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這是李白調侃杜甫的詩。李白和杜甫曾相見多次,同游梁宋,訪仙問道,再一次相遇時,李白問杜甫: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后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為這一段歲月里作詩太費辛苦。
《西江月·遣興》: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這是辛棄疾醉酒之后寫的一首詩,來看他寫了些啥:昨晚我在松樹旁醉倒,問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恍惚中看見松枝擺動,疑是要把我扶救,連忙用手一推說:“去!”
《國風·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這首詩翻譯過來是這樣的:那個滑頭小伙子,為何不和我說話?都是因你的緣故,使我飯也吃不下。那個滑頭小伙子,為何不與我共餐?都是因你的緣故,使我覺也睡不安。多么可愛的情緒,多么真誠的喜歡。讓人聽了都很開心呢!
《戲問花門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道旁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一個老人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岑參見了,靈機一動,說: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節選)》: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蘇軾最是愛調侃人的,好友陳季常懼內,據說,蘇軾等人經常找陳季常游樂,引得陳夫人發怒。蘇軾這樣形容朋友的夫人:夫人一句怒吼,嚇得手里的拐杖掉落在地,心里一片空白。
《讀詩》: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朝餐。早起乘船,本想流連山光水色,結果卻被那好詩所吸引,讀完了唐詩,讀半山詩集,一個勁地吟誦,如醉如癡,硬是把早餐忘了個一干二凈,就當我把王安石的詩當成了早餐吧!E1E90740-0DC0-4343-A25B-1540B459E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