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宗娟 胡笳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利用英文報刊受到了一定的關注。然而,從社會到學校,還沒有充分利用英文報刊來提升高中生的英語閱讀素養,還沒有意識到真實語料對于語言教學的價值。筆者多年來在日常教學中堅持使用英文報刊,取得了顯著的收獲。本文旨在通過進一步闡述英文報刊教學的必要性,呼吁更多學校和學生認識到其重要性,并盡可能把報刊教學納入學校英語教學的日常活動中去。
關鍵詞:報刊閱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持續默讀
作者簡介:展宗娟,胡笳,甘肅省嘉峪關市酒鋼三中。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和社會的不斷變革對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是回答了這一問題,并為教育教學工作指明方向。就英語學科而言,課程目標已由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變為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顯然,若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僅僅依靠多年來一成不變的教科書是很有限的,教師積極利用生活中的英文素材作為補充則是必由之路。于是,報刊閱讀在提高學生語言素養方面越來越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報刊教學始于20世紀50年代,已有七八十年的發展歷程,最具影響力的要數美國的國家級項目NIE,即“Newspaper In Education”。在各大報社,尤其是The New York Times的宣揚和竭力推動下,報刊教學在美國已經被開發成大學、中學甚至小學的課程資源,同時在被推廣至更多英語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為確保報刊教學在課堂上的使用效果,NIE項目專門在高校組織工坊,培訓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利用報刊。許多學者和語言學家研究并發表著作,闡述了報刊作為輔助的教學資料所具備的獨特優勢。Byer, Jennifer為教師編寫了手冊,簡要介紹了報刊在聽、說、讀、寫方面的不同教學辦法。美國大學教授Wayne Wanta和他的學生Patricia Brierton撰寫論文聚焦課堂上的報刊閱讀活動在培養學生語言技能和后期閱讀習慣方面的重要作用。Paul Sanderson分析了報刊的不同欄目特征并提供了在課堂上使用報刊進行教學的具體建議的實施辦法,強調了任務設計在課堂報刊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他們的研究為筆者的探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指導方針。
把英語報刊引入英語教學不僅得到許多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學者認可,也得到了一些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教學的學者的青睞。1999年,日本學者Kenji Kitao研究了英語報刊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使用策略,并撰寫出版了教材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Newspapers, 書中呈現了讀報刊學英語的優勢并為學生提供了閱讀英文報刊的辦法和建議,指導教師如何在報刊中進行選材和組織練習。阿爾巴尼學者Laureta,Vavla就報刊在課堂上的使用做了問卷調查,發現普遍學生偏愛于通過報刊來學習外語,而教師則不然,原因在于:一方面,報刊教學在備課和授課中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另一方面,教師們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報刊閱讀的優勢。為此,他進一步闡述了報刊的優越性,尤其在學生迷戀視頻傳媒的背景下,借助報刊增加課堂趣味和吸引力的意義。
在國內,報刊教學及其研究首先進入并主要集中在高校,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報刊教程,一些專供高校學生報刊閱讀使用的教材也先后推出,如由端木義萬編寫的《英美報刊閱讀教程》、周學義主編的《英美報刊選讀》。這些著作所選文章體裁多樣、涉及面廣,內容包羅萬象。近年,英文報刊也逐步進入初高中課堂,尤其是在東部地區使用較廣。國內多家英語報社積極開發適合中學英語教學的英文報紙,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二十一世紀中學生英文報》,它選擇英文報刊教學研究作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經常召開年會,邀請著名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把英語報刊引入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專家深入研究報刊閱讀的教學,從不同角度對報刊教學方法和學法,選材標準及其影響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教學。華東師范大學碩士朱丹的論文《高中英報刊閱讀教學的碩士學位論文研究》以圖示理論和的輸入假設理論為依據,探討了英語報刊閱讀三段式閱讀教學模式和六步閱讀策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華東師范大學碩士李愛萍的論文《利用英文報刊,輔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探討了英文報刊教學對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此類研究對于推廣報刊閱讀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只有進一步認識到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多學校和一線教師才能夠采取行動,把報刊閱讀融入英語教學的具體環節中。
二、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由于各種客觀因素,英語教科書作為實現教學目標,實施教育理念的載體,多年來一成不變,教學內容陳舊又與學生的生活相脫節,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制約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發展,因此,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顯得必要而迫切。例如,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2,Unit2 “The Olympic Games”,該單元的Reading部分講述的是2008年將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的話題,用的是將來時態,相當有穿越感。固然,教科書的更新是有限的,涉及因素太多,但是作為教材的使用者,教師完全可以給學生補充新鮮出爐的、有時代感的、與學生真實生活密切相關的語料和素材,這對于為學生創設語言學習情境有實際的作用。
其次,大多教師視教材為圣經,不能也不敢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減和補充,為擴充詞匯量,提高閱讀量,動輒題海戰術,各種刷題,枯燥、乏味,不能調動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熱情,無法為學生語言學習提供充分的語境和機會,忽視了真實語料在閱讀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高中階段應試教育嚴重,多數教師教學形式和方法缺乏創新性,往往側重語言結構、語法知識點等此類所謂“干貨”的提取和羅列,脫離語境,淡化了語篇整體閱讀的環節,這一現象根源于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未從知識本位轉向育人本位。
這些因素最終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較低,在提高跨文化意識、創新思維和良好個性培養等方面更是獲益不豐,沒能為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素養。這是筆者在一線教學中體會和觀察到的,也是筆者迫切期望得到改善的問題。于是,經過反復查閱文獻和學習教育教學方法理論,筆者嘗試把英文報刊應用到課堂內外,探索可操作的各類方法和活動,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素養。
三、英文報刊教學的價值
針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報刊閱讀是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
首先,報刊作為一種真實的語料,能夠為學生開展真正的閱讀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Nunan認為“真實”材料指任何一份不是專門為語言教學的目的而編寫的材料。2001年中國日報社創辦了我國第一份面向中學生的英語時事周報——《世紀英文報》高中版。該報分年級發行,具有英文報刊的許多顯著的優點,并以其獨特的視角,為中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生機、妙趣橫生、富有感染力的閱讀空間和語言背景,有利于學生語言學習中意義的構建,值得教師探索可行的辦法將其融入教學。
其次,考慮到我校地處西北地區,以及學校寄宿制的實際情況,和學生迷戀網絡的現實問題,英文報刊閱讀無疑即為學生提供了提高閱讀素養的機會,更為學生較為封閉的生活打開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和廣泛意義。當然,手機等電子產品能提供更多有關英語閱讀素材的應用,但是,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幾乎無法解決,如何在日常教學中隨時開展閱讀而不受手機上其他服務的影響?如何管理學生對手機的使用?顯然,可以隨時展開并握在手里專心閱讀的紙質報刊是既能吸引學生,又能保證專注力的有效素材。
最后,基于報刊語料的特殊優越性,高中英語報刊課不僅具有良好的語言教學價值,而且具有理想的素養教育價值。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提出見解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報刊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擁有積極的閱讀體驗,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然而,把報刊有效加以利用并非易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探索可行的方式方法。
四、報刊融入英語教學的策略
考慮到高中課程安排以及學生作息節奏等現狀,結合實際教學,筆者選用了兩種方式把報刊閱讀融入課堂中。
持續默讀。每日英語課預備鈴開始,進行持續默讀(sustained silent reading),不同于教科書上閱讀文的處理方式,該閱讀不附加閱讀任務和要求,每周發放一期報刊,由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欄目和文章,在5-8分鐘內快速閱讀,讀后只需要在文章下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可多可少。此外,鼓勵學生在早晚讀期間,把自己閱讀過的、喜歡的語篇反復朗讀,消化并重點收集喜歡的字、詞、表達方式和美句,用于日后溫習。持續默讀是語言的習得植入,有利于實現自由自愿的閱讀,閱讀過程中學生有機會快速瀏覽圖文和標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開始主動閱讀,并自覺利用上下文語境推斷新詞詞義,提高猜詞能力,形成積極的閱讀態度。研究表明,持續默讀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專注于語言所表達的信息本身,更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的流利性,最大化沉浸在目標語言的思維方式中進行思考和閱讀,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
分配閱讀。在進行了5天持續默讀后,學生在周六利用一堂課的時間,分組進行閱讀任務,開展小組閱讀活動。分為三個環節,首先,5人一組并指定一名leader,由組長組織分配一期報刊的版面,組員自行選擇文章,保證每個成員讀到不同的文章。然后,開始閱讀并撰寫100字左右的梗概及個人感想。隨后是分享時間,每個組員給其他4位成員口頭講述讀到的故事及個人感受,并推選出本組最佳故事講述人。最后邀請2-3位最佳故事講述人在全班進行分享。整個環節,學生積極踴躍,在與同學的合作互動過程中,完成了聽、說、讀、寫四個不同技能的訓練。
這兩種策略是筆者在一線教學過程中,觀察、分析學生學習現狀,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結合實踐,探索出來的,在實際教學中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了英語閱讀習慣,提升了學生(尤其是西部地區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而且,直接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筆者所執教的嘉峪關市酒鋼三中位于甘肅大西部,經過高一高二和高三第一學期,總共兩年半的報刊閱讀后,學生高考英語平均分為138.5分,最高分為147分。
五、結語
新課程改革進一步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學科教學絕不僅限于給學生教授孤立的詞匯和語法的用法,更要以育人為目標,以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為己任,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較為真實的語料和學習機會。經過筆者5年的實驗,無疑,英文報刊作為最具時效性,時代性,廣泛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閱讀材料,能夠有效補充并輔助教科書的不足,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擴大了真實語料的閱讀量,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是一種成熟的,值得普遍推廣的教學方式。不同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有必要根據學校課程安排,把英文報刊閱讀與日常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Cheyney A B.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through the newspaper (3rd ed.)[M].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1992.
[2]端木義萬.報刊教學與外語教改[J].外語研究,2005(1):36-39.
[3]侯淑菊.21世紀報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4]邱宏.持續無聲默讀對培養高中生英語閱讀習慣的影響[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1):35-39.
[5]齊莉.英文報刊閱讀運用于高中閱讀教學的行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
[6]王瑞妮.英文報紙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7]羅少茜,張玉美.英語閱讀教學新模式理論與實踐——以持續默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J].基礎教育研究,2016(7):50-53.
[8]王薔.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19-23.
[9]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福建教育,2016(23):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報刊教學在培養高中生英語閱讀素養方面的行動研究”(課題立項號:課題GS(2018)GHB36)的研究課題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