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臺市海陽公路建設養護中心 張 毅
瀝青材料是現階段我國公路建設中主要應用的建設材料之一,具有較好的抗高溫能力以及平整性,因此,被廣泛應用到我國的公路建設中。但隨著時代發展,大多數瀝青公路都普遍存在著病害問題:公路表面塌陷、出現裂紋等,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安全。為了能夠進一步在現有基礎上延長瀝青道路的使用壽命,保證其安全性,公路路面再生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它能夠充分發揮出廢棄瀝青混合材料的有效作用,在降低施工建設成本的同時,較好地提升了我國瀝青公路路面修復加固工作水平。
現場熱再生技術是通過對實際施工建設現場的各種廢棄瀝青混合材料再加工利用,同時加入適量的再生劑或者瀝青形成的其他材料等,從根本上確保經過一系列調配工作的再生瀝青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符合瀝青路面的建設要求以及使用要求,使其能夠達到最佳的建設標準;然后對再生瀝青集料級配進行重新設計,并通過升溫加熱以及攪拌的方式從而組成再生瀝青混合材料;在實際的施工現場攪拌而成的再生瀝青混合料再通過壓實以及攤鋪等多項技術打造成修補完成之后的全新路面。
換一個角度來看,現場熱再生技術屬于不斷變化的循環階段,這項技術不需要對原有的路面進行挖掘工作,只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加熱升溫以及翻挖等工作,然后對其加入適量的再生劑展開相應的攪拌和壓實工作,最后逐漸成形。
通過現場熱再生技術制作瀝青混合料能夠有效降低公路建設施工的建設成本,還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相應的建筑施工材料,這種技術還具有一定的環保性和科學性,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避免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從而達到可持續應用的效果。
結合對以往原有路面的修復和填補效果的考察,現場熱再生技術的技術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有較大的差異性,主要分為復拌型、整形型以及補強型三種。
其中,現場熱再生技術工藝中的補強型指的是對現有路面進行全面性、系統性地加固和修復處理,能夠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維持或者提升公路路面原有的強度性能等,這種公路改造形式從根本上來看具有全面性、整體性的特點。
所以,補強型這種形式的主要特點就是需要對現有的公路路面進行大規模的加固修復以及改造處理,同時還需要數量比較多的新瀝青混合料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熱再生技術的有效實行。
補強型的施工建設成本要求比較高,公路路面的具體標高和原有的公路路面標高相比也有所差異。補強型更加適合在原有基礎上修復一些路面承載力比較低,公路路面損壞較為強烈的路面類型,也可以應用在原有的公路需要進一步提升錄用等級的情況中;復拌型是位于補強型與整形型二者之間的路面施工工藝,復拌型的具體特點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廢棄瀝青混合料的功能作用,并在廢棄的瀝青混合料中加入適當的新的混合原料。
復拌型施工工藝不會將現有公路的設計標高進行改變,并且通過復拌型工業進行修補和改造之后的公路路面材料性能能夠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提高,復合型施工工藝更加適用于公路路面破壞程度為中等的路面加固和修復中;整形型施工工藝是在現有基礎上,對原本的公路路面進行小范圍、小規模的路面破損、病害的加固和修復,還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保持原有公路路面的形狀和樣貌。
原有公路路面的病害種類以及受損害程度是是否能夠正確合理選取現場熱再生技術的重要內容,不同病害種類以及不同損害程度所需要的施工建設材料以及施工,建設工藝類型是不同的,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提前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首先,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根據具體的工作要求,對公路路面的病害種類以及損害程度進行充分的調查和分析,并運用專業的技術手段以及設施對公路路面展開合理化的技術評估,從而確定哪部分具體路段需要采取何種的瀝青加固修復技術。針對原有瀝青的檢測需要檢測其實際含量、軟化程度以及延長等信息,從而對瀝青路面的使用程度以及破損程度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另外,針對瀝青混合料則需要對其粒徑級配展開有效的檢查,通過篩選實驗得到最終的精確數值,為后續的材料選擇工作做好數據準備。
在外摻材料選擇中,再生劑是其中的重點內容,再生劑能夠將使用程度比較高的瀝青逐漸還原到符合有關設計的標準范圍內。再生劑具體含量的多少是根據不同材料摻量下的瀝青功能特性實際還原情況來定的。
下圖表一中顯示的是不一樣的回收瀝青再生劑摻入量對原瀝青功能特性的產生的效果。從表中具體數值可以看出,由于實際摻入量的差異,瀝青功能特性的還原程度也有明顯的差異,面對這種情況,就要結合原有瀝青檢測功能特性以及設計的要求展開合理性的功能特性比對,以此來得出最合理的再生劑具體劑量。
在瀝青再生工藝技術中,需要用到一定量的全新的瀝青混合料,但值得注意的是,全新的瀝青混合料應當充分保證無論是自身的密度、彈性、針入度都應當在極大程度上和原有瀝青還原恢復之后的功能特性保持相似,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再生瀝青公路功能特性與原有瀝青公路功能特性的相同性。

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原有瀝青混合料和再生劑進行合理化的配比工作時,應當通過科學性的實驗來最終明確最佳的配比數值。
另外,如果確定了再生劑的實際摻入量,那么相關工作人員就要結合需要修補以及加固的瀝青,并根據公路路面實際損傷程度以及種類,科學選擇配比修復后的瀝青混合料以及全新的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最終能否達到最佳的修補結果,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將已經配比完畢的相關混合料通過車轍實驗等進行相應的測試,明確其是否從根本上能夠符合公路路面的錄用功能特性。
針對原有瀝青公路路面進行有效處理是展開瀝青路面現場熱再生技術施工建設的重要內容。通常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要對下一步展開施工的瀝青公路路面作正確的加熱升溫處理。要將實際的加熱溫度嚴格控制在200度,并且還要將實際的加熱深度嚴格控制在50mm,在加熱升溫一段時間以后,下一步展開施工的瀝青公路路面就會逐漸產生軟化的現象。相關工作人員要對軟化的瀝青公路展開合理的檢查,以最大限度地確保經過軟化處理之后的瀝青能夠符合相關刨銑工作的工作需求,然后再通過相應的刨銑設備對表層老化程度、損害程度比較高的瀝青公路路面進行有效地刨銑工作。
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將回收以后的原有瀝青材料集合到有關的瀝青混合設施中,并按照相應的工作要求對瀝青材料進行合理的配比以及拌合。
在瀝青混合料在進行合理的混合配置之前,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刨銑的原有的瀝青材料作科學的功能特性檢測,在充分明確原有瀝青材料的功能特性數值,結合具體的應用指標來明確全新瀝青材料以及再生劑的混合配比值以后,將混合后的混合材料放置攪拌設備中進行全面的攪拌處理。
通過混合工藝得到的瀝青混合材料展開瀝青公路路面的鋪設工作,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保證瀝青公路路面的抗壓性以及延展性符合公路建設要求,瀝青混合材料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達到和全新瀝青材料施工建設的功能特性程度和良好的公路施工建設效果。
相關工作人員在對瀝青混合材料進行合理的配置攪拌以后,要對瀝青公路路面展開相應的攤鋪施工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明確,瀝青混合材料是通過現場熱再生工藝技術制作出來的。
也就是說,瀝青混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和全新瀝青材料相比具有差別性,從功能特性上來看,瀝青混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要低于全新的瀝青材料,在這樣的背景下,就對現階段的瀝青公路路面施工技術提出了更加嚴格、深刻的技術要求,對相關攤鋪機械設施的安全性和平穩性要求也更嚴格。
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建設中,要最大限度地確保攤鋪機械設施能夠安全穩定運行,確保攤鋪的公路路面符合相應的工作標準。另外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注意做好瀝青路面銜接處接茬工作,要合理地對其進行反復的碾壓、壓實處理,避免一系列路面縫隙、路面分離的現象發生。
瀝青再生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瀝青廢棄材料的功能效用,并且能夠在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的攪拌、壓實等工作,具有較高程度的便利性和實用性。因此,要在現有基礎上加大對現場熱再生技術的研究和分析,不斷打造出更多低成本、高環保的優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