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榮
我園是一所農村省級示范幼兒園,多年來,一直重視幼兒美術教學研究,先后進行了“鄉鎮幼兒園地方資源開發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鄉村四態生態課程”實踐與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藝術文化的非凡魅力,既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增進家園合作,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將不斷創新幼兒園美術教育,積極構建以“生態藝苑”為教育特色的園本美術課程,努力打造農村美術教育特色樂園,實現“環境”與幼兒的“對話。
一、美術教育特色樂園創設原因分析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 。陳鶴琴先生很早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觀念。美術教育,對幼兒創新潛能的開發具有的積極作用,被現代教育所公認。
我們的幼兒園坐落于美麗的嘎呀河畔--天橋嶺鎮,這里四季分明,資源豐富。鑒此,我園選擇了石頭、黃泥、木段等作為幼兒美術的主流材料,無論是石頭上作畫、還是泥工建構或是木段立體組合,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較獨特且充滿吸引力的美術活動,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審美情趣。
二、明確特色發展目標更新教育理念
我園從實際出發,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圍繞“如何創建特色品牌園所”“特色課程”等問題,多次組織全園教師進行內容審議,并邀請州、縣教育局分管領導來我園指導,確立“科研興園、特色立園”的辦園目標,將“生態藝苑”特色教育主線、一園一品實施方案、《鄉村幼兒園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創意美術的實踐與研究》課題開展,以講座形式分別向全體教師進行了完整的解讀和問卷調查,使全園教師統一思想,更新理念,明確目標,深刻了解我園的辦學理念、發展方向。
三、研究美術課程資源推進課題研究
天橋嶺鎮有獨特的風俗民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園圍繞鄉村文化、資源,師幼共同探討,教師加以引導、啟發,孩子們自主欣賞、探究、體驗了過程,并在體驗中收獲,逐步開發了本土化教材。全園教師積極參與,依據課題研究的方案、目標,系統規劃,制訂各年齡段的研究目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全面推進。
(一)研究目標
1.利用鄉土資源,讓幼兒體驗到接觸自然、獨立創造的快樂,激發幼兒對創意美術活動內容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2.充分挖掘鄉土材料在藝術中的文化和美術價值,探索建構符合本園實際的幼兒美術園本教材。
3.幫助教師積淀文化底蘊,提高教師篩選資源、選擇教材、設計方案和指導教學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二)研究內容
1.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調查分析鄉村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創意美術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形成調研報告,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2.以《綱要》與《指南》為指導,利用鄉土資源為材料,結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與審美趣味,分三個階段進行創作。小班以“玩”作為美術教育活動的重點;中班在游戲中能夠利用不同的鄉土材料組合表現出作品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征;大班主要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美術表現。
(三)課題要求
1.講究實效。課題采用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作品賞析法、經驗總結法、對比實驗法、文獻研究法、實踐運用法、觀察法。
2.保證美術特色活動開展的時間。除了每周的省編教材藝術領域主題活動以外,將每周三下午定為“美術教育特色活動日”。
四、多措并舉提高美術教師綜合素質
(一)專家引領
邀請專家來我園指導,打造特色品牌及課題研究工作。專家們結合我園實際情況,對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研究中應注意的事項等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二)異地取經
2020年,我園與寧波-春曉幼兒園開啟為期一年的“相約云端.共話成長”學習交流活動,2021年5月,我園選派4名教師赴寧波進行園本課程研修。
(三)園本培訓
通過集體學、分組學、相互學及自學,加大研培力度,實行園本課程主題前、中、后審議,給所有老師提拱了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五、利用本土資源打造園所特色環境
在課程創建與實施過程中,我們創設了優美、生動、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環境。走進幼兒園,進入教學樓,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鄉土藝術氛圍,教師、幼兒的美術作品隨處可見,樓梯間、教室里、走廊上,每一件作品都凸顯出濃郁的本土文化氣息和藝術氛圍,體現出課題研究中教師和幼兒不斷成長的軌跡,凝聚著孩子們對于藝術的憧憬和向往。
六、為孩子成長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在本土特色文化研究過程中,我園教師大膽探索本土特色文化與幼兒美術活動整合的多種途徑,生成多個適合各年齡段開展的幼兒美術活動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環境、游戲等進行整合,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一)開展生態美術活動
我們開展了《小木耳大世界》、《小蝌蚪成長記》、《玉米暢想曲》等生態式美術活動,帶領幼兒實地參觀、邀請家長講授養護。
(二)美術特色活動日
每周四是我園的美術特色活動日,有效保證了美術活動開展的時間。我園的本土美術活動豐富多彩,如大班孩子和老師用木段進行《酷木小將》主題,小班孩子用樹枝與彩泥完成《寶貝的花海》,中班孩子用廢舊紙盒制作《家鄉的街道》。我園還會定期舉辦“童心繪家鄉.童畫展風采”幼兒本土美術作品展、“美術小記者”活動,為孩子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七、家園合力助推園本美術特色發展
我們通過家長助教團、家長義工、特色活動展示,讓他們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參與活動。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還有意識地帶領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收集廢舊無毒材料,共同制作孩子喜歡的作品,與孩子共同得到美的熏陶。在特色活動創建中家長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合作者,他們和孩子一起體驗著美術創作的成就感,體驗著與孩子交流的幸福感,感受著孩子成長的快樂。
綜上所述,我園通過創設美術特色建設,培養美術特色型教師初見成效,一系列的美術特色活動使孩子們受到了本土文化的良好熏陶、培養了興趣和愛好、美術潛能得到充分發掘,也使我園的辦園特色日益鮮明,園所品質不斷提升,成為幼兒健康成長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