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波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實踐,從“從日常生活出發”“鼓勵學生思考”“呈現真實案例”“創設直觀氛圍”以及“參與多彩實踐”這五個方面入手,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巧妙引入方法進行了闡述與探討,旨在做好知識傳遞的同時,培養學生成為符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途徑
一、從日常生活出發,巧妙滲透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很多內容來自生活,因此,教師應立足社會生活實際、挖掘可用的教育素材,在做好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引導學生建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概念、內涵思想等的深刻認知。
例如,在教學《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時,我便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種種文明與不文明的現象。學生年齡雖小,但是其社會生活經驗也較為豐富,因此,對于這一任務的設置,他們在略加思考后便很快能一一說出。有的學生一口氣歸納了生活中很多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不文明現象,比如公共場合外放音樂,并且很大聲,絲毫不顧及周圍他人;不遵守交通法規,闖紅燈、不走斑馬線……。還有的學生努力尋找生活中大家遵守公共規則美好的一面,比如電影院觀影時將手機調成靜音,接打電話時也快速走出去,到外面接打電話……待到學生發言完畢后,我引導他們進行對比,上述對比鮮明的行為中哪些行為是正確的,是我們應當去做的,哪些行為是不恰當的,是我們應當摒棄與改善的。在鮮明的對比中,學生很容易就能辨明是非,知道什么行為是可取的,什么行為是不可取的,不可取的原因在哪兒,應當如何規避等。就這樣,《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這一節知識便被學生以一種輕松的方式所理解與接受,也在他們心中巧妙埋下了“文明”的種子,引導他們做文明事,成為文明的人。這樣一來,在課堂教學中,在師生互動的探討中,“文明”教育的效果便有效達成了。
二、鼓勵學生思考,巧妙滲透
單純依靠教師傳遞來的知識,學生的認知會較為淺顯,并且學生的思考能力也沒有得到好的發展。因此,我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置身于這一情境之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建立起對所學知識的深刻認知與理解,與此同時鍛煉與發展自身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我們受法律保護》時,我便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受法律保護,那我們還需要遵守法律嗎?”這一問題看似簡單,但涉及的是法律的權利和義務兩個辯證的方面。在向學生設置這一問題后,我鼓勵大家認真思考,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針對所給定的問題進行探討。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我們受法律的保護,與此同時,也必須遵守法律”,并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以過馬路這一再平常不過的現象為例,我們享受法律的保護,當我們出現了事故時,過錯方要對我們進行賠償,這是法律保護我們的一面,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遵守已形成的交通規則;當我們不遵守交通法規及其相關規定時,法律也會對我們予以相應的懲罰”。在這個學生的觀點被提出之后,其他學生也紛紛表示認可,并給出了眾多與之相關的事例加以輔助論證。像“消費者購買的物品不合格時,我們可以向商家申請退款或者換貨,這是法律對我們的保護;但我們也要遵守法律,不能在買到物品后故意將其損壞,再找商家賠付,這樣的行為是不在法律保護范圍內的,同時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就這樣,在相互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學生迸發出集體的智慧,這推動他們更好地認知法律,能感受到法律所給予我們的保護,也能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為人處世,即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而這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提倡的“法治”不謀而合。引導學生探究,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價值由此得以充分凸顯。
三、呈現真實案例,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真實案例,便是真正發生的案例,這些案例有跡可循,有據可依,其巧妙運用更能發揮誘發感官共鳴、深化認知的良好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對一些真實的案例也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出發,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便應當有意識地挖掘真實案例中可用的教育素材,以此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熏陶與引導式教育。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我們生活的國家是和平、安定的,卻不知這是無數守護國家邊界的人用鮮血與生命所換來的。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他們自出生以來便生活在幸福、和平之中,這都使他們很容易將所擁有的幸福生活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不加珍惜。為此,在教學《我們神圣的國土》時,除了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教材上的知識與內容,我更有意識地向他們講述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們的英勇事跡:2020年4月以來,某鄰國外軍蓄意生事。對于這一情況,我國邊防官兵首先采取了友好溝通的行為,但鄰國外軍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這是對我們國家領土完整的嚴重挑釁。為此,我國邊防官兵勇敢還擊,用熱血與生命守護了我國領土的完整,詮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錚錚鐵骨與尊嚴。但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官兵也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終結,一個個烈士離我們遠去,但他們保家衛國,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踐行對祖國熱愛的一腔真心與壯志豪情卻永遠留在無數人的心中……這是真正發生的事情,因此,更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強烈情感沖擊,不少人更是在聆聽我所講解的英雄事跡時留下了眼淚。由此,學生對英雄的尊重與崇拜之情,對國家與民族利益的堅定維護之情,以及熱愛國家的壯志豪情都會被深深激發與調動起來。如此一來,便在無形之中強化了“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并且深深扎根于學生心間。
又如,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愛崗敬業的優秀員工,因此,“敬業”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要求每一名奮戰在基層的員工都要敬業。我在教學中便有意識地為學生講解了那些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愛崗敬業并做出巨大貢獻的員工的優秀事跡。這其中,有家喻戶曉的袁隆平院士幾十年如一日研究雜交水稻,顯著提升水稻畝產量的案例;有扎根身上,用愛心、真心守護大山里的女孩,為大山的女孩送去愛和希望的張桂梅校長……。當然,更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卻始終奮斗在行業一線的普通大眾,像每天凌晨打掃衛生的環衛工,像來往于各個小區為人們送去物品的快遞員……這些案例讓學生意識到愛崗敬業背后的深刻內涵,懂得了“干一行、愛一行”的道理,從而更加堅定他們日后也要像案例中這些人一樣認真對待自己工作的信念。“敬業”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巧妙滲透,且獲得了預期中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創設直觀氛圍,巧妙滲透
當前已處于信息化的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教育教學領域也積極引進信息技術手段,借助其組織與開展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直觀思維占據優勢,更喜歡直觀化、生動化、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因此,無論是從時代發展的特點來看,還是從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教師都可以立足實際情況合理引進信息技術這一手段,并借此達到預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這一點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時,更得以充分彰顯與體現。
例如,在教學《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這一單元時,我就有意識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不同時期的視頻短片。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一次次戰爭的爆發到其后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到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等,從推翻封建清王朝的統治到建立中華民國,從袁世凱竊取中國革命的勝利果實妄圖恢復帝制到短短21天就被推翻,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從新中國的成立到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等,一幀幀畫面映過,一段段視頻播放,都讓生活在現如今和平、幸福時代的學生認知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如此一段屈辱的歲月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奮斗的歷程,而也正是由于我們現如今強大了、富強了,我們才能保護自己,才能避免被其他國家肆意侵略。當這一認知被學生深刻記憶在腦海中時他們會意識到富強之難能可貴,他們會更加認可我們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偉大成績,也會更加擁護黨的領導。而這顯然便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所提倡的“富強”的內涵與本質。借助信息技術,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巧妙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性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五、參與多彩實踐,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于學到的內容,學生還需要積極付諸于實踐,從實踐中得真章。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還可以嘗試著引領學生組織與開展不同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體驗、經歷與感受的過程中更扎實地夯實學習基礎,與此同時,對自己的三觀、行為習慣、法治意識等進行有效的塑造。
例如,我曾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觀察與發現社會生活中所存在的那些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的種種現象。帶著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學生認真地觀察著,也在此過程中進行認真的思考,大家發現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卻溫暖人心的一系列行為。像公交車上的年輕人給懷孕的準媽媽禮貌讓座,而被讓座的準媽媽也向讓座的年輕人表示真誠的感謝……這些生活中的美好現象都讓學生感受頗深,也讓他們明白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社會,這對他們更好地了解“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并能在自身的實際行為中去積極踐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應當考慮實際學情,探索便于操作且高效可行的方式方法,以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真正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積極主動的行為,去規范、去踐行、去貫徹,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成為推動學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與支撐性力量!
【參考文獻】
[1]趙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策略[J].基礎教育課程,2019(5):7.
[2]李長珍.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J].文淵(高中版),2019(7):430.
[3]鄭文.道德與法治課堂:不僅僅是單軌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滲透學科例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1.
[4]黃登翠.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道德與法治教學[J].讀與寫:中旬,2021(6):1.
[5]陳燦輝.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甘肅教育研究,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