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學全
(甘肅省玉門市第一人民醫院 玉門 735211)
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呼吸衰竭是其嚴重并發癥,也是導致肺結核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表明,全球每年新發結核病患者達1 000 萬,死亡患者達300 萬[3],治療難度大,多重耐藥結核病占新發病例的33.1%[4]。我國是肺結核負擔重的國家,肺結核發病人數居于全球前列,在15 歲以上患者中48.8%為老年人[5]。咳嗽是肺結核最常見的癥狀,頻繁劇烈的咳嗽不僅對患者的呼吸、睡眠及生活有很大影響,而且也容易加重咯血。肺結核歸屬于中醫學“肺癆”范疇,病機以虛證(陰虛、氣虛)為主,核心治則在于補虛培元、抗癆殺蟲[6]。在抗癆殺蟲方面,西醫化療具有強效的作用,中醫治療雖不及西醫效果強,但中醫以正本清源為要旨,從兼治標本出發,調節機體整體性,使機體達到陰陽平衡、氣血充盈,固本培元,有助于癥狀緩解,特別是對于正氣虛弱的老人,采取補虛培元既可增強機體抵御能力,提升療效,又可減少西藥的不良反應,輔助西醫治療可使患者得到更大的獲益。本研究探討百合知母湯輔助治療老年肺結核的療效,并嘗試分析其療效機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 年4 月至2021 年3月收治的老年肺結核咳嗽患者78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WS 288—2017 肺結核》中肺結核診斷標準,痰液細菌涂片呈陽性[7];年齡≥65 歲;中醫辨證為陰虛血瘀證;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矽肺、慢阻肺、支氣管哮喘、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近4 周內用過免疫抑制劑;存在嚴重焦慮、抑郁等心境狀態;依從性差等。將78 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9 例。研究組男22 例,女17 例;平均年齡(71.62±5.69)歲;纖維空洞型肺結核25 例,浸潤性肺結核14 例;左肺17 例,右肺22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9 例;平均年齡(70.98±7.18)歲;纖維空洞型肺結核23 例,浸潤性肺結核16 例;左肺20 例,右肺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抗結核治療,利福平450 mg/d,異煙肼300 mg/d,吡嗪酰胺1 250 mg/d,治療6 個月。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百合知母湯治療,藥物組成:百合30 g、知母12 g,北沙參12 g、百部10 g、桑白皮15 g、紫苑12 g、丹參15 g、桃仁12 g。百合知母湯由本院煎藥室煎制,每次1袋,每日2 次,用藥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剩50%肺活量時最大呼氣流速(MEF50)、剩25%肺活量時用力呼氣流速(MEF25),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CD5 抗原樣蛋白(CD5L)、補體3(C3)水平,痰菌陰轉率和病灶吸收情況。(1)臨床癥狀:主要包括咳嗽、發熱、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按嚴重程度分別計0 分、2 分、4分、6 分,分數越高則越嚴重。(2)采用肺功能儀測定FEV1、FEV1/FVC、MEF50、MEF25 等 肺 功 能 參 數。(3)抽血外周血3 ml,采用ELISE 法檢測血清AT-Ⅲ、CD5L、C3 水平。(4)痰涂片檢測痰菌轉陰情況。(5)胸部X 線檢查病灶吸收情況,分為完全吸收、顯著吸收(≥50%)、吸收(<50%)、穩定與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AT-Ⅲ、CD5L、C3 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清AT-Ⅲ、CD5L、C3 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AT-Ⅲ、CD5L、C3 水平均較治療前提高,且研究組治療后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AT-Ⅲ、CD5L、C3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血清AT-Ⅲ、CD5L、C3 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C3(g/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AT-Ⅲ(μg/L)治療前 治療后CD5L(ng/L)治療前 治療后39 39 t P 425.35±27.80 422.16±23.52 0.547 0.586 471.07±21.21*437.39±20.22*7.178 0.000 151.92±17.86 154.65±16.31 0.705 0.483 187.83±16.40*168.21±18.61*4.940 0.000 0.64±0.05 0.63±0.08 0.662 0.510 0.69±0.07*0.66±0.04*2.323 0.023
2.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主要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治療后咳嗽、發熱、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積分及總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主要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主要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呼吸困難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咳嗽治療前 治療后發熱治療前 治療后39 39 t P 5.24±0.97 5.26±0.48 0.115 0.908 2.53±0.77*3.44±1.01*4.474 0.000 4.39±1.30 4.31±1.63 0.239 0.811 2.70±0.62*3.59±0.78*2.948 0.004組別 n 胸痛治療前 治療后2.05±1.52*2.88±1.39*2.516 0.014 4.41±1.23 4.54±1.96 0.350 0.726總積分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咳血治療前 治療后39 39 t P 3.77±1.42 3.63±1.33 0.449 0.654 1.77±0.56*2.15±0.78*2.471 0.015 2.13±0.64 2.20±0.68 0.468 0.641 0.84±0.54*1.37±0.72*2.305 0.019 18.74±2.03 18.53±2.11 0.447 0.656 8.73±1.94*11.63±2.07*6.383 0.000
2.3 兩組痰菌陰轉率比較 研究組痰菌陰轉率87.18%(34 例),與對照組的79.49%(31 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病灶吸收情況比較 研究組病灶吸收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病灶吸收情況比較[例(%)]
2.5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參數比較 兩組治療后FEV1、FEV1/FVC、MEF50、MEF25 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且研究組治療后FEV1、FEV1/FVC、MEF50、MEF25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肺功能參數比較(±s)

表4 兩組肺功能參數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MEF25(L/s)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FEV1(L)治療前 治療后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MEF50(L/s)治療前 治療后39 39 t P 1.58±0.53 1.56±0.67 0.058 0.953 1.93±0.51*1.70±0.42*2.174 0.033 56.08±5.36 56.11±7.52 0.020 0.983 68.78±7.33*61.37±8.97*3.994 0.000 34.76±5.40 33.94±6.96 0.581 0.562 50.82±6.98*44.38±6.81*5.562 0.000 33.82±4.39 32.03±6.52 1.422 0.159 49.82±7.14*43.15±7.84*6.983 0.000
肺癆的發病由外因與內因綜合作用導致,外因即結核分枝桿菌(癆蟲)感染,內因即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其中內因是發病的基礎[8~9]。本病的病位在肺,癆蟲蝕肺傷陰,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肺陰虛,陰虛生內熱,虛火灼津,隨著病程遷延,久病則可進一步累及脾、腎、心、肝,致肺、腎、脾俱虛。陰陽互根,陰損及陽,最后會出現陰陽兩虛。本病以虛為關鍵病機,兼有虛實(火、瘀、痰等)夾雜,證型錯雜,治療需辨證施治,基本治則為殺蟲以絕其根,補虛以復真元[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血清AT-Ⅲ、CD5L 和C3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百合知母湯可改善老年肺結核患者血液循環,抑制血液凝集,提高機體免疫力,這正是活血化瘀、補虛培元的體現。以上從微觀機制驗證了百合知母湯的功效。AT-Ⅲ是一種很重要的抗凝物質,在維持機體出凝血平衡中發揮關鍵作用[12~13]。AT-Ⅲ可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肺結核患者肺功能受損,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常處于慢性缺氧狀態,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從而導致AT-Ⅲ的合成減少,AT-Ⅲ活性下降。CD5L 和C3 均為反映免疫功能的指標,CD5L 為Th17 細胞功能調節因子,可通過結合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調節免疫功能[14]。C3 在補體成分中的含量最高,在補體激活途徑中具有重要作用[9]。
治療后研究組咳嗽、發熱、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癥狀減輕程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肺結核患者存在肺結構性損壞,這也是導致咳嗽、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的直接原因。研究組治療后FEV1、FEV1/FVC、MEF50、MEF25 等肺功能參數明顯優于對照組。肺功能改善,患者上述臨床癥狀自然而然減輕。研究組患者痰菌陰轉率為87.18%,比對照組的79.49%稍高,但未達到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病灶吸收情況優于對照組,說明百合知母湯可以促進肺結核患者病灶吸收。百合知母湯最早出自《金匱要略》,由百合和知母兩味藥組成,具有清心肺中虛熱之功。本方為百合知母湯化裁而來,增加北沙參以強化養陰潤燥之效。百部、桑白皮、紫苑斂肺生津、止咳化痰。此外,肺癆與“血瘀”也有密切關系。肺結核存在以結節形成和干酪樣壞死為主的病理特點,病變可致血管屈曲、狹窄、閉塞,嚴重時出現血栓形成。瘀血也是導致出血、咯血的一個誘因[15]。因此,在肺結核的全程治療中除了重視虛之外,還不可忽視瘀滯。解決瘀滯問題可使氣順血調、營衛通利,瘀血去,新血生,起到消散結節、減少咯血等作用。因此本方在滋陰養肺的基礎上加用丹參、桃仁活血祛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百部、丹參對于結核分枝桿菌具有一定的殺滅作用[16]。全方具有養陰清肺、潤燥生津、止咳化痰、化瘀散結、殺蟲祛邪、扶助正氣等功效。因此該方治療肺結核可改善肺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近些年由于細菌耐藥問題日益嚴重,肺結核的治療難度增加,甚至有些患者為多重耐藥肺結核。本方輔助治療肺結核雖未能提高痰菌陰轉率,但能夠通過補益肺陰、改善肺部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增強免疫等作用提高肺功能,減輕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并促進病灶吸收。綜上所述,百合知母湯可有效提高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肺功能,減輕咳嗽等臨床癥狀,促進病灶吸收,其機制與改善血液循環、調節機體免疫等作用有關。