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蕓菲,彭元修,黃佳樂,管志強
(南昌航空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很多人將騎自行車作為有氧健身的一項運動。健身單車在運動科學領域屬于典型的模擬戶外運動的有氧健身器材,其身影在各大健身房也隨處可見[1~3]。但是騎乘健身單車的適用場所很受限,并且大量由人體運動所產生的能量被白白的浪費。針對此情況,本文設計出一套裝置,能夠安裝在自行車上,并將人們在騎行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利用。該設計將自行車的功能通過新技術不斷改造升級,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4]。
發電裝置主要由傳動機構、發電機以及穩壓模塊組成。可以實現通過人騎行自行車,后輪轉動帶動齒輪轉動,通過鏈條帶動發電機上齒輪轉動從而實現發電,再由穩壓模塊對由不同轉速發出的直流電壓進行穩壓處理,使最終輸出的電壓維持在±5 V的功能。
發電裝置的整體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機械部分和電氣部分兩個部分組成。

圖1 發電裝置整體結構
該發電裝置能夠實現室內外,即自行車相對地面靜止和相對地面運動兩種狀態下的使用。當用戶只做室內健身用時,可以使用自行車的后輪立架令自行車后輪懸空,如此便可以做到在健身的同時存儲能量了;倘若用作戶外交通工具,則只需正常騎行,將蓄電池連接在穩壓模塊上,整個騎行過程也就是在存儲能量的過程。
3.1.1 傳動機構設計
現如今的傳動方式主要有帶傳動和鏈傳動兩種,考慮到自行車可能會有的使用環境和方式,選擇鏈傳動方式。其傳動比比帶傳動的更精確,且前者相對后者的中心距更大,傳動效率更高。由于材質問題,鏈傳動更是能夠在低速、高溫等惡劣環境下工作[5~7]。
與鏈條相匹配的,還需要一個安裝在發動機上的鏈輪,以此來實現發動機與自行車的結合。通過選擇的發動機的尺寸可以得出,需要一個內孔直徑為8 mm的鏈輪。由于常見的飛輪材質是塑料的,不能夠在本設計中與發電機配合使用,而市場上無法找到符合條件的鏈輪,因此按照自行繪出的圖紙通過車床進行加工,打造出了一個簡單的,能與電機軸連接的鏈輪。
雖然自制的鏈輪能夠與電機軸匹配,但無法將它們直接固定在一起,因此考慮到有限的工具,將鏈輪與電機軸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了一起。
3.1.2 發電機固定支架設計
綜合發電裝置安裝不改變自行車本身結構的目的,設計一套固定支架。由于鏈條的長度大致固定,但是鏈條連接后會出現松動,所以該設計支架能夠調節電機高度,從而改變鏈條的松緊程度。該支架還能夠改變電機鏈輪與自行車后輪的對應平面位置,能夠與各級齒輪相連接,從而達到調節變速比和鏈輪與自行車后齒輪平行的效果。能夠使鏈條在自行車被長時間騎行下,仍不會松脫,可達到很好的固定效果,不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感。
3.2.1 發電機設計
發電機,通俗的講就是一種能夠發電的機械,是利用各種其他能源產生機械能,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8~10]。
在對比過各類直流有刷電機和直流無刷電機后,了解到當轉速達到600 r/min時,直流無刷電機才能夠發出7.8 V的整流濾波后的直流電壓,考慮到腳踏轉速的一般范圍和電機發電輸出電壓的情況,利用此類無刷電機很難實現發電功能,因此設計了一款利用R5-555SH型有刷直流電動機改造出來的有刷直流發電機。
其內部帶有增速機構,這種增速機構在外軸轉速很低的情況下電機軸就能夠達到很大的轉速[5,6]。通過多次實驗不斷改進后,能夠實現當發動機轉速在70~135 r/min時輸出電壓范圍在13~30 V,即在與實際的自行車轉速相匹配的條件下,能夠得到理想的輸出電壓。
3.2.2 穩壓模塊設計
由于發電機產生的電壓大小與自行車齒輪轉速有關,因此該電壓會由于騎行的速度不穩定而驟降驟升,此類電壓對用電設備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因此,以升降壓斬波電路為核心設計了一個穩壓模塊[11,12]。在輸入電壓發生變化時能夠保持一個恒定的輸出電壓,來達到給用電設備安全供電的目的。
考慮到目標用電設備所需為直流5 V電壓,因此采用5 A大功率75 W DC-DC可調降壓穩壓電源模塊。在此模塊上,設計有電源指示燈、誤差在0.05 V之內,量程在0~40 V的電壓顯示數碼管,并還設計有指示燈,可通過指示燈區分、切換顯示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最后,經過多次實驗,對于穩壓模塊在不同輸入電壓、輸入電流情況下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輸出功率進行了統計,具體數據見表1,可以得出該模塊對功率的轉換率最高可達到94%。

表1 穩壓模塊效率
3.2.3 蓄電池
蓄電池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一種裝置,是按可再充電設計的電池,通過可逆的化學反應實現再充電,通常使用的是鉛酸蓄電池,其工作原理為:充電時利用外部的電能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存儲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輸出[13,14]。
本次設計中主要運用到移動電源作為儲能裝置,移動電源比普通的蓄電池要方便得多,并且移動電源能夠很好地給手機等電子設備充電。目前絕大多數的手機移動電源采用升壓原理工作,其中含有充電管理路線,內置電芯的過充、過放、過流、短路保護;升壓線路,把單個或多個并聯的電芯電壓3.7 V升至5 V輸出,這個過程大致會有15%的損耗;軟件保護電路,通過MCU對電流的檢測,實現恒流輸出,并帶短路、過流、過充、過放保護。
由于在升壓過程中的損耗[15],因此移動電源的轉化率一般為85%左右,若按照85%計算,那么一個10000 mA的移動電源的實際輸出最大電量為:
(3.7 V×10000 mAh/5 V)×85%=6290 mAh
為測試發電裝置的發電功能及作用,選用一輛普通的山地自行車,并利用市面上常見的立架將自行車后輪懸空架起,放置在室內。將發電裝置安裝在自行車座位下,利用鏈輪使發電裝置與后輪的齒輪相連。通過人在車上騎行,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實物圖如圖2所示,該圖拍攝的是騎行自行車給一個10000 mAh移動電源充電的過程。

圖2 現場演示實物
經過多次實驗,對該裝置進行了初步的效果檢驗,當轉速保持平均每分鐘65轉時,給容量2000 mAh的手機充電15%需要30 min;將該型號手機電量充滿大致需要3.3 h;若需要充滿一個10000 mAh的移動充電寶,則需要大致16.5 h。由此可看出:該裝置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很好地達到預期效果,實現在騎行過程中給用電設備充電或將能量轉化為電能存儲下來的功能。
本文從機械設計、電氣設計兩個部分著手,結合綠色環保的理念,較詳細地描述了健身單車發電裝置整個項目的構思、創作。為解決人們室內室外鍛煉方式的問題,以山地自行車為對象,能夠在不改變自行車本身結構的前提下,通過增加裝置與自行車連接的方式來實現發電功能。在考慮發電過程的環節中,由于轉速的大小直接決定著輸出電壓的大小,所以讓發電機輸出端與5V穩壓模塊相連,蓄電池的使用則避免了電能的浪費。通過現場演示很好地展示了健身單車發電裝置的可操作性,本設計能夠有效燃燒人們體內脂肪,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可以對電子產品進行充電,達到健身發電的目的。本項目不同于目前市面上最普遍的只可用做健身房或家中的仿自行車健身單車發電設備,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