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
棋是一根打開幼兒智慧的啟智魔杖。幼兒在對弈時,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受沖擊、快速反映,變幻無窮,從而鍛煉大腦的思維開發智力。故我們以棋類游戲的創造性玩法為啟迪幼兒智慧的途徑,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讓幼兒在玩棋的過程中,享受游戲棋帶來的樂趣,同時最大化地啟發幼兒的智慧。
如何體現享受的過程我們將抓手定義為“創造”。創造能力是人類最寶貴、最富有價值的財富。人類的進步和發展都源于創造力。根據人的心理、生理發育特點表明,幼兒期是培養和發展創造力的關鍵時期。所以作為啟迪幼兒智慧的途徑,我們以棋類游戲的創造性玩法為途徑,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讓幼兒在玩棋的過程中,享受游戲棋帶來的樂趣,同時最大化地啟發幼兒的智慧,使幼兒在學海的航道上越走越遠。
一、低結構材料促使幼兒在創造中發展思維的想象力
低結構材料是指結構化程度相對較低,它的可變性強,內容寬泛。低結構材料沒有具體的形象,沒有具體的使用方法,也沒有明確的玩法。正因如此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與興趣,對材料進行隨意組合,也可以對同一種材料實現多種玩法。抓住低結構材料的這一特征,我們在棋區提供了多種可供幼兒搭建棋盤、制作骰子、棋子的小物件,如:雪花片、各種圖形的亞克力片、各種小積木、磁力紫霞片、各種骰子等,為幼兒的創造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實踐過程中幼兒會根據自己的想法與興趣,根據自己積累的相關經驗,對材料進行隨意組合,設計各種不同的游戲棋路徑。他們設計的游戲棋路徑包括有一個起點一個終點的多通道路徑;一個起點沒有終點的循環路徑;多個起點一個終點的路徑;有起點有終點,沒有路徑。真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呢!在這樣的探索與創造過程中發散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且通過分享交流、符號表征等形式將設計的游戲棋路徑進行推廣,打破幼兒思維的固定性,發散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二、經典棋經驗促使幼兒在創造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隨著幼兒棋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棋經驗的不斷積累,在游戲棋的實施與開展過程中,也常常會運用已有經驗來解決玩棋過程中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經典棋已經流傳了千百年,它的精髓不言而喻,對經典棋玩法即規則的掌握有助于幼兒在新游戲中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表情棋》是《我自己》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棋。為幼兒提供了16宮格的棋盤,還有一些表情瓶蓋當作棋子。在游戲棋的材料投放時,我們并沒有告訴幼兒如何行棋,而是觀察幼兒會如何行棋。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幼兒大多選擇的是運用《井子棋》《四連棋》的行棋規則和玩法,以誰的棋子先四連成線為勝。漸漸地游戲重復的多了,幼兒開始不滿足與這些棋子的擺弄,特別是開展了情緒繪本故事《我不生氣了》的集體活動后,孩子們對表情的認知經驗進一步擴大,他們開始考慮如何將這一故事內容與游戲棋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討論,孩子們將表情與相對應的事件做成棋子,以將表情與相對應的事件連成一線即為勝。這一系列的再創造,讓《表情棋》的內容不斷得到豐富。在研討的過程中,還有一種聲音傳出,其實表情也分好多種的,也可以作為一種分類來進行游戲呢?比如說都是眨眼睛的表情,是不是可以同一種微表情的連成一線呢!不同的聲音造就了不同的棋子與游戲的內容。這樣的一次次改變讓二期課改的主題背景教學與我們的特色游戲棋特色課程更加融入。從另一方面,也讓幼兒真切地體會到我們的棋子不是一塵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游戲需求不斷地調整,這也是對幼兒想象力、遷移能力、動手能力的一種考驗。當棋子被替換調整,這樣的創新改變也是我們游戲主人的一種體現,當這種主觀能動性隨時隨地地在發生時,就是他們在不斷成長發展的時刻。
隨著游戲輪數的增加,又會發生一些什么呢?
C1:我們總是打平,沒意思,我想要贏啊!
C2:我也想呀,你能不能不防守呀,總是堵住我的路,討厭。
C1:我之前怎么沒想到放到這里呢?這樣我就能贏了。
C2:如果你先放到這里,我會堵住的,我那么厲害。
C1:那這樣玩有什么意思呢?
他們孩子們越來越多掌握了阻擋的技巧,每當出現2連時,就開始阻擊,但是這樣阻擊的后果卻出現多次平局的狀態,這樣的結果讓幼兒漸漸失去了對它的興趣,漸漸失去挑戰的欲望。這可怎么辦呢?
一次意外打開了我們的思路。
C3:我們又要打平了嗎?
C4:好像是的,分不出勝負,下次不想玩了。
突然C3挪動了一個棋子,“哈哈,這樣我就贏啦!”
C4:你賴皮,我去告訴老師!
這樣的一次意外,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教師組織大家一起討論,違反規則固然是錯誤的,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但是我們試想一下,這樣的游戲玩法是否可取呢?孩子們象炸鍋了一樣七嘴八舌。
C5:是呀是呀,這樣能移動,我們是不是就能贏了。
C6:這個移動的方式其實就跟我們玩的對戰棋是一樣的。
C7:我們可以在表情棋里移動棋子嗎?這樣是不是贏得快呀.....
最終《表情棋》的玩法變成:幼兒輪流將手中的四子擺放在棋盤上,待棋子全部放完后,便可移動棋盤上的棋子,按橫豎斜線的方向移動棋子,每次只能移動一格,誰先將四子按橫、豎、斜,任一方向連成一線,即為勝。這一玩法的改變,讓《表情棋》充滿了趣味性,挑戰性,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對此游戲棋的興趣。這一下《表情棋》又變成了香餑餑啦!“這樣好像更難了一點兒呢?我要仔細想一想”,這樣的話從游戲棋區域不斷地傳來,幼兒又一次進入了他們主宰了他們的游戲。看似簡單普通的四連棋,在幼兒不斷游戲的過程中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一物多玩也可以在我們的游戲棋中得以體現。
幼兒在游戲中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疊加、篩選,以解決行棋中出現的問題。。在這樣反復循環的過程中,幼兒不但享受了棋類游戲帶來的樂趣,也使得思維的靈活性得到增強。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孩子的潛能是個巨大的寶庫。”當我們將材料、路徑、棋子、玩法和規則都放手給幼兒時,幼兒創造了無限可能,這才是真正地享受棋類游戲帶來的樂趣,做棋類游戲的主人。同時,在幼兒自主商量探索的過程中,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也不斷地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幼兒在棋類游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思維能力的發展、認知知識的儲備,真正做到智慧的啟蒙。6084100D-29F8-4848-8673-6B2D309A0F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