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已于5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內容從五章四十條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條,增加“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職業教育的教師與受教育者”和“法律責任”三章,內容更加充實,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月6日《人民日報》)
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共有職業學校1.13萬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同時,職業教育發展也面臨新形勢、新要求。從立法層面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針對社會上存在的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和認識誤區,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并規定“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這有利于塑造社會共識,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同時,職業教育離不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強調職業教育必須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并規定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獎勵、稅費優惠等。這有利于深化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揮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可以說,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舉措和成功經驗轉化為法律規范,為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夯實了法治基礎。
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涉及理念轉變、制度創新、體系構建、政策配套等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需要法律的有力托舉,也離不開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從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到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到上線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硬招實招,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施行為契機,相關主體協同配合、同向發力,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定能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