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秀
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很多幼兒園開始重視和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更好地弘揚民族藝術,傳承地域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對于幼兒的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幼兒環境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事業,它的意義不僅在于對各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培養幼兒的思維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一、幼兒園環境教育與地域文化陶冶效能
在幼兒教育中,體現地域文化的特色,我們應該做到將地域文化融于幼兒生活中。在潛納默化中,引導幼兒走進地域文代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讓地域文化走進園本課程,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給幼兒創設廣闊的發展空間。鼓勵家園協調配合,形成幼兒教育的合力。在突出從以幼兒活動為主體的基礎教育上.我們可以讓家長直接和間接地參與到地域文化教育活動中來,在現代幼兒教育中,我們應當是全方位的,應當是更加貼進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幼兒教育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要以游戲和生活相整合的形式,來融入幼兒的學習生治中,使幼兒真正得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和教育資源,實現幼兒個體的真正發展,幼兒園環境創設,在與利用環境進行教育的,充分利用環境中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和因素。對幼兒進行形象、生動、直觀而又綜合的教育,幼兒園的環境是有保育和教育兩大教育功能。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有目標相一致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適合性原則、挑戰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安全性原則,注重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過程的體驗,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認知有一定的激發性。使幼兒處于積極的探究過程中,在實際動手操作和觀察環境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夠促進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的發展。
二、環境教育可以成為有效的學習方式
環境的多變性是不可控的,所以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是環境教育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幼兒教育,弘揚文化,開展地域文化”只是課程的體現,而在生活中,我們要讓幼兒在一種寬松、安全的環境下進行保育與教育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的能力,以及幼兒主動發展的教育形式。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應該給予幼兒充分地尊重與關愛、包容與接納、支持與激勵,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健康愉快地成長!
環境,作為一種隱性的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碍h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應向大自然、社會、地域文化和群眾學習,使幼兒園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緊密相連形成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