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白曉娜
從水深火熱的歷史深處到民族復興不可逆轉進程,百年來,科技一直推動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如今,在新興技術的推動下,全球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行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已成為普遍共識。自然,作為交通運輸的樞紐,綜合物流體系中最大的貨物集結點的港口,進行數字化轉型也是大勢所趨。
海運業承載全球貿易中約90%的份額,過去20年,海運貨物總量年復合增長率 (CAGR) 達2.1%,未來3-5年還將持續增長,但港口吞吐量逐年的增加給港口帶來了新的壓力。運力不足、運營成本高、運輸勞動強、人員短缺等問題是港口運輸行業的痛點所在。大型港口是信息交匯中心,需要眾多單位協同運作,故而“港口數字化”的建設水平,也是衡量港口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智能化生產作業”與“數字化運營管理”在港口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愈發重要。
從十幾年前“智慧地球”概念面世起,“智慧+”概念遍地開花,“智慧港口”或者說“數字化港口”無疑是其中重要一環。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智慧港口作業場景對網絡要求十分嚴格,“4G”等有時無法滿足其需求,且信息流動速度慢,共享連接難、智能可視弱也成為其落地的挑戰。傳統運行、資源分散的港口要變得更加高效與智能,就離不開科技的賦能。
2019年,在交通運輸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50 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若干個世界級港口群,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港口生產運營產生巨大沖擊,相關部門及經營人員對智慧港口的認知與發展意愿也逐漸強烈,去年9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將智慧港口建設行動列為主要任務。
2021年10月,華為成立海關和港口軍團,為加快智慧港口的商業落地“添磚加瓦”。軍團成立,以期打破現有組織邊界,快速集結資源,聯合伙伴幫助港口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持續升級,助力打造“安全、綠色、高效”的智慧港口。

華為軍團參考了 “谷歌軍團”的組成模式,即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產品專家、工程專家、銷售專家、交付與服務專家等匯聚在一起,縮短客戶需求與解決方案、產品開發與維護之間的聯結,快速打通簡潔的傳遞過程,減少傳遞中的誤導與損耗。
華為深耕交通行業已20余年,在各方面發展都更加成熟,現如今,華為成立各類軍團如海關和港口軍團,將更加深入到具體細分行業領域,更快速且高效高質地聯合行業伙伴共同服務客戶。
華為的軍團模式,在運作方面,通過一縱一橫提升兩個效率,縱向縮短管理鏈條,讓研發更直接了解行業客戶需求,匹配最合適的技術;橫向快速整合資源,聯合更多伙伴,更高效地為客戶提供場景化的方案。在合作方面,華為本身始終堅持公平、公正、陽光、透明、簡單的合作伙伴政策,聚焦根技術,整合公司優質資源,開放原子能力,從而賦能伙伴,共同深入行業,聚焦場景,深入把握與了解客戶痛點與需求,共同為客戶創造價值。而在軍團模式下,華為與合作伙伴的合作邊界并沒有改變,華為與伙伴的合作反而會因為隨著雙方在細分領域的不斷深入而加深。華為通過與伙伴的開放合作、共享利益,更高效協同與服務客戶。
海關和港口軍團本著開放合作、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在幫客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不僅與行業伙伴一起實現商業成功,還將為港口行業注入數字新動力、打造數字新引擎。
究其根本,是華為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技術為依托,通過持續創新的數字基礎設施賦能伙伴,聯合伙伴共同為客戶提供各類場景化解決方案,現在海關和港口軍團的模式無疑是在過去大交通的基礎上更聚焦港口領域的最優解。

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深耕數字化,共創行業新價值”主題論壇上,華為企業BG副總裁陳幫華提到:“華為通過成立軍團,進一步聚焦行業和深入場景,‘為行業找技術’,持續打造適配場景的ICT產品;并發揮多技術融合優勢,打造產品組合解決方案,‘把簡單留給客戶,把復雜留給自己’,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面向數字基礎設施,華為提供全系列產品與服務,包括服務器、存儲、邊緣計算以及云服務,還包括無線通信、光纖通信、數據通信等,產品應用場景很全;面向企業數字化,華為幾乎參與了所有行業數字化轉型并提供解決方案。同時,華為還不斷打造數據中心、園區、廣域網以及數字站點等豐富的產品組合解決方案,聯合伙伴共同助力客戶解決場景問題,通過各類產品組合,為客戶創造出“1+1> 2”的方案價值。
豐富的產品與技術能力以及成功的實踐案例也為海關和港口軍團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華為通過港機遠控,水平運輸無人駕駛、智能計劃實現港口智能化生產作業。F5G技術賦能智能化裝卸作業,助力港口實現從現場操作到百公里外超遠控的跨越;華為云天籌AI求解器賦能智能化計劃作業,通過堆場計劃、配載計劃、泊位計劃、岸橋作業計劃助力港口實現全流程生產作業;全網云控調度技術賦能智能化水平運輸作業,實現從不安全、成本高、效率低的司機駕駛到安全可靠、人工成本降低、作業效率上升的無人駕駛的轉化。
此外,在港口、物流等業務中,會出現“作業狀態不可視,處理不及時,箱子流轉慢”等情況,集裝箱流轉速度快慢對于船運公司和貨主非常重要。在北部灣港集團的數字化運營平臺,每個集裝箱的進出港作業過程,都被系統實時追蹤與分析,同時系統還實時進行統計、分析與預警,此后通過與其他港口、鐵路系統的數據交換,可以將可視化過程延伸到整個運輸過程。2020年初,北部灣港集團與華為合作,開始探索傳統港口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路徑。基于華為云底座支撐數字化運營管理,可實現集裝箱全程可視可追溯,問題實時可控。2021年7月,數字化運營平臺(OCC)正式上線,實現了港口、物流等業務全過程可視,在縮短船舶停留時間、優化客戶體驗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華為本身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海關和港口軍團則依托華為ICT基礎設施豐富的產品與技術優勢,聯合能力型伙伴,助力數字技術與港口行業深度融合,實現架構、平臺、應用和運營的持續迭代發展,構筑共生、共創、共享的數字生態。
華為海關和港口軍團MKT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李穎在“深耕數字化,共創行業新價值”主題論壇上提到:“華為持續聚焦ICT技術,賦能‘智能化’生產作業,支撐‘數字化’運營管理。未來,我們將攜手更多生態伙伴,幫助客戶共筑世界一流智慧港口。”
未來,通過豐富的產品與技術能力、場景的持續深耕以及軍團短鏈條的運作模式,華為可以快速聯合伙伴響應客戶需求,幫助客戶獲得數字化的紅利,共同創造價值,共同開創行業發展的新格局,為港口數字化按下“快進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