UDR設備進行建設,缺乏競爭性,且需升級改造現網傳統平臺PCRF/SPR,對現網設備存在一定的改造工作。
(1)建設方案
本方案中,新建與現網數據PCRF/SPR同廠家或異廠家的PCF/UDR設備,新建設備與現網設備無接口相連,BOSS與UDR和SPR均相連,形成4/5G融合的策略控制設備,以支持現網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使用5G SA。方案如圖4所示。

圖4 PCF/PCRF BOSS雙開方案
(2)策略數據存放方式
現網存量4G用戶開通5G時,BOSS向UDR發送該用戶簽約,SPR中該用戶原有的簽約保持不變。后續該用戶進行策略管控數據變更時,BOSS需要對SPR和UDR進行雙發,保持兩邊策略數據一致。對于未簽約5G的用戶,BOSS可保持現狀,僅向SPR發送簽約。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由SPR和UDR共同存儲,4G用戶策略管控數據僅由SPR存儲。
(3)策略控制實現
本方案中,純4G用戶(未開通5G)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SPR中,5G用戶的策略關公數據在SPR和UDR中均由存放。4G用戶在4G覆蓋下,仍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4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仍存放在SPR中,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用戶在5G覆蓋下,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UDR中,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用戶在4G覆蓋下,在MME不按終端能力選擇UPF、僅選擇PGW時,由PCRF/SP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由于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在SPR中也有存放,可以實現策略管控;5G SA終端在4G覆蓋下,在MME基于終端能力選擇UPF時,會將5G SA終端的會話錨定至UPF,由PCF/UDR進行數據策略管控,5G用戶的策略管控數據存放在UDR,可以實現策略管控。
本方案引入了PCF/UDR設備競爭,新建PCF/UDR設備規模可按5G用戶發展逐年建設,初期投資低,機房配套壓力小。BOSS側實現5G用戶策略管控數據在SPR和UDR的同步,改造簡單便捷,可以滿足5G SA快速商用需求。
4/5G融合策略數據目標方案、PCF/PCRF同廠家混合組網方案、BOSS雙開實現4/5G策略數據融合方案均可實現2/3/4G用戶不換號升級為5G用戶后獲取到與升級前相同的管控策略,管控體驗在4G和5G網絡下保持一致。三種方案各有優劣,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4/5G融合策略數據方案分析

?
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在不同建設階段、不同省份分別采用了上述三個方案,成功支撐“不換卡、不換號、不登記”使用5G。
本研究以用戶“不換號”使用5G SA網絡為目標,遍歷了4G終端和5G終端的漫游接入場景,找到了4/5G融合策略數據方案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分別闡述了4/5G融合策略數據目標方案、PCF/PCRF同廠家混合組網方案、PCF/PCRF BOSS雙開方案三個4/5G融合策略數據方案,通過對三個方案進行對比和分析發現,PCF/PCRF同廠家混合組網方案和PCF/PCRF BOSS雙開方案均可作為5G SA建設初期的解決方案,可避免大規模策略管控數據搬遷貽誤5G用戶發展,可根據5G用戶發展逐年投資,隨著5G用戶的逐步擴大,可將4/5G融合策略數據目標方案作為5G SA終期目標方案,實現全量策略數據搬遷至4/5G融合的PCF/SPR設備,使得網絡組織更加簡潔與高效。
專利名稱:—種4/5G策略控制數據融合的方法與裝置,專利號:202110467450.1。
獲獎情況:該項目在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勞動競賽中獲得“5G領跑創新進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