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斌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強調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重視個體差異,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任務驅動教學,任務設計比較重要,既要注意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又要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任務完成階段要努力激發學生興趣,采用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相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注重學生個性,培養創新思維;任務評價要強調激勵性,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多角度、多層次及時評價。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教學 ?應用
雖然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已比較廣泛,但是教學效果和預期仍有較大的差距,也出現了一些困惑,比如任務設計脫離實際且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自主學習指導不到位、協作監督缺失、效果評價形式單一等,導致優勢不能充分的發揮。我們要積極實踐,探索較為有效的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特點
初中信息技術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其主要特點是:
(一)基礎知識點廣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都是選取信息技術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教學內容,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但其系統的理論知識較多、較廣。
(二)實踐性強
學好信息技術,需要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要想練得一身技能,就需要大量的上機實踐,以鞏固操作技能。
(三)個體差異大
由于地區差異、家庭情況差異及個體的差異,初中信息技術學生的學習效果受主客觀條件制約比較明顯,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有較大差異。
(四)創新要求較高
學生是有思維有個性的人,而要求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進而體現創新思維。
二、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價值
(一)提倡教師主導,有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主線是任務、主導是教師、主體是學生。老師精心設計驅動任務,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協作的完成任務,能充分的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二)重視個體差異,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務驅動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每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認知水平、學習風格、性格等方面的差異,老師了解這些差異后,才可能設計出和大多數學生相適宜的分層任務,助力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注重過程性評價,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任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的能力,促使其計算機操作水平的提高,最終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應用探析
(一)設計驅動任務
1.注意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
信息技術發展極為迅速,有很多老師覺得新奇的事物或技術,學生卻不感興趣。這就要求老師們要主動去了解對學生的生活以及興趣愛好,以便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優質的任務,豐富教學。
2.注意精選任務內容
信息技術是實踐性、技術性比較強的學科,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其重要。優質的任務會吸引學生努力去嘗試,去探索,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3.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每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認知水平、學習風格、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因此,設計任務時,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相適宜的分層任務。
4.要考慮任務的系統性
因為信息技術知識,前后章節是有關聯的,是比較系統的。如果設計任務時不考慮知識的前后聯系,那么學生就很難形成系統的認知。
(二)呈現任務
1.內容的呈現
老師可以在講解前呈現結果,勾起學生探索任務前后素材變化原因的欲望,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初步了解任務,為后續學習做準備。
2.呈現的方式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因此,老師可用采取各種有趣的情景引入方式呈現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完成任務
完成驅動任務是學生積累知識、鞏固技能、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老師需要給足學生思考、嘗試、交流討論的時間,此階段可以結合以下兩種方式引導學生完成任務:
1.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此階段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己大膽操作實踐,體驗成功與失敗,從而正確理解相關知識,尋到問題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當學生遇到困難或困惑時,不要直接告訴其捷徑,而應該提醒告訴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如告訴其查什么資料,應注意什么等)
2.引導學生協作學習
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每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認知水平、學習風格、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將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與操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風格和性格差異較大的學生安排在同一學習小組,一般四到五人一組,圍繞任務中的問題相互協作的學習。在協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意指導優生如何去帶動后進生學習。
四、任務驅動評價原則
為檢驗教學效果,需要對任務驅動模式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通過評價找出問題,調整改進,為之后教學提供指導和借鑒。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評價要強調激勵性
評價學生要注意多找觀察,多找學生的閃光點,老師不應該吝嗇自己夸獎,多給予學生激勵、正面的評價,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指出不足時,也要注意語氣和用詞,點到為止,保護好學生的自尊。
(二)要注重過程評價和自我評價
學生完成任務的結果要有,但一次次努力、一點點成長的過程和自我認知成長更值得尊敬。因此老師們應該注重過程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引導學生學會邊實踐邊反思、發現自我、懂得欣賞。
(三)要采取多維度的評價方法
同一個任務,學生的思考角度個有不同、知識技能的把握也各不相同,那么結果也會各具特色,老師要善于多角度、多層面的去評價。特別要多引導、多鼓勵后進生,使其樹立信心。
(四)評價要及時,并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和捕捉學生的進步,及時評價,及時的肯定學生,這樣能更好的激勵學生進步,一定不可“秋后算賬”。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時,切記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驅動任務設計既要了解初中學生特點,注意取材于學生生活,又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任務的系統性;任務完成階段要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采用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相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任務評價要強調激勵性,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多角度、多層次及時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